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小故事(精選25篇)

網(wǎng)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數(shù)學小故事(精選25篇)

數(shù)學小故事

  數(shù)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xiàn)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shù)學對象本質(zhì)上都是人為定義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數(shù)學小故事(精選25篇),希望你喜歡!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

  昨日晚上我去給弟弟買貼畫兒,買了8張貼畫兒,我買了一張鎧甲勇士的拼圖,貼畫兒每張1元共8元,拼圖3元,一共8+3=11元,我給老板搞了搞價錢,便宜了1元,給了老板10元錢。我和媽媽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里面摻有銀,便請阿基米德鑒定。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樣質(zhì)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一樣,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jù)這一道理,就能夠決定皇冠是否摻假。

  數(shù)學小故事 篇3

  華羅庚上中學時,在一次數(shù)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有一個數(shù),3個3個地數(shù),還余2;5個5個地數(shù),還余3;7個7個地數(shù),還余2,請問這個得數(shù)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并得到老師的表揚。

  數(shù)學小故事 篇4

  賣鋼琴的廠家有20臺鋼琴。一天,來了4個小朋友他們都搶這要這20臺鋼琴。只有亞亞一個人突然平靜了下來,說:“我們能夠分一分呀!”賣鋼琴的阿姨說:“對呀,我怎樣沒想到。”之后星星說:“那我們怎樣分呢?”誰能回答星星的問題,亞亞說。一個叫紅紅的小朋友說:“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們每人能分到5臺鋼琴了?!眮唩啞⑿切呛桶⒁?,說:“太棒了。”

  數(shù)學小故事 篇5

  公元前46年,羅馬統(tǒng)帥儒略·愷撒指定歷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為了表示他的偉大,決定將7月改為“儒略月”,連同所有的單月都規(guī)定為31天,雙月為30天。這樣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羅馬處死犯人的月份,為了減少處死的人數(shù),將2月減少1天,為29天。

  數(shù)學小故事 篇6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陣風將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來18個小伙伴,從井上方的松上一個接一個去撈帽子,有4只猴子沒有上樹,就撈著了帽子,問:是幾只猴子上樹下井接在一齊把帽子撈上來的?

  數(shù)學小故事 篇7

  一只蝸牛不留意掉進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一只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我已經(jīng)在那里生活了許多年了?!?/p>

  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蔽伵Π]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須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樣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后爬了5米,蝸牛個性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夠爬出去了?!?/p>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里一驚:“我怎樣離井底這么近?”

  原先,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堅強的蝸牛最后爬上了井臺。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臺的嗎?

  數(shù)學小故事 篇8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jīng)》就記載了這個搞笑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方數(shù),有35個頭;從下方數(shù),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明白《孫子算經(jīng)》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shù)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shù)就比頭的`總數(shù)多1。

  因此,腳的總只數(shù)47與總頭數(shù)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shù),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shù)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shù)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瘹w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zhuǎn)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

  數(shù)學小故事 篇9

  這天,我看一個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這樣:一天,燕子對青蛙說:“咱們比一比誰的數(shù)學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題:上個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蟲,星期二吃了3只害蟲,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兩只害蟲,問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蟲?燕子說:”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蟲。

  青蛙說:“你考我吧?!毖嘧诱f:“上星期一我吃了兩只害蟲,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蟲,問我一個星期……”“吃了56只害蟲”。燕子沒說完,青蛙已經(jīng)說了答案。燕子說:“算得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竅門吧”。青蛙讓燕子畫7個圈,然后按第一個圈放一只害蟲,后面的圈比前一個圈多兩只,它們的順序是1、3、5、7、9、11、13,加起來是49,青蛙在每一個圈外各放一只害蟲,再用49+7=56。燕子贊青蛙真聰明。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0

  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叭恕弊中蔚慕嵌仁?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證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還是某種大自然的“默契”?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1

  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2

  庫默爾屈就為一個中學教師時,有一天上課,在黑板上運算卻忘了七和九的乘積!他猶豫很久講不下去時,有學生說答案是61,他依著寫下了。

  怎知另一聲音說他就應寫69。庫默爾當然曉得正確答案只有一個,至于是61、69或其他數(shù)目,他不能決定了。于是他開始分析,高聲說61是質(zhì)數(shù),不會是一個乘積,65是5的倍數(shù),67也是質(zhì)數(shù)69看來太大,所以答案是63吧!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3

  小星在外婆家連續(xù)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請你猜猜他住的是哪兩個月?

