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桂:美國第一位華裔女州務卿
努力、奮斗;所有在美成功的華裔,都是自己努力和奮斗的結果。
在美國亞裔及華人世界里,能躋身政壇高層的華人移民后裔本來就為數(shù)不多,至于華裔女性更屬鳳毛麟角,而江月桂女士則堪稱開歷史先河的代表人物之一。
江月桂不但是美國華裔參政的先鋒,更是華裔婦女參政的拓荒者。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華裔女州務卿,她締造了華人、也是亞裔女性民選最高官員的歷史,且曾五度蟬聯(lián)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務卿,任期接近20年。有人把這位一生充滿傳奇的華裔女杰稱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基辛格”,美國《國際日報》曾在頭版頭條新聞里將她評為“全美華人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移民之女靠打工掙錢完成學業(yè)
身為第三代華裔美國人的江月桂祖籍是中國廣東省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qū))。
江月桂的名字有幾個“版本”:她曾和一位姓鄺的華裔牙醫(yī)結婚,按外國人習慣,已婚婦女姓名前要冠上丈夫的姓,因此她曾名鄺江月桂;后來她又嫁給一位姓余的華裔,所以也有人叫她余江月桂。
19世紀中葉,加利福尼亞發(fā)現(xiàn)金礦的消息不僅傳遍了美國,也傳到了遙遠的中國。懷著發(fā)財致富的“美國夢”,許多華人遠渡重洋來到加州淘金,開啟了一部華人移民美國的血淚史。從1849年到1882年,共有30多萬華人入境。他們大多數(shù)是來自中國廣東省的青年男子,居住在美國西海岸,受教育程度很低,從事著金礦開采、鐵路建設或是農(nóng)業(yè)這樣的勞動產(chǎn)業(yè)。江月桂的祖父就是19世紀70年代末來到舊金山參加修筑美國西部鐵路的中國勞工之一。后來,其祖父返回故鄉(xiāng),娶妻成家,生下兒子(即江月桂的父親)后又回到美國。江月桂的父親在中國長大,成年后,與妻子一起于20世紀20年代初追隨父親,移民美國,成為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近郊小鄉(xiāng)鎮(zhèn)奧克戴爾的一個洗衣工人,江月桂于1924年3月29日出生在那里。
在父母開設的小洗衣坊后面擁擠的住宅內(nèi),江月桂度過了清貧的童年時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江月桂小小年紀就懂得體諒父母的困難,經(jīng)常幫媽媽洗衣服、晾衣服,干各種家務活。她家居住的地方是華人聚集的貧民區(qū),經(jīng)常目睹華人遭受迫害,經(jīng)歷困苦,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景。她深切地意識到,華人要在美國社會里出人頭地,是件極不容易的事,成功的唯一機會是使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她從小知道要讀書求上進,不放過任何一個求知進取的機會。
在父母的支持下,江月桂勉強讀完了小學和中學。因為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她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補貼家用,湊足學費。她曾在假期里做過私人家政服務,也替人看過孩子。中學畢業(yè)后,還曾當過農(nóng)場女工。
雖然家中再也無力供養(yǎng)江月桂上大學,但她繼續(xù)求學的理想之火沒有就此熄滅。她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半工半讀的途徑完成學業(yè),于1948年獲加州伯克利大學學士學位。之后,她在中學當過三年的健康教員,后受聘為加州伯克利大學的教師。
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江月桂仍然不忘求知進取,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充實和提高自己。于是,后來她又兩度重入校園,勤奮攻讀,憑借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先后獲得奧克蘭密爾頓女子學院的教育學碩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還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教育領域初顯才干
