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青春最無價-成長
十二年前,我大專畢業(yè),靠著大伯的幫忙,進了這家工廠的廠長辦公室工作。我的工作很清閑,因為文字工作有辦公室主任老張親自操刀,有時候需要跑腿的事情,他才讓我出去跑跑腿。說是跑腿,其實就是坐著廠里的小車去相關單位辦事,一般還都有飯局。
辦公室主任老張知道我是靠關系進的廠,所以對我也很照顧,我上班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很清閑的,于是,我就坐在辦公室玩電腦游戲。幸福滋潤的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著。
我在這個企業(yè)工作的第四年,大伯患了嚴重的腦血栓,他只能提前退休了。我的堅實的靠山就這么倒了,這一切讓我措手不及。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廠長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精減行政人員,給一線工人漲工資。很不幸的是,因為沒有專業(yè)技術,沒有任何車間收留我,于是,我就這么灰溜溜地回家了。
整天在幸福中過安穩(wěn)日子的我一下子變成了下崗人員,這對我打擊非常大。
我南下廣東東莞打工,但是,找工作很難。
經(jīng)過一番波折,就在我即將絕望準備打道回家的時候,一家規(guī)模七八千人的大電子廠聘用了我,做流水線工人。
我害怕失去這個工作,于是就提心吊膽地勤奮工作,很快成了熟練工人,再加上我讀過大專,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所以對一些新知識吸收得比較快。我在書店買了本《機械制圖》,自己琢磨了半個月,就能看懂圖紙,于是再有新的磨具設計圖的時候,我很快看明白了,然后根據(jù)圖紙就忙開了。就這樣,我從這些同事中脫穎而出,成了生產(chǎn)主管眼中的骨干。
又過了兩年,我居然作為技術人員被調到廠里的研發(fā)部工作,工資是以前的三倍。拿著這么高的工資,我心里非常不安。為了證明自己“價有所值”,我就在工作上勤奮鉆研,虛心地向那些老工程師請教,為的就是自己能夠快速進步。前車之鑒——沒有真本事,很快就會“哪里來就回哪里去的”。
心懷不安,我勤奮鉆研,雖然我是個半路出家的所謂技術人員,但是,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我儼然已經(jīng)成為行業(yè)內(nèi)的專家了,職位也從普通的研發(fā)部技術人員提升到研發(fā)部副經(jīng)理,后來轉為經(jīng)理。去年我又被公司派往德國培訓了半年,回到廠里后,我就被老總提拔為公司的總工程師。
被提拔為總工程師那天,老總找我談話:“我就是看中你這種在不安中努力進取的精神!只有不安,才會有新的動力,如果安心了,還有什么動力呢?在安心中不斷平庸,在不安中不斷進步,我相信你一定能勝任總工程師這個職務的。”
看來,我這個當初被工廠精減下的“閑人”,經(jīng)過八年的努力能夠成為這家大工廠的總工程師,完全是因為我在不安中永遠進取。
安心,往往讓人喪失斗志;而不安,往往能讓人向著成功的方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