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復習指導之翻譯
復習指導
很多時候,僅僅知道如何正確地做事是不夠的,做正確的事同樣重要??佳杏⒄Z明確,翻譯和詞匯一樣,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提高的。即使你也許會從老師那里獲得各種各樣的翻譯技巧,但翻譯是建立在大量的實踐基礎上的。因此,翻譯的復習應該貫徹始終。在復習過程中,無論你在復習哪一模塊,也都可以留意一下重點語法結構和句式的理解以及翻譯方法。用心去揣摩、體會語言的魅力。因為翻譯和寫作一樣,要求的是準確的輸出,因此相對于其他閱讀部分,難度相對較大。對于大部分同學,完型、閱讀和寫作可謂常見???,但是翻譯是同學們最不熟悉的題型。因此很多人覺得它難,認為考研翻譯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就來談談此雞肋的破解之道。
英語考研應該從歷年試題入手復習最有效。比如說本套從書的《歷年試題卷》做工精細,閱讀部分全部提供中文翻譯。像這樣的書在復習中就應該好好的利用。翻譯得10分不好得,總結原因有以下6個方面:1、詞匯障礙;2、語法障礙;3、漢語水平不高;4、缺乏翻譯技巧;5、翻譯速度太慢;6.閱讀速度太慢,即不能從上下文中判斷單詞的真實意思。復習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翻譯的地位
也許在了解了翻譯的難度和分值的時候,有很多人想放棄翻譯了。所也在這里我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翻譯和寫作一樣,是不可放棄的必爭之地。也許在100分中你認為10分不多。但是如果你的英語分數(shù)與分數(shù)線僅有2分之差的時候,你就會意識到這10分的重要性。但是,那個時候,已經(jīng)為時晚矣。
另外,即使放棄翻譯的10分,只要其他三個部分都能夠得到70%,那么也能夠達到過線的標準。但是,語言的特點就是這樣,每一種能力都是相輔相成的。完型、閱讀、翻譯、新題型甚至寫作,這幾部分絕對不是孤立的。因為,放棄了翻譯的練習,從很大程度上來講,也就相當于放棄了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往往也意味著翻譯能力的提高,至少已經(jīng)為翻譯奠定了基礎。所以上面過線的假設在實踐中實際上很難成立的。因此,在復習的初級階段就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放棄的兵家必爭之地。這樣才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復習。
2.首先注意積累詞匯量
考研的詞匯表是一定要背的。但是關于翻譯的詞匯學習,我們要遵循的原則是寧可斷其一指,不可傷其十指。也就是說,即以一個單詞,不僅僅要記漢語漢語意思,還要記和它有關的搭配甚至要記憶不同搭配的慣用翻譯方法。關于詞匯的記憶方法在詞匯學習方法指導部分會單獨列出。因此,翻譯詞匯的記憶 例句+翻譯的方法是最好的。
3.做真題
做真題有技巧,首先要明確,做真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做真題是要切實體會考研翻譯的題型特點和翻譯方法。十年真題才50個句子。因此,最好能夠把能夠獲得的真題翻譯都做一邊。同時,鼓勵多做真題不等于鼓勵快速作真題。做一套真題的過程應該是這樣:首先是根據(jù)各種學習資料中總結的解題方法,嚴格按照考試標準去實戰(zhàn)演習。做完之后要比對答案??纯醋约旱姆g和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從而找到自己的不足究竟是翻譯技巧運用的不好,還是詞匯缺乏、句子拆分欠佳、還是學科知識欠缺、亦或自己基礎太差,閱讀都有困難,更別說翻譯。無亂欠缺的哪一方面,都要記錄下來。一些點評中的固定譯法要記在腦海。一些翻譯技巧要有意識的在以后的翻譯中應用。
4.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機會進行翻譯
上面我們提到,十年真題才50個句子。要做到提高翻譯水平、在考研中自如地應對翻譯考試,單單做真題是不夠的。那么,究竟去哪里找翻譯練習的素材呢?我們之所以要強調(diào)大家不要放棄翻譯的一個原因就是:翻譯在這里不僅僅是一種目的,其實它還是其他幾個題型的學習手段。所以,歷年考研英語的試卷就是最好的練習素材。例如翻譯可以是閱讀的復習手段。大多數(shù)老師在回答如何提高閱讀能力時都會提到精讀和翻譯的重要性。我們完全在復習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一些精譯的工作。只要我們多一點留心,就可以達到事倍功半、一箭雙雕的效果。再比如,寫作的復習一般會要求我們閱讀一些英語的社論時評文章,一方面積累素材和觀點,另一方面學習人家的語言運用。如果我們能夠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翻譯,不僅可以實現(xiàn)以上2個目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對于中英文思維和行文的方法會理解的更深刻。水滴石穿,貴在堅持,翻譯其實是一種修養(yǎng)和習慣,集中訓練之外,要時時刻刻留心和體會,這樣才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翻譯習慣。
