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柳秀才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明季[1],蝗生青兗間[2],漸集于沂[3]。沂令憂之。退臥署幕[4],夢 一秀才來謁,峨冠綠衣[5],狀貌修偉。自言御蝗有策。詢之,答云:“明日 西南道上,有婦跨碩腹牝驢子[6],蝗神也。哀之,可免。”令異之,治具出 邑南[7]。伺良人,果有婦高髻褐帔,獨(dú)控老蒼衛(wèi),緩蹇北度[8]。即爇香,捧 卮酒,迎拜道左[9],捉驢不令去。婦問:“大夫?qū)⒑螢閇10]?”令便哀懇:“區(qū)區(qū)小治[11],幸憫脫蝗口。”婦曰:“可恨柳秀才饒舌[12],泄我密機(jī)! 當(dāng)即以其身受,不損禾稼可耳?!蹦吮M三卮,瞥不復(fù)見。后蝗來,飛蔽天日, 然不落禾田,但集楊柳,過處柳葉都盡。方悟秀才柳神也。或云:“是宰官 憂民所感?!闭\然哉!
翻譯
明朝末年,青、兗二州發(fā)生蝗災(zāi),并漸漸地蔓延到沂縣。沂縣的縣令對此很擔(dān)憂。退堂后睡臥在邸舍中,夢見一位秀才來拜見。秀才頭戴高冠,身穿綠衣,長得非??啵苑Q有抵擋蝗災(zāi)的辦法。問他有什么辦法,秀才回答說:“明日在西南道上,有個婦人騎著一頭大肚子母驢,她就是蝗神。哀求她,可以免災(zāi)。”
縣令感到這個夢很奇怪,就操辦好酒食帶到了城南。等了很長時間,果然有個梳著高高的發(fā)髻、身披褐色斗蓬的婦女,獨(dú)自一人騎著一頭老驢,緩慢地往北走著??h令立即點(diǎn)燃香,捧著酒杯,迎上去拜見,并捉住驢子不讓走。婦人問:“您想干什么?”縣令便哀求道:“區(qū)區(qū)小縣,希望能得到您的憐憫,逃脫蝗口!”婦人說:“可恨柳秀才多嘴,泄露我的機(jī)密!立即讓他身受蝗害,不損害莊稼就是了?!庇谑秋嬀迫?,轉(zhuǎn)眼間不見了。
過后蝗蟲飛來,遮天蔽日,但是不落在莊稼地,只是集中在楊柳樹上,蝗蟲經(jīng)過的地方,柳葉全被吃光了??h令這才明白夢中的秀才就是柳神。有人說:“這是縣官憂民所感動的?!贝_實(shí)如此。
注釋
[1]明季:明朝末年。
[2]青兗間:青州府(治益都)和充州(治瑕丘)一帶,指今山東省中部 地區(qū)。
[3]集:停落。沂:沂水縣。
[4]署幕:即衙內(nèi)縣令住室。
[5]峨冠:高冠。
[6]牝(pìn 聘)驢子:母驢。牝,雌性禽獸。
[7]治具:指置辦酒食。
[8]緩蹇北度:遲緩艱難地問北走來。
[9]道左:道旁。
[10]大夫:對沂水知縣的尊稱。三代時,下大夫洽一邑之地。
[11]小治: 猶言小縣。治,管內(nèi),轄區(qū)。
[12]饒舌:多嘴。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學(xué)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yīng)童子試曾連續(xù)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bǔ)博士弟子員外,以后屢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yīng)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bǔ)了個歲貢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dāng)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