2024年以讀書作文800字4篇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以讀書作文800字篇一
世界之大,書籍之多,我們讀不完所有,只好盡己所能,讀自己需要的和喜歡的,即便這樣,也是杯水車薪,囊中羞澀。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人之一生,從垂髫小兒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人們借佛之禪悟,喻為人生的三重境界。漫漫人生路,讀書與人生同在旅途,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讀書能有幾種境界?也許是息息相通吧。
讀書之初,我們涉世未深,把目光看得很遠(yuǎn),可是腳步很淺,沒有能力和閱歷來讀懂他們,書還是書,人還是人;具備了一定的年齡和內(nèi)力,通過文字的表層,似乎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如入桃花源,書中藏著山水,忘乎所以的時候開始迷惑、彷徨,中迷失,失去自我,書非書,人非人;洞察世事后的反璞歸真,誰又能集眾家與一家?自成一體的人畢竟不多,那應(yīng)該是讀書到的最高境界。
馬德說:“讀書人的閱歷是一面鏡子,可以洞鑒書之矯情、偽情、濫情,可以體察書之虛勢、頹勢、做勢。故閱歷越深的人,眼光越挑剔,可讀之書越少。也因此,閱歷亦成了一條繩索,捆綁人之思想。從而使其拒絕了浪漫到瑰麗之書,幼稚到純真之書?!?/p>
我是彷徨的邊緣之人,我只知道,我是如何踩著它們,一個字一個字,像一葉葉小舟,穿山過水,抵達(dá)身體里汩汩涌動卻又不知方向的秘密河流,如同《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捕魚人,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
指尖輕翻書頁,時間是在落英繽紛的字里行間悠閑踱過的,我聽到隔壁那個高三的孩子上樓了,他每晚下晚自習(xí)都很晚,到家時一般都在十一點一刻左右,估計十一點才下課的。聽他開門,關(guān)門,啪嗒一聲,門重重地合上,心里想,都臘月二十七了,大街小巷都涌動著濃濃的年味,而老師還在帶著這些孩子們心無旁騖,夜以繼日地寒窗苦讀。自古燈下功名皆苦求,不說懸梁刺股,鑿壁偷光,要想考入理想大學(xué)之門,不晝耕夜讀,勤學(xué)善思,那就等著千軍萬馬把你踏在腳下,任人宰割吧!
想起我中考那年,也是這樣的,老師日夜給我們念緊箍咒,做足思想工作,使我們不得不把時間系在弦上,朝朝暮暮在發(fā)弓,整日處于高度備戰(zhàn)的狀態(tài)。寒假自不用說,分秒必爭的時段,肯定是在校補(bǔ)課了。雖說我們早有心理準(zhǔn)備,卻不是心甘情愿,被老師勒在教室,在那個貧乏而又落后的年代,一年到頭就盼著過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對過年無限憧憬和向往,還有心思學(xué)習(xí)嗎?
每日放學(xué),我們踏著高低不平的鄉(xiāng)村小路,如箭一般往家飛奔。一路上,我們聞足了各種香味,有張家剛剛出鍋的豆腐壓在外面的小桌面上,一陣陣豆腦的清香;有李家做糙米糖、花生糖等熬糖稀的蜜糖味兒;有趙家柴火旺旺地?zé)箦仯疽诲伒臒嵊?,炸著各種小吃的味道;還有好多好多的美味一股腦兒地往我們空空的腹內(nèi)鉆,更讓我們饑腸轆轆,饑寒交困。我們只得繞道,沿著江邊的小道嬉耍,一邊還在大發(fā)惱騷,罵老師的無情與急功近利,罵書本的可恨,罵考試的殘酷,還要罵那些誘惑人的美味。
過年的時候,初三和高三的學(xué)生假期只有六天,年前和年后各三天。年前,那些濃濃的美味和書本的寡淡劇烈對抗,年后,過大年熱鬧的氛圍和獨處一隅清凈的課堂無形對峙,這些都造成了我們心里巨大的落差,憤懣之心,怠慢之形,皆現(xiàn)于臉上。懵懂的少年哪里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哪里知道前程還要在此一搏?只知道羨慕那些校門之外的孩子,可以走親戚,拿紅包,玩撲克,斗骰子,他們是多么自由,多么快樂哦!
那時把讀書當(dāng)做可恨可惱之事,也可以說是不矯情,不偽情。純真稚拙,是少年擁有的自然心態(tài),如同春日竹林,疏影橫斜、挺拔蒼翠都是自然的,無須雕琢,蔥蘢的時光,無邪的年華。
現(xiàn)在,每每想著當(dāng)時苦讀的情景,都覺得當(dāng)下每分每秒都是奢侈的,快樂的!成長的路上,煎熬和磨煉是必備的,可是,我看著高三的孩子又背著沉重的書包,步履匆匆,我仍然覺得這世上寒窗最苦,學(xué)子最苦。學(xué)習(xí),是一件最值得人尊敬的事!
