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縱有千金難買情-名人故事
諾貝爾是個充滿矛盾的人。他厭惡暴力與戰(zhàn)爭。卻成了現(xiàn)代炸藥之父。一生富有,卻是個流浪漢,沒有固定住所。他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他的家。他對自己的評價為:“最大的優(yōu)點:保持指甲干凈,對任何人都從不構(gòu)成負擔。最大的特點:沒有家庭,缺乏歡樂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惟一的請求:不被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拜財神。生平重要事件:無。”
事實上,諾貝爾是個很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年輕的他曾有過很強的“雪萊”夢,也寫過一些詩。他有一首自傳詩《一則謎語》記錄過他的初戀。那是在巴黎的短暫旅行中,他遇見過一個“既好且美”的姑娘。這個姑娘的出現(xiàn)將他“一直像枯燥沙漠一樣”的生活搖曳出綠洲??墒?。這樣一個姑娘卻意外死去,這讓諾貝爾受到很大打擊。
初戀的打擊讓諾貝爾將整個身心投入工作,他性格憂郁,健康不佳,在陌生人面前慣常保持沉默,而生活近乎呆板。他喜歡空氣流通敞亮的房子?;加杏拈]恐懼癥。長年的發(fā)明研究,讓他早年的詩人氣質(zhì)遠去。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也不玩樂器及跳舞,身邊也少有女人。
在諾貝爾發(fā)明炸藥名滿天下的時候。他的感情依然一片空白。孤獨日夜侵擾著他虛弱的身體,他非常希望能有一個女主人陪在身邊。在一封長信里他寫道:“我像別人一樣。也許比別人更強烈地感到孤獨的沉重壓力;在漫長的歲月里,我一直在尋求一個能夠與我心心相印的人。”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刊出一則含蓄的廣告:“一位十分富有且受過高等教育、漸近老年的男士欲尋找一位中年女性。條件是能講多種語言、能勝任秘書業(yè)務、能承擔家務勞動。”這則廣告引來他的另一段情緣。一位優(yōu)雅大方的名叫金斯基的小姐應征。被諾貝爾雇為秘書。金斯基博學。辦事干練,與諾貝爾也很談得來,很得諾貝爾欣賞。然而這段感情還沒有來得及進展,金斯基卻不告而別。這無疑給了諾貝爾情感上的另一次重創(chuàng)。如果說初戀的破滅給諾貝爾的心靈留下創(chuàng)傷,那么金斯基的離去則讓諾貝爾產(chǎn)生情感上的自卑情結(jié)。他覺得自己相貌難看,很難吸引異性,因而意志消沉。有一度,他患心絞痛。呼吸困難,常怕自己突然死去或者被活埋。難以緩解郁悶的心情時,他會突然消失幾天或幾周,獨自出去旅行。
這時的諾貝爾已經(jīng)’非常富有,然而,錢并不能解決諾貝爾精神上的寂寥。他心情時好時壞。在奧地利的一次商業(yè)性的旅行中,在巴登貝文療養(yǎng)院的一家花店,諾貝爾見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女人。這是矮個子的猶太美女索菲。二十歲。張揚而有活力。
諾貝爾對索菲產(chǎn)生興趣,他樂于聽她的傾訴。出生于維也納的索菲家境很差。繼母對她也不好。這個從家里偷跑出來的女孩贏得諾貝爾的同情。甚至迷戀。
索菲年輕美麗卻沒有什么文化,自從和諾貝爾戀愛后,諾貝爾一直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改造她,將她變成上流社會有教養(yǎng)的女性。索菲卻并不愿被管理。她與諾貝爾一起認識一些上流社會的名人。并且以諾貝爾夫人的身份與這些人交往。與仰慕者鬼混。索菲在巴黎擁有一座華麗的別墅。諾貝爾還給她配了傭人照顧她。在諾貝爾出差不在身邊時,索菲則難耐寂寞。去外面花天酒地。
也許是內(nèi)心的愛支撐著諾貝爾一次次地嬌縱索菲。他為她提供車馬首飾費。支付旅館費。她在外賒賬。不管多少,他都會去填這個窟窿。他的嬌縱讓她更有恃無恐。他給她買法國長上衣。匈牙利酒,一花就是四位數(shù)的貨幣。她卻對他寫來的長信不耐煩。他們很難有精神上的真正交流。諾貝·爾與她講述試驗工程、石油公司的憂慮時,她根本聽不懂。
索菲的花銷越來越高,甚至和別的男人有染。奇怪的是諾貝爾依然喜歡她,他一年又一年地縱容著她的行為,外出時,依然給她寫長信忠告她。她的回信簡短,只是問他要錢。直到索菲最后一次的來信,讓諾貝爾徹底絕望。這時,他們在一起已經(jīng)十幾年。索菲在來信中說,她幾個月內(nèi)會生下一個孩子。不過孩子的父親不是他,而是一個年輕的匈牙利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