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詩》讀后感-《海子的詩》讀后感6000字
初識海子,還是高中時學習他的那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想大多數(shù)人知道海子這個人,也都是源于這首詩,就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傳世一樣,海子也憑著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無數(shù)人認識到自己。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每一個讀過這首詩的人都會被感動,海子是一個靈魂圣潔而且善良的人,他渴望幸福,他的幸福很簡單,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也在默默的為所有人祈禱祝福,希望所有人都獲得幸福。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心靈,卻從未獲得過真正的幸福,在年僅25歲時就猝然隕落。在他剛過生日的3月26日,他選擇了臥軌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留著一紙“我的死和任何人無關”的遺言。
海子的死,引起了社會的轟動,關于海子的死因,外界有很多種猜測和傳聞。我們姑且不去談別人的說法,我只想談談自己對他自殺的一點看法。wWW.330011.com
很顯然,海子的死,是我們的一個損失。但是,他的死,并不是個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有很多詩人自殺的現(xiàn)象,每個詩人自殺的原因不同,比如顧城,和海子的死應該不一樣。但我們是不是可以統(tǒng)一起來來看呢?為什么那個時代會有這么多詩人自殺呢?這值得我們深思。除去他們各自的原因,是否詩人的信仰和時代有沖突,才會導致悲劇呢?眾所周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國進入后毛澤東時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市場經(jīng)濟開始被引進,國家倡導的價值觀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可以說大相徑庭,也造成了社會上的很多新的矛盾。而那些出生在文革前,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思想不能適應社會的劇烈變革,也是情有可原。關于海子的死,我想,既有社會原因,也有自身原因。社會在巨變,他與這個社會似乎總是格格不入,他可以在一個遠離塵囂的小屋里,一個人孤獨的生活,只有他的詩陪著他——他的心靈。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失戀,海子談過四次戀愛,但每次都給他帶來了無盡的痛苦,我們看看他的一首詩:
荒涼的山岡上站著四姐妹
所有的風只向她們吹
所有的日子都為她們破碎
空氣中的一棵麥子
高舉到我的頭頂
我身在這荒涼的山岡
懷念我空空的房間,落滿灰塵
我愛過的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頭枕卷冊和神州
想起藍色遠方的四姐妹
我愛過的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愛著我親手寫下的四首詩
我的美麗的結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運女神還要多出一個
趕著美麗蒼白的奶牛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你是從哪里來的
天上滾過春天的雷,你是從哪里來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來
不和運貨馬車一起來
不和鳥群一起來
四姐妹抱著這一棵
一棵空氣中的麥子
抱著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日的糧食與灰燼
這是絕望的麥子
請告訴四姐妹:這是絕望的麥子
永遠是這樣
風后面是風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還是道路
這首詩寫于他死前不足兩個月,可想而之,失戀對他的影響有多大。我們自然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雖然眾說紛紜,但亦只是猜測而已。紀伯倫說的對,詩人的死是生。的確是呀。我們說詩人自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中國有,外國也有,比如葉賽寧。但這容易產(chǎn)生誤解,似乎大家都覺得詩人很脆弱。其實,詩人的確比常人更敏感,更容易被周圍的事情觸動,他們的觀察極為敏銳,洞悉這社會的一切,但這也是他們的悲劇——不是因為他們更脆弱,而是他們知道得更多。他們得不到世人理解。他們不過是把從天使那聽到的告訴人們,但卻被人們視為異類。不一定是身體上的,但心靈絕對被誤解了。這是詩人,一個真正的詩人的悲劇所在也許死對他們而言,是真正的解脫。
讀海子的詩,一定要用心去讀,因為海子是個用心寫詩的人。他的每首詩,都是他的孩子。
