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出處】唐·李商隱《嫦娥》。

【譯注】室內,殘燭的光亮漸漸黯淡, 云母屏風上籠罩著一層陰影,越發(fā)令人感到清冷。室外,銀河逐漸西移 垂地,寥落的晨星無言地陪伴著一輪孤月,也陪伴著永夜不寐的主人 公。詩人借助環(huán)境氛圍的渲染,表現(xiàn)了主人公孤清凄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圍的意緒。

【全詩】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釋】

1.云母:一種柔韌富于彈性的礦物,晶體透明,有類似珍珠的光澤。古代以其薄片裝飾屏風、門扉等。燭影深:謂蠟燭越燒越短,幽暗的光影愈來愈大,暗示夜已很深。長河指銀河。漸落:漸沒,指銀河向西移動,逐漸消失。

2.嫦娥:古代神話中后羿的妻子,即傳說中的月仙子。碧海青天:謂明月晚間從碧海升起,歷青天而復入碧海。

【全詩賞析】

     這是一首寄寓詩,幽美、窈渺而多義?;蛟频客?,或云傷己之不遇,或云摹 寫女道士不能求偶的孤寂苦悶等等,此詩雖內涵多義,而無論其喻指對象為誰,也應該 是一位與嫦娥生活處境類似的人物。前二句描繪主人公生活的環(huán)境和永夜不寐的情 景。上句寫室內,燭光黯淡,云母屏風上籠罩著一層深深的暗影,顯得空寂清冷,她永 夜獨坐,內心能不感到黯淡孤寂? 此句用冷屏殘燭烘托其心境,尤為貼切。一個“深” 字,更是道出了獨坐之久,追憶之深。下句寫室外,橫空天河,漸漸西垂,將要消失;曉 天的晨星,也慢慢隱沒墜沉。此句用河落星沉暗示主人公永夜不眠,“漸”字狀其時間 流逝,“沉”字擬其低垂,既渲染了凄清的氛圍,也暗合其情懷的凄冷和心情的沉重。后 二句寫主人公面對一輪孤月的遐想。仰望明月,聯(lián)想孤寂清冷的嫦娥,年年幽居月宮, 夜夜面對無垠的碧海青天,無法排遣孤獨郁悶之情,能不深深后悔偷吃不死之藥嗎? 這里寫嫦娥的處境心情也就是寫主人公的處境心情,二者互為映襯,情味更為濃郁。此 詩含蓄蘊藉,寄托深遠,情調幽美。詩人在黑暗現(xiàn)實的困境中,為了在精神上擺脫世間 塵俗,追求高潔的境界,往往使自己陷于孤獨的境地,不正是和月中嫦娥、入道女冠的 處境心情類似么? 無論是詩人抒發(fā)不得志的幽怨,還是寫孀獨女冠的孤凄,都與嫦娥 高潔而孤寂的情景是靈犀相通的。詩中濃重的感傷之美最能引發(fā)清高文士的共鳴。此 詩將嫦娥、女冠和詩人自己塑造成三位一體的藝術形象,技巧高妙,唯李商隱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