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藝病”,你遭遇了多少-社會
1
我有個年輕女友,家庭富裕,衣食無憂,正處于可戀愛、旅行、讀書的大好時光。她間歇性郁郁寡歡,出來聚會總跟我說:“姐,我就要抑郁癥了,我媽不讓我去大城市工作,可我不想待在他們身邊,沒自由啊。”
我還有個女友,長得文藝,文風飄逸,總描述她的創(chuàng)作大夢。我說:“你寫,寫了我?guī)湍阃叮埓蠹t,勿相忘。”結果她寫了個開頭,大姨媽來了、放假了、衣服下架了、創(chuàng)作激情被影響了。她撒嬌:“哎呀,我拖延癥晚期。”
生病不是你想生,想生你就生。自閉癥的病理原因,全世界醫(yī)生都還在找尋,你有心對號入座,精神科醫(yī)生不同意;至于拖延癥,自造病理生詞,還晚期。我抑郁,是因為我無勞碌奔波之苦,我有閑有錢去思考人生疾苦,宇宙虛無啊。我自閉,是因為我才華橫溢,我視人際交往為庸俗,我自帶光芒,總有人能被吸引,來理解我的內心世界啊。
2
早年也年少無知,生了這些浪漫病。
那時在電視臺做編導,從策劃到臺本到拍攝剪輯,都要自己來。我一想到幾小時的素材,要剪成15分鐘的宣傳片,頭皮發(fā)麻。
然而我采取了拖延癥加懶癌的雙重自殘。下了班先回家洗頭洗澡;然后再去小飯館點倆菜;最后路過奶茶店,買了大杯奶茶,晃悠到辦公室。
然后就打開電腦——開始刷各種八卦、視頻、網頁。一直到辦公樓鴉雀無聲,我才開始不情不愿地面對現實,硬著頭皮剪片子。最驚險的一次,把播出帶送到總臺,離播出時間只有15分鐘,因為我的拖延癥,差點出播出事故,開了天窗。等我誤入文藝圈,認識了諸多文學大家,對照自己的小聰明,羞愧難當。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浪漫病的存在。恪盡職守、從不懈怠,就是他們成功的必要條件。
3
其實你拖不拖延,憂不憂郁,自不自閉,沒有人會在乎。你耽誤的只是自己的人生。別人只會在你撒嬌式的浪漫病推脫里,敷衍一笑。
不要再拿那些真正病人的痛苦,作為自己的遮羞布。
“抑郁癥”——你是不是想得太多,而眼界太窄,讀書太少?
“自閉癥”——你也許需要情感,卻羞于袒露,害怕付出。
“拖延癥”和“懶癌晚期”——或許你們越拖越焦慮,可就是不見棺材不開工。
然后集體發(fā)聲:我是無辜的,我有病。
也許你得的第一個病,就叫“成人麻痹癥”。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催眠圣手,最擅長自我催眠,自我麻痹。在自己的渾渾噩噩里,假想自己本來可以擁有的高階人生。就像《香草的天空》里的湯姆·克魯斯,不愿面對自己毀容的事實,就讓自己一直睡著做美夢,省時省力,人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