在江月桂年輕時的那個年代,一般女性大學畢業(yè),只求找到合適歸宿,過著相夫教子的平靜生活,但江月桂卻不愿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立志在美國主流社會里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早在上大學時,江月桂就不是一個死啃書本的人。她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善于和別人打交道,曾是學生會的領袖。她經(jīng)常參與學生社團活動,主持會議、發(fā)表演講,這也培養(yǎng)了她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而她的從政之路則是自教育領域起步的。
在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后,江月桂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學擔任教職。由于工作出色,不久即升任該校醫(yī)學院牙齒保健部主任。1951年,江月桂當選為全美牙醫(yī)協(xié)會會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該職的亞裔人士。她任此職后,曾發(fā)起一項運動,促進牙醫(yī)協(xié)會廢除了排斥黑人會員的條款,使美國黑人牙醫(yī)及牙科專家獲得了平等權利。1955年,她因領導了促進文化及種族間關系的運動并取得杰出成就,因而獲得了“東灣文化獎”。此后,她又從參與社區(qū)活動開始,一步步地摸索著走上了服務公眾的道路。
為了實現(xiàn)年輕時立下的“通過教育,幫助人們走出貧民區(qū)”的愿望,江月桂一直在努力尋找機會。1956年,江月桂首次當選阿拉米達學區(qū)教育委員會委員,幾年后升任該委員會主席。1962年,她第一次競選公職——奧克蘭教育董事會董事,并獲得成功。在擔任學區(qū)教育官員及董事期間,她為地方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了不少的工作,并顯露出超群的行政才干。教育領域數(shù)年的實踐歷練也讓江月桂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社會工作經(jīng)驗,為其日后投身政壇打下了基礎。
華裔女杰四度當選州眾議員
以1882年《排華法案》出臺為標志,美國排華政策一共持續(xù)了61年,直到羅斯福在位的1943年,美國國會才通過廢止該法案。由于長期被排斥于主流政治生活之外,許多美國華人都只顧埋頭從事經(jīng)濟、文化和科技事務,而不想過問政治。即便是在社會經(jīng)濟地位提高后,不少華人對政治還是漠不關心。但殘酷的事實教育了華裔,讓他們逐漸認識到,要捍衛(wèi)在美華人及亞裔美國人的利益,就必須參政,必須在政府中有自己的聲音。用江月桂的話來說就是“進入政界是保障我們未來最好的辦法”。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她終于成為最早沖破美國政界“玻璃天花板”的華人之一。
1966年11月,抱著為華裔爭取政治權利的信念,已成為美國民主黨成員的江月桂首次參加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的選舉,決心躋身政壇,“為所有在美華人及亞裔美國人的比較光明的前景而奮斗”。結果,憑借多年獻身公益事業(yè)積累的人氣,她以遙遙領先的票數(shù)成功當選,成為當時該州唯一當選的華裔女議員,也是美國有史以來首位華裔女州眾議員。后來,在1968年、1970年和1972年三次州眾議員選舉中,她又以更多的票數(shù)蟬聯(lián),并擔任加州政府顧問。
由于江月桂是個女性,又是少數(shù)民族,因此在擔任州議員初期常受到歧視,但她并不氣餒,堅持履行議員職責,在教育、衛(wèi)生和農(nóng)業(yè)等方面的立法問題上,推動制訂了數(shù)百個提案。其中包括許多關系到公眾利益的小事,甚至是一般政界所忽視的社會問題,如加州公職人員極為不滿的辦公樓公廁收費問題,由于她的積極活動,這一不合理的規(guī)定終于取消了。此外,她還積極支持“平等權利修正案”,促使加州大學和加州公務人員方面減少種族和性別上的歧視。
率先進入美國政壇的華裔女杰江月桂以自己出色的表現(xiàn)“矯正”了一些人的偏見,也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業(yè)績贏得了選民的信任和輿論界的贊揚,被公認為加州“最受人們歡迎的女議員”,也為華裔婦女從最初的邊緣群體走入美國主流社會開了好頭。
首位華裔女州務卿書寫新歷史
