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談那時繁花高二原創(chuàng)作文1100字_高二作文
銀燭青煙,金樽綺筵,一夜挑盡燈花,卻留一地情懷獨(dú)自氤氳。——題記
千年的癡情守望,千年的多情揀拾,千年的遺世之德,于青史之上淡描歷史紋路,立皓月湖畔傾聽歲月漣漪,漫步紅塵阡陌,輕踏過往云煙,訴說著怎樣的情懷,又探討著什么樣的人生哲理?
方才入夜,薄霧輕紗籠樹上枝椏,凝云無知掩月下獨(dú)影。酣然入夢,與孔圣匏樽相煮,暢談人間之孝
“孔圣,何為孝?”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如今社會上人們急功近利,甚至有人將孝認(rèn)為是,滿足父母的物質(zhì)需求,孔圣,對這一現(xiàn)象,您如何看待?”孔圣了然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孝,不僅僅是在父母餓時的一頓佳肴,更不在于對父母的馬首是瞻,孝應(yīng)是“潤物細(xì)無聲”的細(xì)膩,是“報得三春暉”的真誠。”
走過平湖煙雨,或褒或貶,褒者贊其立俗世之本,貶者論其不曉變通。它卻全然不顧世人紛紜,靜立俗世之中,以一朵蓮的姿態(tài)安放于云水之上,不問夜的繁華,亦不打撈暮色的薄涼。卻任性的在千朝萬代中彰顯風(fēng)姿:先秦之時“孝治天下”贏六國一統(tǒng);大漢之時“以孝定官”展王朝之風(fēng);隋唐之時“唯孝唯悌”固盛世之況。孝,就這樣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像一顆星,不曾隕落,亦從無黯淡,只是固執(zhí)地閃爍光明。
月上枝頭,云層漸厚,微雨輕踏引珠簾緩動,晚風(fēng)悄拂喚燭光獨(dú)曳。游滄海,賞桑田,我們酣暢淋漓,體味世態(tài)百“仁”!
“孔圣,何為仁?”子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政”為治國之本,“仁道”為平家之則,“仁德”為修身之法,“仁義”為養(yǎng)性之源。那么,何為仁?有人說仁便是善,仁政,便是善良的治國之本;有人說仁是孝廉,仁道,便是兄恭弟友的治家之則;有人說仁是和氣,仁德,便是和善的修身之法;有人說是好,仁義,便是好義的養(yǎng)性之源....簡言之,仁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人”,是韓非子的“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是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宏觀上,捐款資助是仁,微觀上為一粒沙俯首,因一片紙彎腰又何嘗不是“仁”?仁,天下皆有,而仁之者,天下人何不仁之?
夜過中旬,物候黎明,驟雨初歇望月明星稀,滿盞清歡卻拂了還滿?;ㄇ皩?,我們水調(diào)持酒聽,尋訪信的蹤跡。
“孔圣,何為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它曾是儒學(xué)大師發(fā)自肺腑的吶喊,它曾在爾虞我詐中一文不值,它曾是飽學(xué)之士終身恪守的道德準(zhǔn)則,它曾是陰險狡詐之輩得以飛黃騰達(dá)的外衣,它太簡單,以至于牙牙學(xué)語的孩子都可喚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復(fù)雜,復(fù)雜到讓人毫無頭緒,它便是誠信。在這個時代中,很多人都在尋找誠信的足跡。
“孔圣,現(xiàn)在的世界科技發(fā)達(dá),有些人卻早已不曉阡陌之間,瓜田可納履,李下可正冠的誠信之風(fēng),我們新一代青少年又該去何處尋訪誠信?”孔圣笑而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只有誠信,才能稱之為人。故無需尋找,做好自己的誠信,即為尋到‘信’。”孔圣的話猶如醍醐灌頂,方知曉原來誠信大可不必費(fèi)力追尋,只要相信自己,時時監(jiān)督自己,便能得知信的蹤跡。
窗透初曉方知夢,羅衾微冷方知客,遠(yuǎn)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一個人,一本書,一盞酒,一簾夢,與孔夫子談畢方知:很多事,很多理,即便落滿塵埃,歷經(jīng)滄桑,仍可令人記憶猶新,仍可照耀時代,捧出一段璀璨年華,鑄就一個輝煌時代!
推薦閱讀:高二議論文1000字 論流行與永恒無妝和諧 高二作文800字生活不是牧歌 高二作文800字倒出鞋里的沙子 高二作文600字對生命的詮釋 高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