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風輕,梨花雨細"全詩賞析
鏡約關情,琴心破睡。輕寒漠漠侵鴛被。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
jìng yuē guān qíng ,qín xīn pò shuì 。qīng hán mò mò qīn yuān bèi 。jiǔ xǐng xiá sàn liǎn biān hóng ,mèng huí shān cù méi jiān cuì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賞析
這首詞寫思婦懷人而愁苦不堪。詩詞以離愁為主題的作品很多,然而此詞卻頗有特色,顯得標致雋永。
上片描繪足以烘托思婦離愁的景色?!傲躏L輕,梨花雨細”,起筆這兩句都省略了動詞謂語,且語序亦倒置,補足還原應為:“風輕飄柳絮,雨細濕梨花?!边@里首先借景象點明了時在暮春,此時正值輕輕暖風將柳絮吹向半空亂飛,細細春雨使一枝枝梨花帶上亮晶晶的水滴。然而如此大好春光,對于獨守空幃的思婦,只能成為她離恨綿綿的反襯,更沒有心思去觀賞。正如湯顯祖《牡丹亭》所寫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一樣。確實如此啊,天亮好久了,可她所住之處,猶然“春陰院落簾垂地”,房門上,掛的繡簾還未卷起,她仍然慵懶地躺在床榻之上。她本來早已醒了,于是半睜惺忪睡眼,情不自禁地從窗欞看出去,只見“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她終于忍不住要往外看,她的目光一下子就落在橫于“春陰院落”不遠的“小橋”上。這正是由于她的情郎曾打從橋上而去,歸家也必然會打從那橋上而來,所以對于那座小橋她不知望過多少次了,而今晨又忍不住再望了一回??墒沁@一回仍舊失望,他依然未打從那橋上歸來,這真如溫庭筠《思帝鄉(xiāng)》所寫的“惟有阮郎春盡,不歸來”。接下去,她再將目光向遠處的市鎮(zhèn)看去,同樣什么動靜也沒有,只有那晨飲的“孤煙”冉冉升起而已。此處著一“孤”字,又正好是她此時此刻內(nèi)心感到無比孤寂的寫照。
下片抒發(fā)思婦對其情郎的蜜意柔情。過片“鏡約”二句,化用了南朝陳徐德言、樂昌公主夫婦及西漢司馬相如、卓文君夫婦的有關典故。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尚樂昌公主。陳政衰,徐謂公主曰:“國破,汝必入權豪家。倘情緣未斷,尚冀相見乎?”乃破鏡各分其半,約他日以元宵日賣于都市,這就是詞中“鏡約關情”的出處,借此表明思婦對其情郎忠貞不渝,期能重溫舊好。又西漢臨邛富豪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知琴。時司馬相如赴卓宅赴宴,酒酣,操《鳳求凰》琴曲以挑之。文君心悅,夜奔相如,馳歸成都,結為伉儷。這就是“琴心破睡”的來源,意謂那位思婦回憶起她和情郎的相遇,與相如、文君的結合極其相似,因之越想越覺甜美,竟至使睡意也淡化了。她完全清醒過來以后,才覺晨風吹涼,使得“輕寒漠漠侵鴛被”。當她一眼瞥見被面上繡制的的鴛鴦時,心中又不禁產(chǎn)生了鴛鴦倒永不分離而自己如今卻形單影只的慨嘆,真是無可奈何!歇拍兩句“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是寫思婦起床后整妝時從鏡中所看到的自己的形狀。她記起昨夜因欲解愁而飲酒的事來,喝得兩頰升起了紅霞,現(xiàn)在雖然酒意已消,可臉邊余紅猶在;而剛才她與情郎相遇的美夢,可惜一下就幻滅了,她的有如春山一樣翠綠的雙眉怎不蹙了又蹙呢!如此以她顧影自憐的行動描寫作結,給人留下她不勝相思之愁的印象就更深刻難忘了。
此詞寫思婦之離情,側重于對她內(nèi)心活動過程的揭示;然而全都以景物及其自身的行動烘染之,不僅無概念化、抽象化之弊,且更如小說塑造人物形象那樣,頗有浮雕感、立體感的審美效應。此外,詞中幾乎每一個句子都提煉得綺麗而自然,全詞行文暢達得如行云流水。宋人胡仔《苕溪漁隱詞話》卷一云:“詞句欲全篇皆好,極為難得”(見《詞話叢編》第1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