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孩子品格培養(yǎng)的10個優(yōu)先重點
01
初次接觸《父母最艱巨的工作》這本書,是在最近果媽閱讀的二月主題書單里。
沒買書之前我有很多疑問:
為孩子塑造品格?孩子需要什么樣的品格?
我小時候我的父母有沒有刻意培養(yǎng)我的品格?我現(xiàn)在具有什么樣的品格?
這樣的品格我是怎么得到的?是學習父母的行為還是父母教導給我的?
等書買回來,我又因為這樣那樣的瑣事沒有認真讀。直到果媽的音頻播出來,那些疑問又回到我腦子里,我想我必須要仔細讀讀這本書。
有的人說這本書比較難讀,可我卻是差不多兩天讀完的,內容特別吸引我,讓我既看到了自己的問題,又重新思考了對孩子的教育。
書中有10個品格培養(yǎng)的優(yōu)先重點,每個優(yōu)先重點都會引發(fā)我對自身和孩子的思考。
其實有時候看完一個優(yōu)先重點我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徹,但是我特別喜歡看后面的家庭練習和活動,我會做一做,這樣書中的內容對于我來說就會有全新的意義。
02
書中的第一個優(yōu)先重點是:真實比和諧重要
我在聽果媽講解這段音頻時還沒有看書,當時在打卡作業(yè)中我還提出了一些疑問,后來一看我的問題下面一堆留言,都是對我這個問題的看法。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當時突然覺得:嗯,果媽閱讀打卡營是個很好的溝通平臺和方式,大家就不同意見和相同意見互相交換看法,加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真得是很好的學習。
我當時的問題是,不太能理解真實比和諧更重要。如果夫妻雙方感情不和經常大吵,那么我們怎么才能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又保持和諧呢?
讀完這本書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地理解,這里的“真實”指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或者家人的問題。
比如說明明知道孩子說謊,或者為了讓孩子情緒穩(wěn)定而說一些不切合實際的話,這些都是不真實。為了避免孩子哭鬧或者避免面對夫妻間的爭吵而去故意忽略已經存在的問題,這些也是不真實的表現(xiàn)。
而我們的這些不真實孩子是可以感覺到的,過度地強調和諧則會導致家庭功能失調。
書里還提到一句話是:蘋果不會落在離樹很遠的地方。
剛開始我是真地沒有理解,后來我才明白,人的不真實和逃避會影響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會撒謊逃避。
而當我們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況,面對自己的問題,孩子會看到你的做法。
跟他們分享這些的時候,他們會有被尊重感,也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對自己的問題,而不是逃避,也會讓孩子更客觀的了解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第二個優(yōu)先重點是:原則比規(guī)則更重要
我以前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最開始的一個問題是:什么處在我們家的中心位置,個人?原則?還是其他?
我的直覺是,不知道,我不知道什么處在我們家的中心位置。
當我開始思考時,我才知道原則的重要性,這些原則會灌注到我們的行為中。而寫下這些我們認可的原則,會通過我們的行為延續(xù)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那么什么原則又是你想遵守的呢?難道所有看起來正確的原則都是適合孩子的?我們怎么來訂立原則呢?這些都是我還沒有想明白的問題。
第三個優(yōu)先重點中提到:態(tài)度比天分更重要
里面有態(tài)度積木,從“行動”到“努力”到“出色”想想正是這三個步驟決定了我們態(tài)度的變化。
我有時候覺得,我跟我媽媽特別像,她有無數(shù)的想法,從早晨到晚上可以有七八種想法,但是她從來不去做,每次還沒有開始做就說出一堆的困難,把自己嚇回去。
我特別不喜歡她這樣,常常笑話她,可是長大后我卻發(fā)現(xiàn)我也是這樣,有很多想法卻沒有去做。
我很認真地分析過我的這些想法,我問過自己為什么不去執(zhí)行。我的答案就是我不自信,我怕,怕跟人溝通,怕別人笑話我,而這些東西都牽絆住了我。
看完這部分我想按照這個方法試一下,我想去看看我到底能做成什么樣!
第四個優(yōu)先重點是設定更高期望,放手結果
我是一個很怕設定高期望的人,因為我覺的我會好高騖遠,甚至我在想我設定的目標那么高,我肯定完不成,于是我就放棄了。
書中講了一個案例來說明怎么幫孩子設立更高的目標,其中令我特別有感觸的就是,像對待冠軍一樣對待孩子,期望他們像冠軍那樣表現(xiàn)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就像冠軍。
我恍然大悟,當我們對自己或者孩子的態(tài)度變化了,這本身就是一種激勵。
03
其中還提到了兩個幫助我們瞄準高目標的概念我也特別喜歡。一個是“一件事”,另外一個是“努力儲蓄銀行”。
一件事指,每天完成一件事而不是試著去做一件事。
而“努力儲蓄銀行”是指努力去做一件事,結果可能不盡如意但是你的努力會儲存起來,幫助你去成就另外的一件事情。
它可以讓我們從努力未必有結果的擔憂中解放出來,我們只要努力就行,其他的順其自然。
在讓障礙成為機遇中我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看到家庭練習和活動時,其中有一個是“兩個詞”,一個詞寫自己的優(yōu)點,一個詞寫自己的障礙。
我從來沒有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于是我就想,我的障礙是什么?我想到的是馬虎、不認真。
那么我是什么時候有這樣的障礙呢?應該是在小學二年級,當時剛轉學,老師每次發(fā)數(shù)學卷子的時候,只要有一道錯題就用教鞭敲一下我的頭,一邊敲一邊說“讓你不認真,讓你馬虎?!?/p>
小學六年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從此我數(shù)學就在也沒有認真過。對數(shù)學更加是怕的不得了,一考數(shù)學就走神,越想集中注意力就越胡思亂想。
后來工作以后,剛畢業(yè)那會主管讓我開發(fā)票,當時是生物制藥公司,全是藥名,那次要開十幾種藥名,客戶就在旁邊等著要,主管也在旁邊。
然后我就一直開一直錯,連續(xù)開錯了五六張,我整個人都崩潰了,特別想辭職大哭。后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不能釋懷。
那這個障礙后面又是什么機遇呢?我實在是想不出來。也許這個問題的機緣還沒到。
在學會抓住和放手的這個優(yōu)先重點上,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孩子,而我看到的是處理與自己的父母關系。
我之所以一開始關注育兒,到后來開始關注自己,都是因為我對自己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極度不滿。
我的童年充滿爭吵和打架,父母對我的教育非打即罵,我恨他們卻又愛他們,我沒有辦法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情,所以我有孩子以后我決定采取和他們完全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
最后文章分享了如何激活孩子的品格,當我們分享自己的掙扎和感情時,當我們嘗試自己沒有掌握的東西時,當我們每天示范品格時...
這些都要求我們面對真實的自我,在孩子面前坦誠地面對自己,真正的品格的形成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是2023年的第一篇輸出,耗時2個小時,雖然內容一般,但是是自己從高中畢業(yè)以后第一次認真地寫一篇文章,在大學都沒有寫過這么長的文章。
行動-努力-出色,貫徹這三個態(tài)度積木,讓自己重新思考書中的內容,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又有新的觀點。
讀完晨延的讀后感,你有哪些感受呢?歡迎留言交流。
【推薦】喜歡周易的朋友可以看過來了,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好的網站周易http://www.taijidian.cn/這是一家專注周易,易經,風水,八字,算命,解夢,寶寶起名等玄學入門的平臺,搜索太極之巔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