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之死》讀后感-《大象之死》讀后感800字
在《讀者》雜志上看到一篇名為《大象之死》的文章,讀后心情很是郁悶,文章內容概述如下:
大象一旦意識到衰老,將成為象群的累贅時,便悄無聲息地離群而去,開始自己的命運轉移。它獨自艱難跋涉,耐心尋覓,選定一片向陽又隱蔽的草坪,準備在對青年時代的回憶中老死
一天,當老象從恬靜的休憩中醒來,突然看到一雙子女站在自己面前,老象意外又欣慰,以為是孩子來接它回去共享天倫之樂,便客氣地說:老人應該懂得適時回避,我過得很好,就不跟你們回去而成為你們的累贅了。孩子們卻說:我們不是來接您回去的。老象詫異:那是為什么呢?孩子們囁囁半天終于發(fā)話了:我們是為了您的遺產而來。老象大駭:我一生赤條條來,赤條條去,遺產從何談起。孩子們說:待你百年之后,你的一對象牙……老象一下蒙了,氣得渾身發(fā)抖,以淚洗面。它顫巍巍站起,顫巍巍前行,突然繃緊筋骨,低下頭顱,猛地沖向一棵千年古樹,咔嚓嚓--雷電轟擊一般,一對粗壯的象牙齊根斷下,接著,老象又一次沖向千年古樹,頭顱碎裂,鮮血飛濺,老象依偎著老樹,頹然倒下。倒下還大睜雙眼,仿佛一部古老的《天問》。
以物喻人,現今社會尊老愛老敬老之風實在堪憂,父母二老辛辛苦苦養(yǎng)大四五個孩子,而四五個孩子卻養(yǎng)不起兩位老人,老人身體健康時盡量少給兒女添麻煩,還盡可能多地幫孩子的忙。而一旦疾病纏身,生活不能自理時,便成了孩子們的累贅,在最需兒女贍養(yǎng)孝敬時,兒女們卻唯恐躲閃不及,相互之間不是比著盡孝心,而是唯恐自己吃虧。前些天電視一訪談節(jié)目,女兒要將親生父母趕出家門,原因是自己的老公和父母合不來。WWw.330011.cOM在父母無其它住所堅持不走的情況下,作為女兒一紙訴狀將含辛茹苦將自己養(yǎng)大的父母告到法庭,看著悲傷絕望的老人泣不成聲訴說女兒的不孝時,我真替那位女人汗顏。對老人生前不養(yǎng),待老人百年之后,為了那點可憐的遺產,親人之間反目成仇,恩斷義絕,人性的善良不知到了何方。
《讓大象回來》讀后感
這是一個叫“中村友子”的日本人寫的書。這本書大概是說,有一個叫三吉的少年,他在上野動物園工作。三吉專門喂養(yǎng)大象,他有一位好伙伴,叫‘東金’,它是一頭大象。三吉與它相處得非??鞓???墒窃?943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并與盟軍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爭全面激化,日本進入了高度警戒期。
日本軍方為了防止戰(zhàn)場的真實狀況在國內傳播,便持續(xù)在新聞媒體上發(fā)布勝利的假消息,對日本本土的國民竭力掩飾真相。
日軍轟炸美國珍珠港之后,在太平洋群島的戰(zhàn)役節(jié)節(jié)失敗,于是,他們便開始擔心,在美軍連續(xù)轟炸日本本土之下,若是炸彈落在動物園中破壞了獸欄,讓動物園的猛獸們逃脫出來,勢必會引起更大的混亂,于是他們下達了毒殺大象等猛獸的命令。
獅子,老虎,熊,大象等其他猛獸都將被殘忍屠殺,在這段戰(zhàn)爭中,大象東金不幸喪命,三吉的同志——阿武被召上戰(zhàn)場,死于南陽,阿武的妻子也死于非命,只有兩個孩子平安無事。戰(zhàn)爭過去后很多孩子沒了父母,他們哭著叫著,希望爸爸媽媽回到他們的身邊,可沒希望了。阿武的兩個孩子小雄和美代子用自己的那顆純潔的心照亮了那盞昏暗的“照明燈”,他倆讓孩子們的心融合成了一塊大水晶,感動了整個日本。于是日本與泰國和印度商量,兩個國家聽后深受感動,于是帶來了兩頭大象,讓整個日本都能看到。
讀完這篇故事,我深深理解了這本書要講述的道理。在所有日本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希望—那就是珍惜和平,不要讓孩子們在經歷戰(zhàn)爭的痛苦??赡切┨羝饝?zhàn)爭的人真是可恥,時至今日,還有許多發(fā)生戰(zhàn)爭的國家,像伊拉克,阿富汗,以及一些非洲國家……
在這些戰(zhàn)爭中,被傷害最深的,是那些無辜的孩子。他們因為大人的自私,被迫經歷著戰(zhàn)爭的痛苦……
在這個故事中,我看到的是戰(zhàn)后在貧瘠的生活中,在燒毀的遺跡街道中,那些少男少女的心。
他們有著無比的信心,大聲喊叫出“我們要大象”。
看完書后我想:如果我的家鄉(xiāng)遭遇了這么大的戰(zhàn)爭,我還能去公園了嗎,我還能玩游戲了嗎,我還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嗎……我和他們一樣,也希望和平,不想讓家園遭到破壞,讓人民流離失所,讓孩子們不能上學…
通過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和平的重要和寶貴,因為戰(zhàn)爭是破壞所有美好事物的罪魁禍首。
我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讓大象回來,讓幸?;貋?!
【精選】需要網站建站、網絡推廣可以到這里看一下,推廣https:///SEM技術網10年推廣經驗,百余家案例,效果提升30%以上,幫您提升電話咨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