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周書·顧命篇原文及譯文
尚書·周書·顧命篇原文
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憑玉幾。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wèi)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xùn)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肄不違,用克達(dá)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訓(xùn),無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興弗悟。爾尚明時(shí)朕言,用敬保元子釗弘濟(jì)于艱難,柔遠(yuǎn)能邇,安勸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亂于威儀。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p>
茲既受命,還出綴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于南門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冊度。
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須材。狄設(shè)黼扆、綴衣。牖間南向,敷重篾席,黼純,華玉,仍幾。西序東向,敷重厎席,綴純,文貝,仍幾。東序西向,敷重豐席,畫純,雕玉,仍幾。西夾南向,敷重筍席,玄紛純,漆,仍幾。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xùn)、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胤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兌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東房。大輅在賓階面,綴輅在阼階面,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二人雀弁,執(zhí)惠,立于畢門之內(nèi)。四人綦弁,執(zhí)戈上刃,夾兩階戺。一人冕,執(zhí)劉,立于東堂,一人冕,執(zhí)鉞,立于西堂。一人冕,執(zhí)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zhí)瞿,立于西垂。一人冕,執(zhí)銳,立于側(cè)階。
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階隮。太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冊命。曰:“皇后憑玉幾,道揚(yáng)末命,命汝嗣訓(xùn),臨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揚(yáng)文、武之光訓(xùn)?!蓖踉侔?,興,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蹦耸芡?,王三宿,三祭,三吒。上宗曰:“饗!”太保受同,降,盥,以異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嚌,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諸侯出廟門俟。
尚書·周書·顧命篇譯文
成王即將病逝時(shí),下令召公、畢公率領(lǐng)各諸侯輔佐康王,史官作《顧命》。
四月,月亮新現(xiàn)光明,成王生了病。甲子這天,成王洗了頭發(fā)洗了臉,太仆給王戴上王冠,披上朝服,王靠著玉幾。于是會見朝臣。成王召見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wèi)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官的首長以及辦事官員。王說:“啊!我的病很厲害,有危險(xiǎn),痛苦的日子到了。已經(jīng)是臨終時(shí)刻,恐怕不能鄭重地講后嗣的事了,現(xiàn)在,我詳細(xì)地訓(xùn)告你們。過去,我們的先君文王、武王,放出日月般的光輝,制定法律,發(fā)布教令,臣民都努力奉行,不敢違背,因而能夠討伐殷商,成就我周國的大命。后來,幼稚的我,認(rèn)真奉行天威,繼續(xù)遵守文王、武王的偉大教導(dǎo),不敢昏亂越軌。如今上天降下重病,幾乎不能起床不能說話了。你們要勉力接受我的話,認(rèn)真保護(hù)我的大兒子姬釗大渡艱難,要柔服遠(yuǎn)方,親善近鄰,安定、教導(dǎo)大小各國。我想眾人要用禮法自治,你們不可使姬釗冒犯以至陷于非法啊!”
