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小古文拼音版注音版及翻譯注釋
《得道者多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以下是得道者多助小古文拼音版和注音版,得道者多助小古文翻譯及注釋,歡迎閱讀。
得道者多助小古文注音版
得dé道dào者zhě多duō助zhù
三sān里lǐ之zhī城chéng , 七qī里lǐ之zhī郭guō , 環(huán)huán而ér攻gōng之zhī而ér不bù勝shèng 。 夫fū環(huán)huán而ér攻gōng之zhī , 必bì有yǒu得dé天tiān時(shí)shí者zhě矣yǐ , 然rán而ér不bù勝shèng者zhě , 是shì天tiān時(shí)shí不bù如rú地dì利lì也yě 。 城chéng非fēi不bù高gāo也yě , 池chí非fēi不bù深shēn也yě , 兵bīng革gé非fēi不bù堅(jiān)jiān利lì也yě , 米mǐ粟sù非fēi不bù多duō也yě , 委wěi而ér去qù之zhī , 是shì地dì利lì不bù如rú人rén和hé也yě 。 故gù曰yuē : 域yù民mín不bù以yǐ封fēng疆jiāng之zhī界jiè , 固gù國guó不bù以yǐ山shān溪xī之zhī險(xiǎn)xiǎn , 威wēi天tiān下xià不bù以yǐ兵bīng革gé之zhī利lì 。 得dé道dào者zhě多duō助zhù , 失shī道dào者zhě寡guǎ助zhù 。 寡guǎ助zhù之zhī至zhì , 親qīn戚qī畔pàn之zhī ; 多duō助zhù之zhī至zhì , 天tiān下xià順shùn之zhī 。 以yǐ天tiān下xià之zhī所suǒ順shùn , 攻gōng親qīn戚qī之zhī所suǒ畔pàn , 故gù君jūn子zǐ有yǒu不bù戰(zhàn)zhàn , 戰(zhàn)zhàn必bì勝shèng矣yǐ 。
得道者多助小古文拼音版
dé dào zhě duō zhù
sān lǐ zhī chéng , qī lǐ zhī guō , huán ér gōng zhī ér bù shèng 。 fū huán ér gōng zhī , bì yǒu dé tiān shí zhě yǐ , rán ér bù shèng zhě , shì tiān shí bù rú dì lì yě 。 chéng fēi bù gāo yě , chí fēi bù shēn yě , bīng gé fēi bù jiān lì yě , mǐ sù fēi bù duō yě , wěi ér qù zhī , shì dì lì bù rú rén hé yě 。 gù yuē : yù mín bù yǐ fēng jiāng zhī jiè , gù guó bù yǐ shān xī zhī xiǎn , wēi tiān xià bù yǐ bīng gé zhī lì 。 dé dào zhě duō zhù , shī dào zhě guǎ zhù 。 guǎ zhù zhī zhì , qīn qī pàn zhī ; duō zhù zhī zhì , tiān xià shùn zhī 。 yǐ tiān xià zhī suǒ shùn , gōng qīn qī zhī suǒ pàn , gù jūn zǐ yǒu bù zhàn , zhàn bì shèng yǐ 。
得道者多助小古文翻譯
三里的內(nèi)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時(shí)的戰(zhàn)機(jī),然而即使這樣,卻也不能取勝,這是因?yàn)橛欣奶鞎r(shí)不如有利的地勢。城墻不是不高,護(hù)城河也不是不深,兵器鎧甲不是不鋒利,糧食不是不多,結(jié)果卻棄城而逃,這是因?yàn)橛欣牡貏莶蝗缛诵牡膱F(tuán)結(jié)啊。所以說,老百姓不是靠劃分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xiǎn)阻就可以鞏固的,楊威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實(shí)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多,不實(shí)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diǎn)時(shí),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diǎn)時(shí),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以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會叛離的人,因此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則必獲全勝,這是毫無疑問的。
得道者多助小古文注釋
(1)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
(2)環(huán):圍。
(3)池:護(hù)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類。
(5)委而去之:意思是棄城而逃。委,放棄。去,離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
(7)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xiǎn)要。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
(9)得道:指能夠施行治國的正道,即仁政。
(10)至:極點(diǎn)。
(11)親戚:內(nèi)外親戚,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12)畔:同“叛”,背叛。
(13)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君子,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