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齊六·齊閔王之遇殺文言文翻譯
戰(zhàn)國策·齊六·齊閔王之遇殺
《齊閔王之遇殺》是創(chuàng)作于戰(zhàn)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代劉向編著的《戰(zhàn)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齊閔王之遇殺》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齊閔王之遇殺,其子法章變姓名。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狀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與私焉。莒中及齊亡臣相聚,求閔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無謀而嫁者,非吾種也,汙吾世矣?!苯K身不睹。君王后賢,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禮也。
襄王卒,子建立為齊王,君王后事秦謹,與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
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huán),曰:“齊多知,而解此環(huán)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p>
及君王后病且卒,誡建口:“群臣之可用者某?!苯ㄔ唬骸罢垥??!本鹾笤唬骸吧啤!比」P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婦已亡矣!”
君王后死,后后勝相齊,多受秦間金玉,使賓客入秦,皆為變辭,勸王朝秦,不修攻戰(zhàn)之備。
翻譯
齊閔王被殺害,他的兒子法章改名換姓,做了莒地一個姓太史人家的仆人。太史敫的女兒看見法章的相貌很奇特,認為他不是普通人,很憐愛他,而且常偷偷送給他衣服和食物,并和他私通。莒地的人以及從國都逃到莒地的大臣聚在一起,商量要尋找閔王的兒子,立他為王。法章在莒地就出來承認自已是太子,于是大家立他為襄王。襄王既立,又把太史敫的女兒立為王后,后來生子名建。王后的父親太史敫說:“女兒沒有通過媒人就出嫁,你不是我們家的后代,實在給我丟盡了臉。”便終身不見他的女兒。王后賢惠,不因父親和她斷絕關(guān)系而不顧父女應(yīng)有的禮節(jié)。
齊襄王死后,他兒子建被立為齊王,王后對待秦國很謹慎,對待諸侯也很誠敬,所以在王后活著時齊王建在位40多年,沒有遇到戰(zhàn)禍。
秦始皇曾派使臣給王后一副玉連環(huán),說:“齊國人都很聰明,但能解開這個玉連環(huán)嗎?”王后把玉連環(huán)拿給群臣看,群臣沒有人知道如何解開。王后拿起一把錘子把它敲破,告訴秦王的使者說:“已經(jīng)解開了?!?/p>
當王后病危快死時,她告誡齊王建說:“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饼R王建說:“請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蓖鹾笳f:“好。”于是,齊王取筆和木簡要她寫下遺言。王后卻說:“我已經(jīng)忘記了?!?/p>
王后死后,后勝擔任齊的相國,接受了秦國間諜很多的金、玉,派去秦國的賓客,都說一些符合秦國利益的變詐之辭,他們勸齊王建去秦國,而一點也不考慮備戰(zhàn)的問題。
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jīng)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文學(xué)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lǐng)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jīng)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