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nèi)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戀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楚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二
1、《在山的那邊》:童年時代,誰都有過美好而朦朧的(“夢”)。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qū)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熱烈向往,長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尋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寫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jīng)歷,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我”的脫險)對你也會有寶貴的啟示。
3、《生命 生命》:(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這些本來是尋常小事,作者卻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蘿瀑布》: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吸引“我”駐足觀賞,使“我”(浮想聯(lián)翩),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
5、《童趣》: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像)和(聯(lián)想),會變得(美麗)而又(奇特),從中可以獲得許多(“物外之趣”)。
1)項(脖子、頸項)為之強。 (2)果(果真)如鶴唳云端
(3)以叢草為林(樹林) (4)興(興趣)正濃
(5)方(正)出神 (6)驅(qū)(趕、驅(qū)逐)之別院
2.(1)明察秋毫(見“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見“注釋”)
(3)龐然大物(體積極大的東西)
(1)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題目是編者加的。沈復(1763—?)字三白,長洲(現(xiàn)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家。
(2)[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3)[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項]頸,脖頸。
(5)[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7)[徐]慢慢地。
(8)[唳]鳥鳴。
p20
(1)[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1.“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2.“說”通“悅”高興的意思
3.“女”通“汝”第二人稱代詞,你
4.“不”通“否”表示否定的疑問
5.“匪”通“非”非常,很
6.“知”通“智”聰明
7.“烏”通“無”沒有
8.“裁”通“才”僅僅
9.“反”通“返”返回
(1)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2)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3)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4)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5)果如鶴唳云端。(唳,鳥鳴。)
(6)凸者為丘,凹者為壑。,(丘,山丘。壑,山溝。)
(7)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8)神游其中。(其中,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助詞,的。其,它的。代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之,代詞,指蚊子。)
(3)徐噴以煙。(以,介詞,用。)
(4)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于,介詞,在。)
(5)蹲其身,使與臺齊。(其,代詞,自己。)
(6)以叢草為林。(以,介詞,把。)
(7)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介詞,被。)
6、《理想》:(理想),多么誘人的字眼!人類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斷向前發(fā)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努力)。
7、《短文兩篇》: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嘗試(第一次)有時需要勇氣,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8、《人生寓言》擁有(財富)是好事,卻可能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遭遇(厄運)是壞事,卻可以鍛煉(人的意志)。
9、《我的信念》: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
10《論語十則》:本課有的談(求知態(tài)度),有的談(學習方法),有的談(修身做人)。語言簡練,含義深遠。
p43
(2)[子]先生,指孔子??鬃樱ㄇ?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現(xiàn)在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時習]時常的復習。
(4)[說]“悅”的古字,愉快。
(5)[慍]生氣,,發(fā)怒。
(6)[君子]這里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7)[曾子]即曾參(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戰(zhàn)國間魯國南武城(現(xiàn)在山東嘉祥)人??鬃拥膶W生。
(8)[吾]人稱代詞,我。
(9)[日]每天。
(10)[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p44
(1)[信]真誠,誠實。
(2)[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3)[溫故而知新]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與體會。
(4)[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5)[殆]有害。
p45
(1)[由]指孔子的學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時期魯國卞(現(xiàn)在山東泗水)人。
(2)[女]同“汝”,人稱代詞,你。
(3)[是知也]這是聰明的。是,此、這。知,通“智”。
(4)[見賢思齊焉]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
(5)[弘毅]剛強,勇毅。
(6)[凋]凋謝。
(7)[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11、《春》:(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山青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這一篇寫(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撥動過多少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氣息)、春的(聲響),都通過作者的(生花妙筆)表現(xiàn)出來了。
12、《濟南的冬天》:老舍對(濟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愛的,真是一方(“寶地”),一個(“理想的境界”)。
13、《山中訪友》:只要你(“帶著滿懷的好心情”)
,帶著(豐富的想像),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那(“山中的眾朋友”)就會一個個向你走來,與你互訴心聲。這種(童話)般的世界,正是本文作者所(經(jīng)歷)并用(動情)的話語向你描繪的。
14、《秋天》:詩中那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構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圖)。沉浸到詩的意境中,你仿佛能聽到(詩人在深情絮語),仿佛能看見(幽谷、農(nóng)舍、漁舟、牧羊女……)
15、《古代詩歌五首》:這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揚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
16、《化石吟》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許多(物種)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來??茖W家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優(yōu)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
