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及時成功就是失敗-成功之鑰
由于后院緊鄰被列為鳥類保護區(qū)的森林,使我經(jīng)常能觀察到鳥類的生態(tài),尤其是在屋檐下掛了野鳥的喂食器,躲在百葉窗后,更可以近在咫尺地看它們的小動作。
最愛仲春、山茱萸花盛開的時節(jié),紅雀、藍堅、斑鳩、麻雀,都攜家?guī)〉貋磉M餐。其中陣容尤其龐大的要算是麻雀了。一對父母,足足領來五只小寶寶,不知是否因為怕冷,寶寶們緊緊地擠在同一枝上,等著父母喂食。
大鳥總是先飛到喂食器里銜取谷子,然后飛到地面咀嚼,再回到枝頭哺育孩子。而每當大鳥飛臨的時候,小雀都極力地抖動翅膀,張大了嘴巴,并發(fā)出叫聲,別看那些小鳥不大,它們的嘴巴張開了可是驚人,似乎整個頭就只有一張嘴的樣子。而且小雀的嘴跟大鳥的顏色不同,色彩較淺,邊緣呈淡淡的黃色,變得非常顯眼。
觀察久了,這些小鳥的生活,竟使我產(chǎn)生一種驚悸,我發(fā)現(xiàn)在那一窩初生的小鳥之間,居然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生存的競爭。至于那張大嘴巴、高鳴、乃至抖翅的動作,則莫不是為了吸引大鳥的注意。
鳥畢竟是鳥,那做父母的居然不知道算計每個孩子的食量,它們可以來來回回地。喂同一兩只小鳥,只為了那兩只的嘴張得特別大、聲音特別響、翅膀抖得特別兇。有時候看到最瘦小的一只,半天吃不到一口,真是讓我發(fā)急,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只怪它的父母太蠢,更怪它自己不知道爭取表現(xiàn)哪!
幾乎是一定的,那不知道表現(xiàn)而吃不到東西的小鳥,后來都不見了,剩下壯碩的兩三只。被喂得更結實,終于能獨立進食。我常想:這是否就是自然的定律呢?因為大鳥的體力有限、食物有限,在成長過程中,當然有些子女要被淘汰。
于是那張大嘴、高鳴、抖翅的表現(xiàn),就值得我們深思了。因為鳥的社會正反映了人類社會,生物間生存競爭的道理是相同的。
去年底,當《民生報》公布七十八年暢銷書排行榜的時候,也道出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賣得好的書與滯銷書,是一比四。金石堂每月進書近七百種,其中百分之七,可能全年一本也賣不掉。
那些賣不掉的書,難道就都差嗎?不!它們可能從進書店。就沒被擺在顯眼的“臺面”,而被塞到書架的一角,因此一年下來,不曾被顧客翻閱過。如此說來,內(nèi)容再好又有什么用?滯銷書的命運,不僅像我所看到的那只瘦小麻雀。不知所終。而且?guī)缀鯊囊婚_始,就注定了早夭的命運。
我們常說人才不怕埋沒,遲早會被發(fā)掘出來。但是,今天這句話或許不對了!
一百年前,你可以靠科舉考試而一舉成名天下知;三十年前,你可以大學畢業(yè)而雄赳赳、氣昂昂;十年前,你可以混個碩士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再過十年,只怕你拿到博士學位,都還可能失業(yè)。因為你一心讀博士,“出道”落在別人后面,等學位拿到時,只能給中學畢業(yè)的老板打工。
在這個極端競爭的時代,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時成功,否則就是失敗。甚至你要嫁個理想的丈夫,再也不能憑自己天賦的外在或內(nèi)在來吸引異性,而要主動地展示給你中意的人看。
否則你可能只是一本封面無比精美的書,由于出版商少了炒作、宣傳和疏通,而被束之高閣。也可能是內(nèi)容無比深入的精品,卻落得一本也賣不掉的命運!
你的內(nèi)容再美,人家翻都不翻.又有什么用?尤其現(xiàn)實的是:在這個時代,一過時,就沒人要了!
所以,不如學學我窗外那兩只聰明的小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