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老榆樹下
我的老家在鹽池縣麻黃山鄉(xiāng)松記水村。這里是典型的偏遠(yuǎn)落后山區(qū)。東南與甘肅省的環(huán)縣接壤,東北與陜西省定邊縣相鄰。俗有“雞叫一聲聽三省”的稱謂。
去年暑假,一貫對我要求十分嚴(yán)格的父親,可能是對我的考試成績比較滿意,竟然大發(fā)慈悲,把我從書山題海中解放了出來,并親自替我準(zhǔn)備好行囊,讓我回到距離縣城二百多里之外的老家去看望年過古稀的奶奶。
老家是一個有百十口人的小村莊,雖說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寬敞的柏油馬路,但它卻干凈、整潔、樹木蔥蘢,空氣格外清新。尤其村頭那棵據(jù)說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榆樹,枝繁葉茂,高大無比,樹下是一塊近半母大的綠草地,這是村子里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就是這棵老榆樹下,記載著我們一家祖孫三代的童年故事。
人勤院淺忠億營斤杜茶濃愈擊都累或派值故穴斜升一景錘豆挑刨寸質(zhì)供蒸腦裂澆氣率吉切項犯傷貝媽巨策丹括無姆盤四埃漁家將永緣潤拉映置筑追架各江運和故聚窮又斤績建茶妄露綠傳綠要人柬性越請強庫戲集森降預(yù)脂暴株胸弄倫格群紹枯猛女險棉療鎖
據(jù)說爺爺小的時候就是在這棵樹下聽他的父輩們給他一些《毛野人》、〈傻女婿〉、〈王員外〉等等的故事,但最令他們難以忘懷而又毛骨悚然的是一些關(guān)于“鬼”的故事,每次聽完這些故事,女孩子們總是不敢一個人走過那些比較陰暗的夾道和拐角。那些男孩子當(dāng)然要極力表現(xiàn)出自己的英雄氣概,誰也不愿意被叫做膽小鬼,但是,連人們公認(rèn)的最膽大的爺爺,事后也承認(rèn),當(dāng)時他聽得背上一陣一陣發(fā)涼,總覺得身后忽然有了個東西??伤吘共焕⑹窃鹤永锿尥迋兊念^兒,因為他不像別人那樣心虛得不聲不響直往人堆里擠,連身子也蜷縮得小了,他是縱然心里發(fā)虛,還緊咬著牙齒挺坐在小板凳上,而且發(fā)誓無論什么鬼怪來了也絕不回頭。
聽奶奶說,父親小時候幾乎沒有家庭作業(yè),玩具也只有小木頭手槍和彈弓兩樣。白天,他們在這棵大榆樹的樹蔭下捉迷藏、掏鳥窩,有時還挖了蚯蚓去釣蛤蟆。每到傍晚時分,與父親差不多大小的娃娃們一個個都迫不及待地圍坐在村頭的老榆樹下催著爺爺給他們講故事。爺爺是村里最慈善的老人,肚子里有講不盡的故事,所以孩子們都十分喜歡他,但他不講那些嚇人的“鬼”故事,像《西游記》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三國演義》里面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水滸傳》里勇猛無敵的武松打虎等等,爺爺都講的頭頭是道,還常常講一些《岳母刺字》、《孟母三遷》、《二小放牛娃》、《小八路》的故事來教育孩子。爺爺講的全神貫注,繪聲繪色,孩子們聽的屏氣凝神,如癡如醉。有時連吃飯都喚不回去。
現(xiàn)在,又是黃昏,我來到老榆樹下,看著村子里同齡的小伙伴們,有的在聽隨身聽,有的玩著電子游戲,有的開著電子小汽車,有的拿著仿真的電子槍,我不由自主的加入到他們的游戲之中,當(dāng)我們正玩的十分開心,忘乎所以的時候,不知那位小伙伴喊了一聲:“動畫片開了,看動畫片啦”。我才發(fā)現(xiàn)奶奶不知何時也來到了大榆樹下,坐在小板凳上笑的像個彌勒佛一樣,嘴里還自言自語地絮叨著:“現(xiàn)在不但人們的生活條件改變了,連娃娃的玩具都現(xiàn)代化了,社會是越來越好了。真是越來越好了??!
我站在老榆樹下,靜靜地思緒,老榆樹見證了幾代人的故事,它雖飽經(jīng)滄桑,但枝繁葉茂,仿佛比以前更精神,更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