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溲馬勃
牛溲馬勃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牛溲馬勃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牛溲馬勃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牛溲馬勃 成語發(fā)音: niú sōu mǎ bó 成語解釋: 牛溲:牛屎;一說指車前草。馬勃:一種生長在濕地及腐木上的菌類植物;俗稱牛尿和馬屁菌。借指不值錢的下賤而有用的東西。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 成語繁體: 牛溲馬勃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 聯(lián)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溲,不能讀作“sǒu”。 近義詞: 無足輕重  雞毛蒜皮  查看更多牛溲馬勃的近義詞>> 反義詞: 價值連城  無價之寶  查看更多牛溲馬勃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三青團”為了招募團員,實行拉夫辦法,牛溲馬勃,一概收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