17、《看云識天氣》: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風云變幻,氣象萬千。(天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而天氣的變化自有它的(征兆)。
18、《綠色蟈蟈》:你聽過(知了)唱歌、(蟋蟀)鳴叫吧?你看過(蜘蛛)辛勤織網(wǎng)、(螞蟻)滿載而歸吧?也許還玩過貪食的(花金龜)、掛著燈籠的(螢火蟲)吧?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員,是人類親密的朋友。聽,(蟈蟈)又開始唱歌了。
19、《月亮上的足跡》: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一輪(明月),總會引起(無窮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飛上月宮)。如今,幻想已經(jīng)變?yōu)楝F(xiàn)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于登上了(月球)。
21、〈風箏〉:在(溫馨與和美)中有親情,在(誤解和沖突)中也有親情。本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22、〈羚羊木雕〉:你在悄悄地長大,對(許多事情)已有了主見。有時候,對某些問題,你可能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的分歧,它也許讓你(無奈、傷心)甚至(落淚)。本文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23、〈散步〉: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這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xiàn)(濃濃的親情)。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24、〈詩兩首〉:(母愛),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下面兩首詩,就是對(母親)的深情傾訴。
25、《〈世說新語〉兩則》:自古以來,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于他們的美談,至今流傳。這里,就有兩位這樣的兒童。
26、《皇帝的新裝》:一個一眼就可看
穿的騙局,竟然暢行無阻,最終演出一場(荒唐的鬧?。Wx完這篇(童話),我們首先會嘲笑(那個愚蠢的皇帝),不過,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幾乎(人人都違心地說假話)這一現(xiàn)象,我們的思考也許能更深入一層。
27、《郭沫若詩兩首》:夜空,是那樣神秘,又是那樣親切。詩人以新奇的(想像),融(天上地下)為一體,描畫出令人神往的(仙境),寄托著(自己的理想)。
28、《女媧造人》:(人),是從哪里來的?古時候,科學不發(fā)達,人們對此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于是,許多民族都有(神創(chuàng)造人的傳說)。這篇課文是根據(jù)(中國古代神話)改寫的。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篇美麗的(童話),有(詩)一般的境界,(“愛”)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最終匯成歡快的強音。
30、《寓言四則》: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寓言一般(比較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三
課標和教材對文字這一考點的基本要求是:
1、能寫記敘文和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 根據(jù)生活需要,能寫常見的應用文。
2、準確、全面的理解題意,根據(jù)題意和寫作要求寫作。能中心明確、思想健康、條理清楚、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3、寫記敘文,做到內(nèi)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寫簡單的議論文,做到有理有據(jù)。
4、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和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
5、運用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nèi)容。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四
1.《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蘆花蕩》。
2.《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3.《親愛的爸爸媽媽》選自《人民日報》。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散文集《三十年后》《夢谷集》等。
4.《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之一,發(fā)表了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無論是散文、詩歌、雜文、小說還是文藝理論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雜文,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5.《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7.《信客》選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蘇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作者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F(xiàn)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葉圣陶集》里。
9.《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著名詩人。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并序》、《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
10.《陋室鉻》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11.《核舟記》選自清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學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儒家經(jīng)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選自《杜詩詳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詩風沉郁頓挫。他的大量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篇章,達到了現(xiàn)實主義的高峰。他的詩因此被后人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為“詩圣”。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五
一、通假字
1、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2、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通“囀”,鳥叫聲。
二、詞類活用
1、任意東西東西名作動,往東往西
2、負勢競上上名作動,向上
3、橫柯上蔽上名作狀,在上面
2、人物欣賞:(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馬說》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
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給他的同鄉(xiāng)、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勉勵馬生勤苦學習。
(1)詞語:
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堅硬不能動彈。
-->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六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畎住缎新冯y》)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翖壖病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
關于哲理性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懹巍队紊轿鞔濉?/p>
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祆洹墩撛姟?/p>
關于日的詩句
1.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晏殊《浣溪沙》
