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分光光度法的操作優(yōu)秀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年分光光度法的操作優(yōu)秀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光光度法的操作篇一

色譜過程是物質分子在相對運動的兩相(固定相和流動相)間分配平衡的過程,可用分配系數k和容量因子k描述。

例題:色譜過程使物質分子在; a.溶液中達到平衡的過程b. 兩相中平衡的過程c. 固定相中分配的過程 d. 流動相中溶解的過程

e. 相對運動的兩相(流動相與固定相)間分配平衡的過程 答案: e

1.分配系數k=cs/cm,與組分、固定相和流動相性質和溫度有關。

2.容量因子k=ws/wm,不僅與組分、固定相和流動相性質和溫度有關,還與兩相體積有關。容量因子不等是色譜分離的先決條件。

3.色譜過程方程:保留時間與分配系數關系tr=t0(1+k)

第一節(jié) 薄層色譜法

分光光度法的操作篇二

掌握薄層色譜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藥物鑒別、檢查中的應用。

一、基本原理

1.吸附薄層色譜:吸附劑對不同組分a和b具有不同吸附能力,展開劑也對a和b有不同溶解、解吸能力,當展開劑不斷展開, a、b在吸附劑和展開劑之間連續(xù)不斷吸附解吸,產生差速遷移得到分離。

2.比移值:rf=l/l0,為組分遷移距離與展開劑遷移距離之比

比移值的最佳范圍是0.3~0.5,可用范圍是0.2~0.8。

影響比移值因素:①被分離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極性較強的組分rf較小。②薄層板性質。吸附劑活性越強,吸附作用就越強,rf越小。③展開劑性質。極性越強展開劑rf值增大④展開劑蒸氣飽和度對rf也有較大影響。

3.分離度:r=2d/(w1+w2),兩相鄰斑點中心距離與兩斑點平均寬度的比值

二、操作方法

1.吸附劑和展開劑的選擇

(1)吸附劑:常用有硅膠、氧化鋁、聚酰胺、硅藻土等。硅膠、氧化鋁的活性與含水量有關,含水量高,活性低,吸附力弱;聚酰胺表面的酰胺基可形成氫鍵,選擇性高。

(2)展開劑:極性較強的展開劑適用于極性較強組分的洗脫;極性較弱的展開劑適用于極性較弱組分的洗脫。加入少量酸、堿可以使極性物質斑點集中,減少拖尾,提高分離度。

選擇一般原則是,分離極性較強組分時選用活性低的薄層板,以極性強的展開劑展開。分離弱極性組分時,宜選用活性高的薄層板,以極性弱的展開劑展開。調整待測組分rf0.3~0.5范圍內。

2.薄層板制備:1份固定相與3份水混和涂布,110℃烘30分鐘。

3.點樣與展開:點樣一般為直徑2~4mm圓點,距底2.0cm;展開距離一般為10~15cm。

4.斑點定位:有色可直接觀察;有熒光在紫外燈下觀察;噴灑顯色劑使組分顯色。

三、應用 1.鑒別: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溶液的比移值 2.雜質檢查:雜質對照品比較法;高低濃度對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