群臣已經(jīng)接受教命,就退回來,拿出成王的朝服放在王庭。到了明天乙丑日,成王逝世了。太保命令仲桓和南宮毛跟從齊侯呂伋,二人分別拿著干戈,率領(lǐng)一百名勇士,在南門外迎接太子釗。請?zhí)俞撨M(jìn)入側(cè)室,作憂居的主人,丁卯這天,命令作冊制定喪禮。
到了第七天癸酉,召公命令官員布置各種器物。狄人陳設(shè)斧紋屏風(fēng)和先王的禮服。門窗間朝南的位置,鋪設(shè)著雙層竹席,飾著黑白相間的絲織花邊,陳設(shè)彩玉,用無飾的幾案。在西墻朝東的位置,鋪設(shè)雙層細(xì)竹篾席,飾著彩色的花邊,陳設(shè)花貝殼,用無飾的幾案。在東墻朝西的位置,鋪設(shè)雙層莞席,飾著繪有云氣的花邊,陳設(shè)雕刻的玉器,用無飾的幾案。在堂的西邊夾室朝南的位置,鋪設(shè)雙層青竹蔑席,飾著黑絲繩連綴的花邊,陳設(shè)漆器,用無飾的幾案。越玉五種,寶刀、赤刀、大訓(xùn),大璧、琬、琰,陳列在西墻向東的席前。大玉、夷玉、天球、河圖,陳列在東墻向西的席前。胤制作的舞衣、大貝殼、大軍鼓,陳列在西房。兌制作的戈、和制作的弓、垂制作的竹矢,陳列在東房。王的玉車放置在賓客們所走的臺階前,金車放置在主人走的臺階前,象車放在門左側(cè)堂屋的前面,木車放在門右側(cè)堂屋的前面。
二人戴著赤黑色的禮帽,執(zhí)三角矛,站在祖廟門里邊。四人戴著青黑色的禮帽,執(zhí)著戈,戈刃向前,夾著臺階,對面站在臺階兩旁。一人戴著禮帽,拿著大斧,站立在東堂的前面。一人戴著禮帽,拿著大斧,站立在西堂的前面。一人戴著禮帽,拿著三鋒矛,站立在東堂外邊。一人戴著禮帽,拿著三鋒矛,站立在西堂外邊。還有一人戴著禮帽,拿著矛,站立在北堂北面的臺階上。
王戴著麻制的禮帽,穿著繡有斧形花紋的禮服,從西階上來。卿士和眾諸侯戴著麻制的禮帽,穿著黑色禮服,進(jìn)入中庭,各人站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太保、太史、太宗都戴著麻制的禮帽,穿著紅色禮服。太保捧著大圭,太宗捧著酒杯和瑁,從東階上來。太史拿著策書,從西階走上來,進(jìn)獻(xiàn)策書給康王。太史說:“大王靠著玉幾,宣布他臨終的教命,命令您繼承文王、武王的大訓(xùn),治理領(lǐng)導(dǎo)周國,遵守大法,協(xié)和天下,以宣揚(yáng)文王、武王的光明教訓(xùn)?!蓖踉侔?,然后起來,回答說:“我這個(gè)微末的小子,怎么能協(xié)和治理天下以敬畏天威啊?”王接受了酒杯和瑁。前進(jìn)三次,祭酒三次,奠酒三次。太宗說:“請喝酒!”王喝酒后,太保接過酒杯,走下堂,洗手,又登上堂,用另外一種酒杯自斟自飲作答,然后把酒杯交給宗人,對王下拜,王也回拜。太保又從宗人那里接過酒杯,祭酒,嘗酒,奠酒,然后把酒杯交給宗人,又拜。王又回拜。太保走下堂,行禮結(jié)束,諸侯卿士們都走出祖廟門,恭候康王視朝。
尚書·周書·顧命篇原文拼音版
《 尚shàng書shū · 周zhōu書shū · 顧gù命mìng 》
成chéng王wáng將jiāng崩bēng , 命mìng召shào公gōng 、 畢bì公gōng率lǜ諸zhū侯hóu相xiāng康kāng王wáng , 作zuò 《 顧gù命mìng 》。
惟wéi四sì月yuè , 哉zāi生shēng魄pò , 王wáng不bù懌yì 。 甲jiǎ子zǐ , 王wáng乃nǎi洮táo □ 水shuǐ 。 相xiāng被bèi冕miǎn服fú , 憑píng玉yù幾jǐ 。 乃nǎi同tóng , 召zhào太tài保bǎo奭shì 、 芮ruì伯bó 、 彤tóng伯bó 、 畢bì公gōng 、 衛(wèi)wèi侯hóu 、 毛máo公gōng 、 師shī氏shì 、 虎hǔ臣chén 、 百bǎi尹yǐn 、 御yù事shì 。 王wáng曰yuē :“ 嗚wū呼hū ! 疾jí大dà漸jiàn , 惟wéi幾jǐ , 病bìng日rì臻zhēn 。 既jì彌mí留liú , 恐kǒng不bù獲huò誓shì言yán嗣sì , 茲zī予yǔ審shěn訓(xùn)xùn命mìng汝rǔ 。 昔xī君jūn文wén王wáng 、 武wǔ王wáng宣xuān重chóng光guāng , 奠diàn麗lì陳chén教jiào , 則zé肄yì肄yì不bù違wéi , 用yòng克kè達(dá)dá殷yīn集jí大dà命mìng 。 在zài后hòu之zhī侗tóng , 敬jìng迓yà天tiān威wēi , 嗣sì守shǒu文wén 、 武wǔ大dà訓(xùn)xùn , 無wú敢gǎn昏hūn逾yú 。 今jīn天tiān降jiàng疾jí , 殆dài弗fú興xīng弗fú悟wù 。 爾ěr尚shàng明míng時(shí)shí朕zhèn言yán , 用yòng敬jìng保bǎo元yuán子zǐ釗zhāo弘hóng濟(jì)jì于yú艱jiān難nán , 柔róu遠(yuǎn)yuǎn能néng邇ěr , 安ān勸quàn小xiǎo大dà庶shù邦bāng 。 思sī夫fū人rén自zì亂luàn于yú威wēi儀yí 。 爾ěr無wú以yǐ釗zhāo冒mào貢gòng于yú非fēi幾jǐ ?!?/p>