2.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吨傺汀稘O家傲》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使至塞上》
4.夕陽夕下,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
關于憂愁的詩句
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徸哉洹都汉ルs詩》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3.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钋逭铡蹲砘帯?/p>
4.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钌屉[《無題》
5.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揞棥饵S鶴樓》
關于樹的詩句
1.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酬東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R致遠《天凈沙秋思》
3.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4.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懿佟队^滄?!?/p>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七
1、才美不外見:“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飼”,喂養(yǎng)。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同“耶”,嗎。
5、板印書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僅。
6、已后典籍皆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約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數(shù)。
8、詘右臂支船:“詘”同“屈”,彎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跟豎相對。
10、蓋簡桃核修長者為之:“簡”同“揀”,挑選。
11、滿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勁:“支”同“肢”,肢體。
13、同舍生皆被綺繡:“被”同“披”,穿。
14、與之論辨:“辨”同“辯”,辯論。
15、裁如星點:“裁”同“才”,僅僅。
1、一食或盡粟一石或:古義為“有時”,;今義為“或者”
2、無絲竹之亂耳絲竹:古義為“管弦樂器”,文中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為“絲綢和竹子”
3、無案牘之勞形形::古義為“身體”;今義為“形狀、樣子”
4、孔子云云::古義為“說”;今義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冒:古義為“蒙、蓋”;今義為“冒出”
6、藥稍熔藥:文中指“松脂、蠟和紙灰”;今義為“治病的'藥品”
7、有布衣畢升布衣:古義為“平民”;今義為“衣服的一種”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曾:古義為“尚”;今義為“曾經(jīng)”
9、其兩膝相比者比:古義為“挨著”;今義為“比較”
10、高可二黍許許:古義為“左右、上下、光景”;今義為“答應或表猜測”
11、嘗貽余核舟一嘗:古義為“曾經(jīng)”;今義為“嘗試”
1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古義為“只”;今義為“轉(zhuǎn)折連詞”
13、微聞有鼠作作索索聞:古義為“聽”;今義為“用鼻子嗅”
14、雖人有百手雖:古義為“即使”;今義為“雖然”
15、兩股戰(zhàn)戰(zhàn)股:古義為“腿”;今義為“臀部”
16、幾欲先走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行走”
假:古義為“借”;今義為“與真相對”
1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是;古義為“這”;今義為“判斷動詞”
18、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趨:古義為“奔向”;今義為“趨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復復:古義為“辯解”;今義為“又、重復”
20、主人日再食再:古義為“兩次”;今義為“又一次”
1、策之不以其道(名詞作動詞,鞭打)
2、用訖再火令藥熔(名詞作動詞,用火烤)
3、會賓客大宴(名詞作動詞,舉行宴會)
4、婦撫兒乳(名詞作動詞,喂奶)
5、苔痕上階綠(名詞作動詞,長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處也(名詞作動詞,說出)
7、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8、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名詞作動詞,穿著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環(huán)(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10、主人日再食(名詞作狀語,每天)
11、婦手拍兒聲(名詞作狀語,用手)
12、手自筆錄(名詞作狀語,動手、用筆)
13、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14、一食或盡粟一石(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15、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作動詞,使……亂)
16、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作動詞,使……勞累)
17、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成為靈驗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19、食之不能盡其材(使動用法,使……盡)
20、是可謂善學者矣(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21、遙聞深巷中犬吠(形容詞作狀語,遠遠地)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動詞)
執(zhí)策而臨之(策:鞭子,名詞)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食:喂養(yǎng),動詞)
馬之千里者(之:不譯,定語前置的標志)
只辱于奴隸人之手(之:的',助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之,湊足音節(jié),無義)
執(zhí)策而臨之(之:它的,代詞)
無絲竹之亂耳(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義,助詞)
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詞)
其真無馬邪(其:難道,副詞)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夠,能愿動詞)
雖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詞)
持就火煬之(就:靠近,動詞)
瞬息可就(就:完成,動詞)
每字為一印(?。鹤钟?,名詞)
其印自落(印:字印,名詞)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印:印刷工具,名詞)
欲印(?。河∷?,動詞)
唐人尚未盛為之(為:做,動詞)
滿鐵范為一板(為:成為,動詞)
不以木為之者(為:刻制、制作,動詞)
又為活板(為:發(fā)明,動詞)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為:被,介詞)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為:是,動詞)
不以木為之者(以:用、拿,介詞)
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者(以:用來,連詞)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以:把,介詞)
以中有足樂者(以:因為,介詞)
計日以還(以:相當“而”,連詞)
高可二黍許(可:大約)
珠可歷歷數(shù)也(可:可以)
通計一舟(一:全,整個)
為念珠個一(一:一件)
婦撫兒乳(乳:喂奶,動詞)
兒含乳啼(乳:奶頭,名詞)
以為妙絕(妙:善、好,形容詞)
眾妙畢備(妙:妙處,好處,名詞)
以為妙絕(絕:斷、消失,動詞)
群響畢絕(絕:極,副詞)
不能指其一端(指:指出,動詞)
手有百指(指:指頭、手指,名詞)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擔心,動詞)
無凍餒之患矣(患:憂患,名詞)
援疑質(zhì)理(質(zhì):詢問,動詞)
非天質(zhì)之卑(質(zhì):智力、天資,名詞)
益慕圣賢之道(道:學說,名詞)
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道:談、講,動詞)
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詞)
色愈恭,禮愈至(至:周到,形容詞)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至:到,動詞)
(1)倒裝句
馬之千里者
盡粟一石
何陋之有?