5.溫故而譯新
溫故而譯新,意思是以上我們說的做真題和翻譯練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不單純追求速度和做題的數(shù)量,即使記錄自己的心得,并時不時翻一翻以前的記錄,會讓自己的練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為反復不僅僅適于詞匯的學習,還適用于所有的英語學習。一種翻譯技巧也好,一種語法結構的翻譯也好,只有在我們不斷去復習,才會在以后的實踐中更好地去體會和運用。
6.依據(jù)語法結構分類進行專題訓練
復習過程中,一些語法結構有慣用的、類似的翻譯技巧。例如:考研英語中的被動語態(tài),一般會翻譯成主動語態(tài);再例如,定語從句,什么樣的要定語從句要前置翻譯、什么樣的定語從句翻譯時要獨立成句;還例如,非謂語動詞短語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分句去翻譯。可以分得專題還很多。因此我們可以分門別類地去進行集中訓練。從而為翻譯的做好語法儲備。
考研翻譯句子一般比較長,語法結構比較復雜,但萬變不離其宗,任何句子的語法結果都有最基本的骨架。其實,只要進行過系統(tǒng)的考研英語復習,大多考生考場上翻譯的問題并不在于詞匯的缺乏,而是感覺單詞都復習過,但是翻譯時卻無從下手。稍微耽擱時間就又不夠,在加上閱讀速度慢,缺乏對文章主旨和文體的了解,這給句中的詞匯和句式理解帶來困難。無從下手,我們說翻譯能力的提高其實還是要求我們堅持練習,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養(yǎng)成一種翻譯習慣,讓那些翻譯技巧和規(guī)律都不在是文字,而成為我們信手拈來的能力和習慣。當翻譯成為我們的習慣的時候,考研英語的翻譯就再也不會成為我們的雞肋而成為讓我們鶴立雞群的提分檔。
復習指導
很多時候,僅僅知道如何正確地做事是不夠的,做正確的事同樣重要。考研英語明確,翻譯和詞匯一樣,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提高的。即使你也許會從老師那里獲得各種各樣的翻譯技巧,但翻譯是建立在大量的實踐基礎上的。因此,翻譯的復習應該貫徹始終。在復習過程中,無論你在復習哪一模塊,也都可以留意一下重點語法結構和句式的理解以及翻譯方法。用心去揣摩、體會語言的魅力。因為翻譯和寫作一樣,要求的是準確的輸出,因此相對于其他閱讀部分,難度相對較大。對于大部分同學,完型、閱讀和寫作可謂常見??迹欠g是同學們最不熟悉的題型。因此很多人覺得它難,認為考研翻譯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就來談談此雞肋的破解之道。
英語考研應該從歷年試題入手復習最有效。比如說本套從書的《歷年試題卷》做工精細,閱讀部分全部提供中文翻譯。像這樣的書在復習中就應該好好的利用。翻譯得10分不好得,總結原因有以下6個方面:1、詞匯障礙;2、語法障礙;3、漢語水平不高;4、缺乏翻譯技巧;5、翻譯速度太慢;6.閱讀速度太慢,即不能從上下文中判斷單詞的真實意思。復習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翻譯的地位
也許在了解了翻譯的難度和分值的時候,有很多人想放棄翻譯了。所也在這里我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翻譯和寫作一樣,是不可放棄的必爭之地。也許在100分中你認為10分不多。但是如果你的英語分數(shù)與分數(shù)線僅有2分之差的時候,你就會意識到這10分的重要性。但是,那個時候,已經(jīng)為時晚矣。
另外,即使放棄翻譯的10分,只要其他三個部分都能夠得到70%,那么也能夠達到過線的標準。但是,語言的特點就是這樣,每一種能力都是相輔相成的。完型、閱讀、翻譯、新題型甚至寫作,這幾部分絕對不是孤立的。因為,放棄了翻譯的練習,從很大程度上來講,也就相當于放棄了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往往也意味著翻譯能力的提高,至少已經(jīng)為翻譯奠定了基礎。所以上面過線的假設在實踐中實際上很難成立的。因此,在復習的初級階段就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放棄的兵家必爭之地。這樣才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復習。
