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筆誤趣事-人物
斯大林:戲評筆誤
斯大林曾在高爾基的《姑娘與死神》的最后一頁留下轟動一時的批示:“這本書寫得比歌德的《浮士德》還要強(qiáng)有力,愛情戰(zhàn)勝了死亡。約·斯大林。”
當(dāng)時凡是斯大林寫過的文句,除了需要保密的外,一般都要及時公布于世。這樣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指示當(dāng)然也不例外。然而,問題是在批示的“愛情”一詞上,斯大林在其末尾掉了一個字母。
一時間,大家手足無措,誰也不能更改領(lǐng)袖手跡,誰也不敢去問他本人。有趣的是,當(dāng)時竟然冒出了兩位教授,為《真理報》撰文論證:“世界上存在著腐朽沒落的資產(chǎn)階級愛情以及新生的健康的無產(chǎn)階級愛情,兩種愛情截然不同,拼寫豈能一樣?”文章清樣出來后,編輯為防萬一,決定還是讓斯大林過目一下。
沒想到,斯大林讀后,又作了一個新的批示:“此系筆誤!約·斯大林。”
張作霖:“寸土不讓”
有一次,奉系軍閥張作霖應(yīng)邀參加一個酒會,席間有個日本人因為聽說張作霖大字不識幾個,意欲讓其當(dāng)眾出丑,所以就拿出筆墨紙硯請張作霖題詞。想不到張作霖卻胸有成竹,揮筆就寫了一個大大的“虎”字,然后落款為“張作霖手黑”。
秘書見狀忙小聲提醒:“大帥,您的‘墨’字少了個‘土’,成‘手黑’了。”可張作霖卻把眼睛一瞪,擲筆而起,大聲說道:“我還不知道這‘墨’字下面有個‘土’?這是寫給人家看的,不能讓他帶走‘土’!”
張作霖對日本人“寸土不讓”,日本人最終暗算了他。
于右任:好一句座右銘
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精于書法,尤善草書,求他字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人特備酒筵請他寫字,飯后拿來紙筆,于右任在酩酊之中揮毫,留下一行“不可隨處小便”而去。
第二天,那人拿出這行字請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筆,連聲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悟,于是叫人取來剪刀,將一行字剪成幾塊,重新拼排說:“你看,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銘嗎?”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謝。
六個字重新安排,原來是:“不可小處隨便”。
齊白石:變廢為寶
有一年,英國女王訪華,請繪畫大師齊白石作畫,齊老揮灑自如,一幅《牡丹醉春圖》頃刻間即告完成。
突然一滴墨汁不合時宜地落到了畫上,觀畫的人群中發(fā)出一片惋惜聲。此時齊白石老人神態(tài)自若,躬身在那墨點上輕描幾筆,瞬間,一只極具神韻的小蜜蜂躍然紙上,《牡丹醉春圖》頓時大放異彩,全場爆發(fā)出一片掌聲。
齊老風(fēng)趣地問身邊的翻譯:“怎么樣,這小蜜蜂可算得上國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