會賓客大宴
弗之怠
(2)省略句
策之不以其道(省主語)
則以一鐵范置(于)鐵板上
火燒令(之)堅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
寓(于)逆旅
(3)判斷句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虛詞
1、“而”,連詞,作用:a表示并列,b表示承接,c表示轉(zhuǎn)折,d表示修飾
(1)而伯樂不常有。表示轉(zhuǎn)折,但是,可是。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執(zhí)策而臨之。
(5)啟窗而觀。
(6)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7)而豎起左膝。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9)城市依稀而已。
(10)既而風定天晴。
(11)而樓上人往來屑屑。
(12)足膚鄆裂而不知。
(13)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
(14)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15)假諸人而后見也。
-->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八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畎住秾⑦M酒》
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踔疁o《登鸛雀樓》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使至塞上》
關于馬的詩句
1.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瘏ⅰ斗耆刖┦埂?/p>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R致遠《天凈沙秋思》
4.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畎住端陀讶恕?/p>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關于橋的詩句
1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翖壖病段鹘隆?/p>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R致遠《天凈沙秋思》
3.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關于蓮的詩句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獥钊f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钋逭铡度鐗袅睢?/p>
關于春天的詩句
1.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f應物《滁州西澗》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鸥Α洞和?/p>
4.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n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關于雨的詩句
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钌屉[《夜雨寄北》
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3.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4.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n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關于酒的詩句
1.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杜牧《赤壁》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畎住缎新冯y》
3.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送元二使安西》
5.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吨傺汀稘O家傲秋思》
關于月的詩句
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蹙S《竹里館》
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K軾《水調(diào)歌頭》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關于花的詩句
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淌狻朵较?/p>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已亥雜詩》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钋逭铡蹲砘帯?/p>
關于雪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畎住缎新冯y》
3.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瘏ⅰ蹲唏R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n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5.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關于思鄉(xiāng)的詩句
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吨傺汀稘O家傲》
2.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獪赝ン蕖渡躺皆缧小?/p>
3.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畎住抖汕G門送別》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畎住端陀讶恕?/p>
5.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九
知識點:
情景交融的寫法。
形容詞的重疊形式以及表達效果。
細節(jié)描寫對人物的作用。
排比的作用。
記敘文中的詳略安排。
插敘及其作用
第二單元
知識點:
掌握小說的三要素。
懂得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肖像、動作和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理解景物描寫對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小說中的`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現(xiàn)代詩歌的節(jié)奏和朗讀技巧
詩歌中意象的表達作用
第三單元
知識點:
倒裝句、省略句句式特點及翻譯要點
諸子百家文學常識
了解類比說理的方法。
第四單元
知識點:
說明方法: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畫圖表、引資料
說明方法的作用
說明順序: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
落實方法及配套練習:
1、運用學案,使學生充分預習,比如在《棗核》的教學中,在上課之前,就布置學生完成以下練習:
查資料,了解作者蕭乾
詞語積累,文君閣,給下列詞語注音
蹊蹺()()嫣()紅
倘若()山坳()
掀()啟鑲嵌()
劈()頭潛艇()
廠甸()瑪瑙()()
國籍()殷()切
從文中用“”劃出友人思鄉(xiāng)的心理活動,
用“”劃出友人思鄉(xiāng)的行動。
2、在課堂教學中,更是注重閱讀方法的實施,使學生在吃透教材的同時,掌握一些閱讀技巧。
3、每節(jié)課后都有相應的思考題,練筆作業(yè),以使學生能把思維能力轉(zhuǎn)化為動筆能力。
-->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十
語文知識點破折號用法:破折號是標號中的重點。它有多種用途,主要有下邊兩種。
(一)表示它后邊是解釋或補充說明的話。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
例: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行文中通常用一個破折號引出解釋或補充說明的話,如上二例。如果這類語句插在一個句子的當中,往往前后兩處都用破折號。
(二)表示后面是跳躍或轉(zhuǎn)折的話。
例:“好香的菜,——聽到了風聲了嗎?”趙七爺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對面說。