2.首先注意積累詞匯量
考研的詞匯表是一定要背的。但是關于翻譯的詞匯學習,我們要遵循的原則是寧可斷其一指,不可傷其十指。也就是說,即以一個單詞,不僅僅要記漢語漢語意思,還要記和它有關的搭配甚至要記憶不同搭配的慣用翻譯方法。關于詞匯的記憶方法在詞匯學習方法指導部分會單獨列出。因此,翻譯詞匯的記憶 例句+翻譯的方法是最好的。
3.做真題
做真題有技巧,首先要明確,做真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做真題是要切實體會考研翻譯的題型特點和翻譯方法。十年真題才50個句子。因此,最好能夠把能夠獲得的真題翻譯都做一邊。同時,鼓勵多做真題不等于鼓勵快速作真題。做一套真題的過程應該是這樣:首先是根據(jù)各種學習資料中總結的解題方法,嚴格按照考試標準去實戰(zhàn)演習。做完之后要比對答案。看看自己的翻譯和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從而找到自己的不足究竟是翻譯技巧運用的不好,還是詞匯缺乏、句子拆分欠佳、還是學科知識欠缺、亦或自己基礎太差,閱讀都有困難,更別說翻譯。無亂欠缺的哪一方面,都要記錄下來。一些點評中的固定譯法要記在腦海。一些翻譯技巧要有意識的在以后的翻譯中應用。
4.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機會進行翻譯
上面我們提到,十年真題才50個句子。要做到提高翻譯水平、在考研中自如地應對翻譯考試,單單做真題是不夠的。那么,究竟去哪里找翻譯練習的素材呢?我們之所以要強調(diào)大家不要放棄翻譯的一個原因就是:翻譯在這里不僅僅是一種目的,其實它還是其他幾個題型的學習手段。所以,歷年考研英語的試卷就是最好的練習素材。例如翻譯可以是閱讀的復習手段。大多數(shù)老師在回答如何提高閱讀能力時都會提到精讀和翻譯的重要性。我們完全在復習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一些精譯的工作。只要我們多一點留心,就可以達到事倍功半、一箭雙雕的效果。再比如,寫作的復習一般會要求我們閱讀一些英語的社論時評文章,一方面積累素材和觀點,另一方面學習人家的語言運用。如果我們能夠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翻譯,不僅可以實現(xiàn)以上2個目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對于中英文思維和行文的方法會理解的更深刻。水滴石穿,貴在堅持,翻譯其實是一種修養(yǎng)和習慣,集中訓練之外,要時時刻刻留心和體會,這樣才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翻譯習慣。
5.溫故而譯新
溫故而譯新,意思是以上我們說的做真題和翻譯練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不單純追求速度和做題的數(shù)量,即使記錄自己的心得,并時不時翻一翻以前的記錄,會讓自己的練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為反復不僅僅適于詞匯的學習,還適用于所有的英語學習。一種翻譯技巧也好,一種語法結構的翻譯也好,只有在我們不斷去復習,才會在以后的實踐中更好地去體會和運用。
6.依據(jù)語法結構分類進行專題訓練
復習過程中,一些語法結構有慣用的、類似的翻譯技巧。例如:考研英語中的被動語態(tài),一般會翻譯成主動語態(tài);再例如,定語從句,什么樣的要定語從句要前置翻譯、什么樣的定語從句翻譯時要獨立成句;還例如,非謂語動詞短語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分句去翻譯。可以分得專題還很多。因此我們可以分門別類地去進行集中訓練。從而為翻譯的做好語法儲備。
考研翻譯句子一般比較長,語法結構比較復雜,但萬變不離其宗,任何句子的語法結果都有最基本的骨架。其實,只要進行過系統(tǒng)的考研英語復習,大多考生考場上翻譯的問題并不在于詞匯的缺乏,而是感覺單詞都復習過,但是翻譯時卻無從下手。稍微耽擱時間就又不夠,在加上閱讀速度慢,缺乏對文章主旨和文體的了解,這給句中的詞匯和句式理解帶來困難。無從下手,我們說翻譯能力的提高其實還是要求我們堅持練習,在長時間的實踐中養(yǎng)成一種翻譯習慣,讓那些翻譯技巧和規(guī)律都不在是文字,而成為我們信手拈來的能力和習慣。當翻譯成為我們的習慣的時候,考研英語的翻譯就再也不會成為我們的雞肋而成為讓我們鶴立雞群的提分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