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個好孩子》讀后感-《我要做個好孩子》讀后感600字
認識金玲嗎?她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胖嘟嘟的,總是要被人捏捏那軟軟的小臉。她還是個人們眼中的“大熟人”,從乞丐到貴婦,從年輕人到老年人,甚至小動物,金玲一般都能和他聊上共同話題。而且她異想天開,寫想象作文總能得高分……嗯,我不得不說金玲的優(yōu)點的確不少,可缺點也很多。一是金玲實在太粗心,導致錯別字太多,數學、英語的考卷總是漏洞百出,錯誤如同百花齊放,二是丟三落四,一天下來,不是橡皮丟了,就是尺子、鉛筆找不著了,實在令人操心……
怎樣的孩子是好孩子呢?相信所有家長都會說:“自然是成績好的孩子啰!”可是,金玲的成績根本不算是好的,可她為什么還被邢老師稱作“好孩子”呢?我想,看過本書的人應該都知道。雖然金玲的成績不是100,可她的人格絕對是100分!她班上所謂的一些好學生的人格都是不及格!他們不配擁有“好學生”這個稱號!
你們認為金玲可以考上哪所中學?是最好的“外國語”學校還是最差的“新華街”初中?我認為“外國語”學校實在不好考,奇跡并沒有出現??山鹆嵋呀泬蚺α耍ба狸P,考進了排名第二的“育才中學”。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
寒假里,我再一次把《我要做好孩子》讀了一遍。
書中的主人公金鈴是一個正直又孝順的好孩子。金鈴不是每次都考98、99分而讓媽媽高興的好學生,但她的孝順足以成為一個好孩子:只考了82分,為了不讓媽媽生氣,很矛盾得撒了個慌!還有一次,為了交出賠李林的3000元,把自己心愛的小手表20元賣了!無數生動的場景和金玲善良、正直的形象,都讓我感動萬分!
書中還有一些人物讓我過目不忘:瘦矮卻機靈的尚海、橫行霸道的倪志偉、活潑又善良的楊小麗、和藹可親的邢老師、有成就的爸爸金辦鳴、時刻惦記著女兒的媽媽趙卉紫……
金玲的生活是美好的,金玲的家庭式幸福的,金玲的童年時快樂的,金玲的學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讀完這本書,我懂了一個道理:要成為一個好孩子,不但學習要好,還要象金玲一樣做個正直、善良、孝順的人!
讀《我要做好孩子》有感
捧讀《我要做好孩子》不忍釋手,眼前總是浮現著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一幕幕真實的場景。
這是一部既有兒童情趣又有文學氣息的作品,它的內容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主人公金鈴天真純潔,善良正直,是個積極要求進步的好孩子,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部適合少年兒童、家長和老師共同閱讀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藝術地展示了一個小學畢業(yè)生的學校、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鈴、于胖兒、尚海、楊小麗等小學生和媽媽、爸爸、邢老師等大人的形象,情節(jié)生動,情感真切,語言流暢,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并能給讀者以思考和啟迪。
首先是關于作者的必要介紹。
黃蓓佳,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yè),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yè)作家。197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出版《黃蓓佳文集》等小說集、長篇小說、散文隨筆集、兒童文學作品20余部。其中兒童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分別獲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少兒圖書獎、冰心圖書獎等獎項。
作者黃蓓佳阿姨的筆下跳出了一個活潑可愛、善良寬容的小女孩——金鈴。她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金鈴,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
她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最后,她和同學們一起充滿信心地走進升學考試的考場……
主人公金鈴與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她與我一樣善良;她也像我一樣特別喜歡小動物;當我看到她寫的那篇以《我真想為你造一片森林》為題的文章時,我默默地和她一起流淚;我們的學習習慣都不是很好;上課有時會不專心……在這本書中映出了許多我的影子,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本書。
雖然文中的主人公金玲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 ,但她的心靈里擁有一個美好的愿望 :成為好孩子 。
這難道不是一個孩子最最純真的愿望嗎? 這個精靈似的孩子寬容大度,悲天憫人,有著高貴的心靈,豐富的內涵,她一直為實現目標而堅持沒有放棄。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很平常,很普通。每天,我們的身邊也在不斷上演這樣的情節(jié)。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好孩子的內涵非常豐富,學習成績優(yōu)秀是好孩子的一種標準;興趣廣泛、知識豐富、才華橫溢也是好孩子的一種表現;而像書中的金鈴那樣,雖然成績并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善良正直、寬容大度,又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也可以成為一個好孩子……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好孩子,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并且擁有一顆金子一般的美麗心靈!
【推薦】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http://.cn/古典文學網是一家專業(yè)的中國古典文學網站,提供中國古典小說、古典詩詞、古典名著、中國古代文學故事、古代詩歌詩詞等各種中國傳統文化著作在線閱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