破折號還有其他一些用法:
(一)表示說話中斷。
例:“你——”老張看了看我,親切地說,“未來屬于你們,你們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學習,力爭成為本行的專家?!?/p>
(二)表示聲音的延長。
例:我們對著大海喊:周總理——
(三)副標題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例:為了周總理的'囑托……
——記農(nóng)民科學家吳吉昌
(四)表示事項的列舉。這種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獻。
(五)引文后面注明出處。
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鸥?/p>
(六)注釋后,說明注釋者。
例:……如格林(英國新康德學派和新里格爾的創(chuàng)始者——譯者)給他的影響更大了。
此外,破折號有時也可用于總括前文。
例:革命和革命戰(zhàn)爭是進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這種說法才是完全正確的。
-->
初二語文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十一
一、預習。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nèi)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課的準備。所以預習就是自學。
1.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和思路。
2.預習時如發(fā)現(xiàn)與新課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
3.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4.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預習筆記上,預習筆記一般應記載教材的主要內(nèi)容、自己沒有弄懂需要在聽課過程中著重解決的問題、所查閱的舊知識等。
二、上課。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不言而喻,上課也應是考生學好功課、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決定性一環(huán)。上課要做到:
1.課前抓緊時間簡要回憶和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
2.要帶著強烈的求知欲上課,希望在課上能向老師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3.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應立即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
4.聽課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性,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5.不懂的問題要先記下來,接著往下聽,課后再去鉆研或向老師請教。
6.要努力當課堂的主人。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積極參加課堂討論。
7.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要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
三、作業(yè)。作業(yè)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作業(yè)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fā)展自己的智力,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
1.先看書后作業(yè),看書和作業(yè)相結合。
2.注意審題。要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明確題目的要求,應用所學和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態(tài)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yǎng)成"言必有據(jù)"的習慣。
4.作業(yè)要獨立完成。對于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要認真改正。
5.作業(yè)要規(guī)范。切忌涂改過多。書寫工整,步驟簡明有條理。
6.定期將作業(yè)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復習時,可隨時拿來參考。
四、復習。復習的主要任務是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
1.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并且要同時復習頭一天學習和復習過的內(nèi)容,使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
2.單元復習。在課程進行完一個單元以后,要把全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一次全面復習,重點領會各知識要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
3.期中復習。期中考試前,要把上半學期學過的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復習。特別應著重弄清各單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4.期末復習。復習時力求達到"透徹理解、牢固掌握、靈活運用"的目的。
5.假期復習。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業(yè)外,要把以前所學過的內(nèi)容進行全面復習,重點復習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
五、考試??荚囀菍W習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考試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便總結經(jīng)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
1.要正確對待考試??嫉煤?,可以促進自己進一步努力學習,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認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
2.做好考試前的準備工作。對各科功課進行系統(tǒng)認真的復習,這是考出好成績的基礎。
3.答卷時應注意認真審題,仔細檢查,答題先從簡單的開始,卷面要整潔,書寫要工整,答題步驟要完整。
4.重視考后分析。拿到老師批閱的試卷后,要對試題進行逐一分析,找出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5.各科試卷要分類保存,以便復習時參考。
六、課外學習。課外學習是課內(nèi)學習的補充和擴展,二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整體。課外學習應注意:
1.可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選擇學習內(nèi)容,原則是有利于鞏固基礎知識,彌補自己的學習弱點。
2.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一些有關學科的課外讀物學習。
3.課外閱讀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切忌好高騖遠、貪多求全。
七、實驗課。實驗課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手段,實驗的目的是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有效地擴大知識領域,培養(yǎng)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實驗課要做到:
1.實驗前做好準備,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原理及實驗方法、步驟等。
2.注意熟悉實驗用儀器設備的名稱、功能和操作方法。
3.實驗要自己動手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認真測定數(shù)據(jù),做好記錄。
4.實驗完成后,要認真且實事求是地寫好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