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變調(diào)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變調(diào)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出處】唐·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意思翻譯】忽然又變曲如聞那《漁陽摻》,恍如風(fēng)沙黃云遮天白日暗。忽然變調(diào)如聞春日《楊柳枝》,恍如上林繁花照眼葉離離。
【全詩】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唐].李頎.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zhuǎn)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旁鄰聞?wù)叨鄧@息,遠客思鄉(xiāng)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fēng)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diào)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賞析】
這首詩與前兩首最大的不同,除了轉(zhuǎn)韻頻繁以外,主要的還是在末兩句詩人動人感情。琴歌中詩人只是淡淡地指出了別人的云山千里,奉使清淮,自己并未動情;胡笳歌中詩人也只是勸房給事脫略功名,并未觸及自己。這一首卻不同了。時間是除夕,堂上是明燭高燒,詩人是在守歲,一年將盡夜,哪有不起韶光易逝、歲月蹉跎之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作何排遣呢?“美酒一杯聲一曲”,正是“對此茫茫,不覺百感交集”之際,無可奈何之一法。這一意境是前二首中所沒有的,詩人只用十四個字在最后略略一提,隨即放下,其用意之隱,用筆之含茹,也是前兩首中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