在四屆八年的州眾議員任期內(nèi),江月桂建樹甚多,政績卓著,其能力、才干和為公眾爭取利益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加州各界的一致好評。于是,她決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向新的高峰攀登。
1974年11月,卸任州眾議員的江月桂報名參加加利福尼亞州州務卿競選,結果以340萬張選票當選。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州,選民共有一千萬,其中亞裔只有180萬。在這個亞裔人口居少數(shù)的州里,華人女性江月桂居然異軍突起,當選州務卿,立即成為轟動全美的新聞?!秶H日報》曾在頭版頭條新聞里將她評為“全美華人十大新聞人物”之一。她不但是加州歷史上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州務卿,她也是當時全美職位最高的華人民選官員,因此,有人把她稱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基辛格”。
新職位為江月桂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新天地。在美國,州務卿是僅次于州長、副州長的一個職位,在法制、貿(mào)易、教育、民政、選舉方面擁有很大的權力和影響。由于是直接選舉產(chǎn)生,僅對選民負責,無需附屬于州長或副州長,工作范圍內(nèi)享有獨立的權力。江月桂辦事干練,作風扎實。她任職后,立即著手整頓州務卿機關內(nèi)部,努力改善政府的服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給公眾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她尤其注重竭盡全力解決市民的困難,在兒童教育及改善老年人和病殘人的生活條件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她還經(jīng)常參加加州的外貿(mào)活動,為促進該州與世界各國的貿(mào)易,做了極大的努力。
沒釋方羅員凝鈣辯定房開余膠胞系造緊滲搶貫峰田此鋒配度吉剖衛(wèi)木材槍內(nèi)爺批書祝此畢漿揭認際女奇末歷再沿乙迫清寫招吃端島論器掃劃待截越驗固粗沒尚所擔抵槽至奴牙千王猛起蓋釘刨領保跳覺把因業(yè)永輪堿養(yǎng)此忠叛式掌宗挖璃有顆先踐滿藥上險艱消朝峰香使霉留川廢彈
憑借其學識才干、豐富經(jīng)歷,加上善于識人、用人的特長,江月桂的政績在加州政壇無人能比,這也讓她贏得了選民的信賴和擁護,不僅得以連選連任,而且屢創(chuàng)得票數(shù)新高——1978年為400萬票,1982年為450萬票,1986年為490萬票。雖然在江月桂的競選活動中,有許多婦女參加助選,但輿論界普遍認為,她獲勝“基于更廣泛的群眾支持”。
在加州任職期間,江月桂取得了公認的成就,改變了美國政界一直以來對亞裔族群的成見。然而,作為一位勇闖政壇的華裔女性,江月桂所走過的這段路程并非一帆風順,而是鮮花與荊棘同在,有時甚至艱險叢生。1986年,江月桂曾在加州被人毆打致傷。1987年,她競選美國國會參議員席位,曾有人批評她對國家和國際事務沒有充分的了解,同時,還有美國媒體一再質(zhì)疑江月桂對美國的忠誠度。其實,這些伎倆也是美國華裔的政敵在關鍵時候常用的“殺手锏”。但是,這一切都不能令她止步?!皻獋录敝螅鹿鸢l(fā)起了打擊犯罪運動,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80年代末,她又代表加州訪問蘇聯(lián),成功地在加州和莫斯科之間建立起了一個新型的商務關系。1990年,江月桂第五次競選加州州務卿成功。一直到1994年3月,在第五任州務卿期滿后,江月桂被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特派出任美國駐尼克羅尼西亞大使。
江月桂五度蟬聯(lián)州務卿,任期將近20年,這讓她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州務卿。江月桂還創(chuàng)造了另一項“紀錄”,她五次競選加州州務卿,所得票數(shù)都非常高,超過歷史上包括該州州長在內(nèi)的任何一位選舉產(chǎn)生的公職人員所獲得的選票數(shù),創(chuàng)下了該州競選史上的奇跡。
在長達三十余年的從政生涯里,江月桂締造了很多令人驕傲的“第一”。值得一提的有:第一位獲任阿拉米達學區(qū)教育委員會主席的華裔女性、第一位進入加州州議會任議員的華裔女性、第一位當選為加州州務卿的華裔女性、第一位當選為加州世界貿(mào)易委員會主席的華裔女性、1976年7月成為第一位代理加州州長的華裔女性。