以讀書作文800字篇二
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要學(xué)會享受讀書,享受讀書的樂趣。
喝上一杯飲料,抱上一個枕頭,躺在沙發(fā)上一邊看書一邊聽著好聽的音樂,享受讀書的樂趣。在這種優(yōu)雅又舒適的環(huán)境之中,你會漸漸發(fā)覺這本書是那么的有趣。你的目光,沉浸在書的海洋當(dāng)中,那樣陶醉,仿佛置身在書中。
“吃飯了!”這句話說的是那大聲,可我卻渾然不知,因為我還陶醉在“享受讀書”的樂趣之中。
好的環(huán)境中讀書,是一種享受,可我覺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好書不厭百回讀,多讀書,在精益求精中獲得樂趣,也是一種享受。
初讀《傲慢與偏見》,我只知道這是一本描寫愛情的小說,那時的我才剛滿六歲,根本就看不懂這是講什么的。二讀《傲慢與偏見》,知道了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三讀《傲慢與偏見》,我知道了這本書所表達(dá)的思想。
通過讀《傲慢與偏見》這件事,我懂得了:享受讀書,不僅僅是享受讀書時舒適的環(huán)境,更要享受讀書給你帶來的巨大收獲與樂趣。
以讀書作文800字篇三
小時候,最愛春雨。一半是因為“春雨貴如油”,另一半則是因為喜愛春雨的細(xì)小,他總會使我覺得很溫馨:她清新而不嫵媚,纖小而不豪邁,它總是細(xì)細(xì)的訴說,訴說春的幽遠(yuǎn)、和煦。
而今,在一次面對春雨淅瀝地落下,心頭卻多了一份莫名的孤獨之感。
向左轉(zhuǎn)身,隨手拿起人在床頭柜上的一本書——《紫色菩提》。離開書桌,手捧書,靠在床背上,靜靜的閱讀。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林清玄的作品,總覺得他的文字都被清水煮沸過一般,不帶任何雜質(zhì),是那樣地清新,自然。
讀書中的《清歡》,我知曉了:“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讀《茶香一葉》,我知道了:原來就是一片茶葉,她的來歷也是不凡的,就如同它的香氣一樣是不可估量的”;讀《惜?!?,我懂得了:“惜福乃不是少福,而是惜福得福,這就是為什么平淡之人常享高壽的原因了”……
乏了,就放下書,閉上眼,聆聽自己的呼吸聲。休息夠了,又隨手拿起一本書,是安意如著、李少白攝的《再見故宮》。跟隨安意如的筆端,我開始游覽故宮,只是,這一次重點不在它雄偉富麗的建筑、豪華珍稀的擺設(shè),而著重于每一座宮中的故事。
我看到了建文帝朱允文的無奈,見識到了雍正帝胤禛的秉政,亦瞧見了崇禎帝朱由校的悲涼。我可憐那些后宮嬪妃,縱然是孝賢皇后富察氏這樣公認(rèn)的幸?;屎?,我仍舊可憐她?!白钍菬o情帝王家”,我無法想象她們是如何嘗盡了天下最清冷透骨的寂寞的。
“一座紫禁城,訴盡了歷史的往復(fù)和人世的悲喜”,我能于《再見故宮》中尋訪歷史、反思現(xiàn)世,真是無比幸運(yùn)。
這一雨夜,我以書為伴。這書香好似美景,讓人陶醉;這書香好似音樂,讓人回味;這書香好似天空,開拓了我的視野。
打開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夾著淅瀝的雨聲飄然而入。因為有你,書,漫漫長路,也并不孤獨。
以讀書作文800字篇四
又是一個炎熱的中午,火浪滾滾,鋪天蓋地。隨著日頭的繼續(xù)上升,連眼前的景物都被汗水模糊,空氣里游蕩的灰塵也要被那汗水撕碎。我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似是一個艱苦的跋涉者,只盼前方能有片刻的微涼。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币粋€聲音從遠(yuǎn)處傳來,漸漸從模糊變成清晰。我一怔,不知是誰如此好興致,竟在如此難熬的烈日下吟詩,且詩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如此不同。難道這也算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表現(xiàn)之一嗎?
我回頭一望,卻看見了一個騎著電動車的中年人,載著一個中學(xué)生,似乎是他的兒子?!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背詩的卻是那個中年人,他的眼睛要看著前面的路,卻仍不時地回望孩子一眼,嘴上亦是不停,說:“后四句是這些吧?你看我還記得呢!”話語中好像有一些自豪,但更多的或許是對孩子的激勵。
此后每日回家,我都能聽到這“司機(jī)”與“乘客”的讀書聲。有時是孩子背,有時是大人說,也有時,是兩人的合聲匯聚。他們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背到《孫權(quán)勸學(xué)》,背到《木蘭詩》……
我想他們一定是對父子,因為我相信,一個大人,倘若不去刻意重溫這些詩詞、這些文言文,是不可能在記憶飄過這么多年以后,還能將它們牢牢記住。而如果不是一位父親,誰又肯再去把這些東西記住呢?
讀書聲的確很美,它能與風(fēng)聲雨聲相融,能為詩意醉意助興。然而詩意是脆弱的,它可以被一場大雪毀于一瞬,而此時的讀書聲卻格外充實。也許正是有這與兒子同呼吸共脈搏的父愛的加入,才使這成為天下最美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