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讀后感600字(論語十二章讀后感600-800字作文)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先秦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和他們的著作。其中,孔子和《論語》是最為人所知的。《論語》是孔子及其門徒言行錄,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談舉止、思想觀點以及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等。本文著重介紹《論語》中的第十二章。
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這一章節(jié)中,孔子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待人接物。他認為友誼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財富,因此應該珍惜和維護好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關系。而這樣做不僅可以使我們得到朋友們的幫助和支持,還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開闊我們的心胸。
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在學習上,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挠^點。他認為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應該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從中吸取營養(yǎng)。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也可以讓我們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還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好學的心態(tài)才能成就一名優(yōu)秀的人才。同時,他也提醒人們不要因為自己的自尊心而不愿意向別人請教。只有虛心向別人請教,才能得到更多知識和經(jīng)驗。
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在這一章中還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他認為君子應該有坦蕩的胸懷,無愧于天地、無愧于自己;而小人則常常陷入狹隘的利益觀念之中,難以超越個人私利。
五、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最后,在面對別人時,孔子告誡我們應該保持謙虛和尊重之心??吹絻?yōu)秀的人才要想方設法去學習他們的長處,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則要深入反思,找出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正。
總結
《論語》十二章是一篇非常有啟發(fā)性的文章。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虛心學習和如何保持謙虛和尊重之心。這些觀點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我們認真領會和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