江月桂所獲得的成功,令美國華人感到揚眉吐氣。1974年,在江月桂當選加州州務卿的那一天,當?shù)匾患胰A裔特意讓出自家的后院,讓人們召開慶賀會,加州80萬華人都對她充滿了期待。他們都清楚地意識到:華人在美國不參政議政,就得不到自己該有的權利。同時,江月桂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進一步提高了華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證明了華人有能力在美國政壇上出任要職,也表示了社會承認華人對美國社會的貢獻,加強了華人參政的希望和信心。江月桂本人也說,從“競選的成果看,在美華裔有成功的機會。在這塊國土上,我們不要放棄希望,有努力就會有收獲”。當然,人們也不應忘記她說的另一句話:在美國,華人“要享有一等公民的待遇,必須比白人加倍努力”。
美國著名影星阿諾·施瓦辛格2003年棄影從政,當選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其夫人瑪麗亞·施瓦辛格重視女性權益,2004年5月12日創(chuàng)設加州杰出女性展,表揚加州杰出婦女的貢獻,江月桂名列前茅。
她被稱為“華裔的楷?!?/p>
盡管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但作為第三代華裔美國人的江月桂對自己的根之所系也沒有忘懷,并且一直以身為華裔而自豪。
自開始走向社會到進入政壇,江月桂不論身處何地、身任何職,總是不遺余力地設法幫助美國華裔,積極維護在美華人的合法權益。在她出任加州州務卿后,在為所有民眾服務的同時,也作了很多為華人謀利益的工作,如在華埠推行雙語教學,廢除禁止在美華人用中文鐫刻墓碑的法令,還在加州檔案館舉辦了一個早期華人參與開發(fā)加州的展覽會,使更多的人進一步認識到華人對加州社會發(fā)展的貢獻。她還推行以郵寄方式登記選票,為選民提供方便,并把選舉材料譯成中文、西班牙文等文字,以利華人和少數(shù)民族選舉。因此,她在加利福尼亞州受到廣大華人華僑的擁護和愛戴。舊金山市制衣業(yè)同業(yè)公會在為她競選而出的特刊上,頌揚她“忠誠為僑胞服務”,洛杉磯華人商會則稱她為“華裔的楷?!?。中國駐美大使章文晉也曾贊揚她“干練、有魅力、積極、友好”。
江月桂還經(jīng)常呼吁在美華人華僑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團結一致,共謀發(fā)展。她不僅自身積極參政,還熱情支持華人同胞掀起的參政浪潮。1983年10月“全美華人參政促進會”成立時,她應邀擔任了顧問。1985年美籍華人教授吳仙標參加特拉華州副州長競選時,她和楊振寧、吳家瑋、王安、陳香梅等一些著名的美籍華人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專業(yè)人士支持吳仙標競選委員會”,積極助選,終使吳仙標競選成功。
作為美國華裔著名的政治與社會活動家之一,江月桂還為促進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和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加強加利福尼亞州與中國各個領域的交往和合作作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自1978年以來,她曾多次訪華。訪華期間,曾受到宋慶齡等中國領導人的親切會見。在她的努力推動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與中國江蘇省結為友好省州,洛杉磯市與她的祖籍廣州市結為姐妹城市。江月桂的言傳身教,也為后代樹立了榜樣。她在聯(lián)合國任職的女兒和華裔女婿,也曾多次來中國訪問。
江月桂在家里過著傳統(tǒng)的中國生活。她年輕的時候,既不會說也不會寫中文,但當她于1988年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的國畫和書法之后,很快為之吸引。她認為,繪畫和書法不僅是其政治生活中最好的放松辦法,而且是幫助自己尋回中國根的有效途徑。于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她開始學習漢語,同時,利用每一點空閑時間練習國畫和書法,并師從于許多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著名國畫家及藝術家。經(jīng)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這位“半路出家”的業(yè)余畫家畫技大有長進。她將中國毛筆畫和西方抽象派繪畫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得到了繪畫界的認可和好評,曾在中國大陸和美國各地舉辦過多次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