我讀海子的詩,最初的沖動是自己那時很憂郁,對生活失去希望,覺得很絕望無助。但讀了海子的詩,我發(fā)現(xiàn)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悲觀。海子在很多詩里面都贊美生命,他覺得活著很珍貴,贊美這珍貴的人間,如他所說: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云覆蓋著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撲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從這首詩里,我們看不到任何一點對生活的抱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幸福的人,幸福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肯用心去體會。植物是幸福的,愛情是幸福的,雨水是幸福的,我們人類,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
很多人都誤解,覺得海子自殺了,讀他的詩,人也容易走向極端。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解。我讀海子的詩,從來沒感覺到什么悲觀,我感覺到的是他的真摯和熱情。他把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寫在了詩里面。他從不吝惜自己的贊美,就像他不吝惜自己的祝福一樣。他祝福所有人,哪怕你是陌生人,他贊美一切美好,他熱愛自然,從他的筆名就可以看出來。海子,并不是什么海洋之子的意思,而是西藏的湖,當?shù)厝朔Q為海子,海子熱愛自然,由此可見。他贊美大自然,在他眼中,大自然是一個美麗結實的女孩,我們看不見她,她仍在遠處愛著我們(《大自然》)。在他眼中,大自然是美麗的,她從不吝惜自己的愛,她的愛無處不在。這有點像道家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對每個人都一樣愛,不論貧賤富貴。 海子出生在農(nóng)村,在農(nóng)村生活了十五年,他說他要寫農(nóng)村寫十五年,可惜他沒寫完就隕歿了。我也生在農(nóng)村,在農(nóng)村生活了近二十年,讀著海子的詩,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他所寫的村莊,總給人一種寒冷而凄涼的感覺,或許,中國的農(nóng)村就是如此吧——落后、安靜。人們天天勞作,只為了自己的胃,以及繁衍后代。這是中國農(nóng)村的真實寫照,幾千年來,中國的農(nóng)村都是這么樣過來的,即使到現(xiàn)在,也還是這樣。海子是農(nóng)民之子,他的詩寫的是最真實的農(nóng)民農(nóng)村,自古以來,中國的詩詞歌賦,從來都很少涉及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而海子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他農(nóng)民的淳樸,他是中國的農(nóng)民詩人。由此,我想到了葉賽寧,他是俄羅斯的農(nóng)民詩人海子是中國的農(nóng)民詩人,他們兩人真的很像,就連結局也是一樣。海子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從他寫的《詩人葉賽寧》里我們可以明白。
1 2 3 4
海子寫詩,永遠是隨性而發(fā),他所表達的永遠是最真實的感情。一個把心靈獻給藝術的人,其結局往往是為藝術獻身。與其說他的死是為了什么其他的原因,倒不如說它是獻詩,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詩歌。他是孤獨的,靈魂寂寞,真正能給他溫暖的也只有他的詩歌,他自己的詩歌——他的孩子。海子是一個浪漫的人,他的詩歌也是浪漫的。剛開始接觸他的詩,恐怕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覺得他的詩恨“亂”,一會是火焰,一會是杯子,一會又是雨水,一會又是太陽……的確是,海子的思想天馬行空,靈感隨處迸發(fā)。我想,看他的詩,不是看他的字里行間寫的是什么,我們應該體會他要表達的感情,他所寫的事物,都是想象,但他的感情卻是真的。我們看下面這首詩:《秋日黃昏》
火焰的頂端
落日的腳下
茫茫黃昏華美而無上
在秋天的悲哀中成熟
日落大地大火熊熊燒紅地平線滾滾而來
使人壯烈使人光榮與壽同在分割黃昏的燈
百姓一萬倍痛感黑夜的來臨
在心上滾動萬壽無疆的言語
時間的塵土抱著我
在火紅的山岡上跳躍
沒有誰來應允我
萬壽無疆或早夭襁褓
相反的是這個黃昏無限的痛苦
無限漫長令人痛不欲生
切開血管
落日殷紅
愿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愛情保持一生
或者相反極為短暫極為短暫匆匆熄滅
原我從此不再提起
再不提起過去
痛苦與幸福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唯黃昏華美而無上
我們看這首詩,不需要看他寫的是什么,我們只要用心去體會,就能感覺到他感情,甚至比火焰還要熾熱。
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上的一切,似乎都以錢為衡量標準,人的價值也要看他掙得錢的多少而定。這是一個病態(tài)的社會,但也是我們發(fā)展所必需經(jīng)歷的。文學,還有誰在真正用心去寫文章寫詩呢?都是為了稿費吧!讀著海子的詩,我感到一種安慰,因為這些詩,完全是用心去寫的,沒有一點世俗的造作。在這個社會,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F(xiàn)在大學生實在是人滿為患了,一個招聘會,往往都是比肩繼踵。想想也可悲,找到工作了又怎樣,還不是得被房子壓迫一輩子。以前是三座大山,現(xiàn)在也好不到哪去。我們整天忙碌著,卻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前程渺渺,有時候真的讓人很迷茫。我們的心靈需要一個寄托,這時候,我會讀一讀海子的詩歌,心情也會好很多,不會那么沉重,也不會活的那么累了。我們有時候活得太累了,甚至比土地還要累。