  如果是連續(xù)住了61天,剛好是兩個月,他住的又是哪兩個月?如果是60天呢?59天呢?

  聰明的小朋友們,大家開動腦筋計算一下吧,看看誰最棒!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4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 家里來了客人了?!?/p>

  “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shù),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蹦阒纴砹硕嗌倏腿藛幔?/p>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5

  春節(jié)里,養(yǎng)雞專業(yè)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shù)了一遍雞的總數(shù),決定留下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yǎng)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到房內(nèi)有雞叫,才知道少數(shù)了10只雞。于是把房內(nèi)房外的雞重數(shù)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shù)。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shù)的雞是多少只嗎?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6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板三十元,后來老板優(yōu)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貪污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污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7

  有一個主人,雇用工人,向他們提出以下考核:

  “給你一只桶,給它倒上半桶水,既不多也不少。但是你當心,既不能用棍子,也不能用繩子或其他任何東西來測量。”

  工人動了番腦筋,終于完成了任務。他是如何做的呢?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8

  考試剛過,甲、乙、丙、丁四個人預測誰的成績最好。

  甲說:“丙的分數(shù)最高?!?/p>

  乙說:“甲的分數(shù)最高。”

  丙說:“我的分數(shù)肯定不是最高。”

  丁說:“得最高分的不是我?!?/p>

  等老師改完試卷,一看成績,甲乙丙丁四人得分各不相同。至于其中誰得分最多,四個人異口同聲,都說:“我們只有一個人猜對了?!?/p>

  究竟誰的成績最好呢?

  數(shù)學小故事 篇19

  一天清晨,我、媽媽、爸爸都起床了,只有妹妹還沒起床。

  我們吃完飯,可是,妹妹還沒起床。

  所以,我們決定先去超市。

  然后我們來到超市,超市里真熱鬧啊!我們買了雪糕、面包。

  一個面包2元,我們買了4個,一共是2×4=8元;雪糕一個3元,我們買了6個,雪糕花了3×6=18元。

  一共花了8+18=26元。

  媽媽給了收銀員阿姨50元,找回了24元,我們就回家了。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0

  今天,天氣很晴朗。

  妹妹問道:“咱們干點什么呢?”我說:“咱們可以把糖果拿出來,然后分開。

  我們說干就干,拿出20塊糖,妹妹說:“咱們一人一個?!蔽艺f:“不用,因為10×2=20,所以我們每人10個。”

  我們把糖果分開了,裝進了不同的盒子里。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1

  今天,天很火熱。

  媽媽說:“你們一個人寫一篇數(shù)學故事吧?”我說:“好!”妹妹也說:“好!”媽媽又說:“你們一人看一集電視,看誰寫得好?!?/p>

  我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妹妹也是。

  每集10分鐘、600秒。

  媽媽說:“2集多長時間?”我說:“10+10=20分鐘,1200秒。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2

  華羅庚不僅對數(shù)學肯動腦筋,對語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師把自己收藏的文學大師胡適的書分給學生,讓每人看完后寫一篇讀后感。華羅庚分得的是《嘗試集》,書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話文的得意,認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于是在扉頁上寫了一首《序詩》:“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zhuǎn)語,自古成功在嘗試。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3

  華羅庚特別愛動腦,對于一些別人看來司空見慣的事,往往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問題。有一次,他同別人一塊去城郊玩耍,見一座荒墳旁有石人石馬,就問比他大的同伴:“這些石人石馬有多重?”同伴回答說:“這怎么能知道呢?!比A羅庚卻不甘心,沉思片刻,說:“以后總會有方法知道的。”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4

  某店來了三位顧客,急于要買餅趕火車,限定時間不能超過16分鐘。幾個廚師都說無能為力,因為要烙熟一個餅的兩面各需要五分鐘,一口鍋一次可放兩個餅,那么烙熟三個餅就得20分鐘。這時來了廚師老李,他說動足腦筋只要15分鐘就行了。你知道該怎么來烙嗎?

  數(shù)學小故事 篇25

  每一張紙均有兩個面和封閉曲線狀的棱(edge),如果有一張紙它有一條棱而且只有一個面,使得一只螞蟻能夠不越過棱就 可從紙上的任何一點到達其他任何一點,這有可能嗎?事實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條紙帶半扭轉(zhuǎn),再把兩頭貼上就行了。這是德國 種玩具使得一支數(shù)學的分支拓樸學得以蓬勃發(fā)展。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營銷 培訓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情感文案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