茲zī既jì受shòu命mìng , 還hái出chū綴zhuì衣yī于yú庭tíng 。 越y(tǒng)uè翼yì日rì乙yǐ丑chǒu , 王wáng崩bēng 。 太tài保bǎo命mìng仲zhòng桓huán 、 南nán宮gōng毛máo俾bǐ爰yuán齊qí侯hóu呂lǚ伋jí , 以yǐ二èr干gān戈gē 、 虎hǔ賁bēn百bǎi人rén逆nì子zǐ釗zhāo于yú南nán門mén之zhī外wài 。 延yán入rù翼yì室shì , 恤xù宅zhái宗zōng 。 丁dīng卯mǎo , 命mìng作zuò冊cè度dù 。
越y(tǒng)uè七qī日rì癸guǐ酉yǒu , 伯bó相xiāng命mìng士shì須xū材cái 。 狄dí設(shè)shè黼fǔ扆yǐ 、 綴zhuì衣yī 。 牖yǒu間jiān南nán向xiàng , 敷fū重zhòng篾miè席xí , 黼fǔ純chún , 華huá玉yù , 仍réng幾jǐ 。 西xī序xù東dōng向xiàng , 敷fū重zhòng厎dǐ席xí , 綴zhuì純chún , 文wén貝bèi , 仍réng幾jǐ 。 東dōng序xù西xī向xiàng , 敷fū重zhòng豐fēng席xí , 畫huà純chún , 雕diāo玉yù , 仍réng幾jǐ 。 西xī夾jiā南nán向xiàng , 敷fū重zhòng筍sǔn席xí , 玄xuán紛fēn純chún , 漆qī , 仍réng幾jǐ 。 越y(tǒng)uè玉yù五wǔ重zhòng , 陳chén寶bǎo , 赤chì刀dāo 、 大dà訓(xùn)xùn 、 弘hóng璧bì 、 琬wǎn琰yǎn 、 在zài西xī序xù 。 大dà玉yù 、 夷yí玉yù 、 天tiān球qiú 、 河hé圖tú , 在zài東dōng序xù 。 胤yìn之zhī舞wǔ衣yī 、 大dà貝bèi 、 鼖fén鼓gǔ , 在zài西xī房fáng ; 兌duì之zhī戈gē 、 和hé之zhī弓gōng 、 垂chuí之zhī竹zhú矢shǐ , 在zài東dōng房fáng 。 大dà輅lù在zài賓bīn階jiē面miàn , 綴zhuì輅lù在zài阼zuò階jiē面miàn , 先xiān輅lù在zài左zuǒ塾shú之zhī前qián , 次cì輅lù在zài右yòu塾shú之zhī前qián 。
二èr人rén雀què弁biàn , 執(zhí)zhí惠huì , 立lì于yú畢bì門mén之zhī內(nèi)nèi 。 四sì人rén綦qí弁biàn , 執(zhí)zhí戈gē上shàng刃rèn , 夾jiā兩liǎng階jiē戺shì 。 一yī人rén冕miǎn , 執(zhí)zhí劉liú , 立lì于yú東dōng堂táng , 一yī人rén冕miǎn , 執(zhí)zhí鉞yuè , 立lì于yú西xī堂táng 。 一yī人rén冕miǎn , 執(zhí)zhí戣kuí , 立lì于yú東dōng垂chuí 。 一yī人rén冕miǎn , 執(zhí)zhí瞿qú , 立lì于yú西xī垂chuí 。 一yī人rén冕miǎn , 執(zhí)zhí銳ruì , 立lì于yú側(cè)cè階jiē 。
王wáng麻má冕miǎn黼fǔ裳cháng , 由yóu賓bīn階jiē隮jī 。 卿qīng士shì邦bāng君jūn麻má冕miǎn蟻yǐ裳cháng , 入rù即jí位wèi 。 太tài保bǎo 、 太tài史shǐ 、 太tài宗zōng皆jiē麻má冕miǎn彤tóng裳cháng 。 太tài保bǎo承chéng介jiè圭guī , 上shàng宗zōng奉fèng同tóng瑁mào , 由yóu阼zuò階jiē隮jī 。 太tài史shǐ秉bǐng書shū , 由yóu賓bīn階jiē隮jī , 御yù王wáng冊cè命mìng 。 曰yuē :“ 皇huáng后hòu憑píng玉yù幾jǐ , 道dào揚(yáng)yáng末mò命mìng , 命mìng汝rǔ嗣sì訓(xùn)xùn , 臨lín君jūn周zhōu邦bāng , 率lǜ循xún大dà卞biàn , 燮xiè和hé天tiān下xià , 用yòng答dá揚(yáng)yáng文wén 、 武wǔ之zhī光guāng訓(xùn)xùn 。” 王wáng再zài拜bài , 興xīng , 答dá曰yuē :“ 眇miǎo眇miǎo予yǔ末mò小xiǎo子zi , 其qí能néng而ér亂luàn四sì方fāng以yǐ敬jìng忌jì天tiān威wēi ?!?乃nǎi受shòu同tóng瑁mào , 王wáng三sān宿sù , 三sān祭jì , 三sān吒zhā 。 上shàng宗zōng曰yuē :“ 饗xiǎng !” 太tài保bǎo受shòu同tóng , 降jiàng , 盥guàn , 以yǐ異yì同tóng秉bǐng璋zhāng以yǐ酢cù 。 授shòu宗zōng人rén同tóng , 拜bài 。 王wáng答dá拜bài 。 太tài保bǎo受shòu同tóng , 祭jì , 嚌jì , 宅zhái , 授shòu宗zōng人rén同tóng , 拜bài 。 王wáng答dá拜bài 。 太tài保bǎo降jiàng , 收shōu 。 諸zhū侯hóu出chū廟miào門mén俟s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