海子是最接近生命本質的詩人。也許,到今天,也還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但那并不重要,他為我們留下了他所有能留下來的——真摯和熱情。我們每個人活著,也許就是受難,這是佛家的看法,但即便在受難時我們也能有自己的幸福。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
我有三次幸福:詩歌王位太陽
這是海子的《夜色》,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受難是主體,但也有幸福,黑夜中也還有太陽,其實,我們不也是這么度過的么?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悲傷和快樂,幸福還有多遠,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海子的受難,是流浪愛情和生存,他的幸福是詩歌王位和太陽。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他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也許只有詩歌能給他帶去些許慰藉。這就是悲劇的緣由。
「 1」 「 2」 「 3」 「 4」
叔本華說:人的意識是一種表象,我們的所有恐懼,都是因為我們懼怕死亡。其實,生命,相對于死而言,簡直微不足道,要說為什么那么多詩人自殺,也許是因為他們明白了生的意義,對死也就沒了恐懼了,死反而是成全了他們。但并不是說自殺好,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不公平和挫折,但無論如何,生活還得繼續(xù)。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叫我們要好好活著。生活并沒想象中那么糟糕,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去珍惜。我們要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歡的一首海子的詩:《春天,十個海子》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你這么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么?
春天,十個海子低低地怒吼
圍著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亂你的黑頭發(fā),騎上你飛奔而去,塵土飛揚
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彌漫
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就剩這一個,最后一個
這是黑夜的兒子,沉浸于冬天,傾心死亡
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xiāng)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們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農(nóng)業(yè),他們自己繁殖
大風從東吹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
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這是海子的最后一首詩,寫于他自殺前十天左右。我覺得這首詩應該算他的遺囑了吧,留給所有用心讀他的詩的人,海子的悲傷來自什么地方呢?在海子看來,他并不是去死,甚至是臥軌——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彌漫,他也還要去。而他相信,自己將在春天復活,十個海子全部復活。春天,是希望的季節(jié),海子在春天出生,在春天復活也是在春天離開。他來自農(nóng)村,也回到了農(nóng)村,他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xiāng)村。我一直在想,那個曙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希望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黑夜歸還給黑夜,把曙光留給了黑夜中的我們。 后記:很多人都覺得《海子的詩》分量不夠,不屬于經(jīng)典。其實不然,任何一個于人有積極作用的作品都是經(jīng)典的,不一定非要寫讀什么所謂“大家”的作品,如果只是沖了作家名聲去的,讀他的作品本身就陷入了固定模式了。海子的詩在現(xiàn)在還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但我堅信,他總有一天會被所有人接受的。套用戴望舒的一首詩結尾——《偶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
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
再聽見明朗的呼喚——這些迢遙的夢。
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
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
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
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1][2][3][4][推薦]如果您有信息流廣告需求信息流https:///河北雕瓏科技信息流廣告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yè)以信息流廣告投放與托管專業(yè)營銷公司,歡迎前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