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的考試
春去秋來,每屆同學都有可愛的共性:
第一次聽力課上,必有哀怨的眼神,緊閉的雙唇,亂發(fā)里的雙手,冒著汗的腦門。
大家一起向我申訴云老師啊,我是這樣感覺聽力考試的:
SECTION A 十個小對話:不知所云的十集劣質臺語版連續(xù)劇,嘰嘰歪歪,什么玩意兒;SECTION B 三篇小短文:陰森恐怖的日本懸疑片,不知道那鬼答案何時從你背后冒出來,建議設為PG級(家長指導下收聽);或者復合式聽寫:一個一邊讓我聽一邊居然要求我用手記下臺詞的劇目!最怵它噢
然而經過我的建議,大家轉換思維,最后都驚喜的發(fā)現:
聽力其實很美麗,很人文,很時尚
進而最終頓悟:
聽力考試原來是一場彌漫著英倫的細雨,加州的陽光,異域的風情,宗教的芬芳,日常的邏輯,科學的常識,再加那么一些小小的技巧的生活多幕劇。
不信?那么請看,演出開始了:
SECTION A 十個小對話:
精干的10幕英美日常生活輕喜劇。類似劇目:美國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
在這個劇目里,你首先使用兩個原則:主配角原則和關鍵詞原則。
既然是輕喜劇,自然有男一號或是女一號。但記住,主角只有一個,男或女。剩下的就是配角,而配角說的話你不必太在意,萬一漏過去了就漏過去,不要患得患失,主角的臺詞里才有答案。比如看到4項主語都是男性或男性所有格,MAN SPEAKER怎么可能不是主角?反之亦然?;蛘呖催x項都是TO DO的無主語類型,這是建議請求命令題型,大部分情況第二個出場的是主角,不管是男是女。遇到沒有規(guī)律的選項,馬上適用關鍵詞原則,出現了大于等于2次的單詞必定就是主題,而不一定要4項里都有。接著根據這些關鍵詞框定專題和場景。而場景和專題恰恰都是咱們生活中都發(fā)生過的,或是我們所了解的英美人士生活中發(fā)生過生活經歷,充滿生活情趣。
例如說,你看到金錢價格運算題:你可以想象你和朋友逛街購物的場景,無非是報價還價選擇款式數量和找錢。回憶著過程中的簡單四則運算,這樣的問題小菜一碟。只須注意,美國人也喜歡便宜,買了打折商品(a real bargain)也會沾沾自喜。
遇見滿眼都是交通工具,一定比較交通工具的優(yōu)劣,你想想你為什么乘火車,乘飛機,乘公汽或者步行和騎車呢?圖個什么?又避免什么?
當看見充斥著書香氣息的選項,如professor, lecture, exam, notes毫無疑問,是青青校園專題。這個我們無疑是最熟悉的。弟兄們一般會享受生活,所以這個專題中男生成績和學習理解能力較弱,牢騷滿腹。MM們則基本相反,而且經常幫助和勸慰郁悶的男同胞。不過男孩女孩們似乎都喜歡對課程難度估計較低,主觀客觀常常不一致。而教授們則都夠拽,長期借故不見學生???,大學秀逗生活真實寫照。
還有更多的情況則根據簡單的日常小邏輯和英美生活習慣的常識可以解決。比如,老外喜歡委婉拒絕別人的要求,中間總是來個but。前面沒有直接肯定,那么說的再漂亮估計都沒戲。咱們電視電影看多了,要相信自己推斷套路式臺詞的功夫不是一般了得。再者如,老外一般找別人修理東西,卻喜歡親自修葺后院,覺得其樂融融。喜歡搞party,但邀請誰肯定要商量。喜歡搬家,但每次原因各有不同。掌握了歐美人士日常生活方式,就掌握了出題者的人性思路,自然游刃有余,心領神會,由應付變?yōu)槔斫?,由理解升華為欣賞。何不就此設想你置身國外,盡情享受這個10幕異域風味之旅呢?
SECTION B 三篇小短文:
三部包括各種題材和體裁的經典影視作品。類似劇目:15~21世紀世界影視博覽。
首先明確一點:聽力短文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議論文。
記敘文宛如娓娓道來的敘事文藝片,向你訴說名人不凡的歷程和老百姓身邊的奇聞趣事。
先看名人故事,有的聽起來好像人物傳記:成功起點,幼年往事,人生轉折,終身成就,自然是描述的重點,也必定是考點。有的猶如史詩,鏡頭縱橫百年,或風起云涌,或波瀾不驚,重點刻畫歷史人物對歷史發(fā)展的深遠影響。且注意一切年代日期,以及當時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更明顯的是,這些人現在都已作古。死則死矣,莫忘蓋棺定論,人物事跡的總結評價。
再看平民老百姓的故事一樣有滋有味。一定注意故事的開頭和結尾?,F在以社會平民的視角來審視社會的影片越來越吃香。編劇和導演肯定要從這些小人物的平淡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矛盾和沖突,借以啟動和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結尾又力求出人意料。否則千篇一律的結局太倒胃口。
社會性說明文如同一部反映社會現實或介紹異國概況的紀實風格電影。
既然要反映現實,肯定是有一定問題。西方國家縱然發(fā)達和民主,但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環(huán)保,生態(tài),毒品,犯罪,交通,經濟衰退等等,到底什么問題,從何而來?怎么解決?必考無疑,且最后必有定論,不會發(fā)生議論文里所謂爭議性觀點和行為的局面。
至于介紹國外的概況,題材一般涉及教育,文化,社會,監(jiān)獄,經濟等等,至少是和中國不同,或和我們想象中不同的體制和規(guī)范。一樣的說來干啥呢?因此,表示特別和特點的詞匯和字眼尤為關鍵。這類文章條理清晰,體系感強。容易聽懂。但是一定的文化積淀和底蘊在這里是衡量優(yōu)秀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分水嶺。
而科普性說明文簡直就是一個少兒科普類資料,屬于咱們小學看電影前加影部分的檔次。它絕對不是考察咱們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有多么扎實,何況內容本身對于無論文史或理工同學來說都是常識。聽出前因后果,以及客觀數據和客觀調查結果,這樣至少大部正確。
最后是SECTION B的復合式聽寫:
驚險刺激的好萊塢進口商業(yè)大制作。類似作品:美國動作片生死時速。
這種片子不但讓人心驚肉跳High到極致,連觀眾也要參與其中跟著用手耳腦眼連High3遍。但我告訴你,你要是傻傻地真的跟在Speaker后面High,3遍后結局肯定是累死也白搭。人的耳隨心動,心隨眼動,眼隨手動,手難以跟上耳中聽到的話語。這一切的生理定律決定了必須進行戰(zhàn)略上的大調整。步驟在這個時候顯得萬分重要。永遠要設法讓自己的筆尖在朗讀人的語音前面到達填空處。這里需要大智慧,大氣魄。敢于放棄,退為了進,失為了得,只要得失自在我心,就不怕無法完成單詞和句子。怎樣追上Speaker的生死時速?
怎么做到你high speed, 我比你更higher speed? 寫,但只寫關鍵詞。沒有具體支撐句子意義的零散零件式單詞不要讓它們占用你寫關鍵詞的時間。因為你寫廢品單詞的時間占用的是寫后面更重要的有實際意義的關鍵詞的時間。手起刀落,時間卻不復返了。經過3遍的洗禮,你剩下的即使不是個完整成型的句子,但是定睛一看,偉大的雛形已經不可思議的形成。
然后再運用寫作練習里練就的造句功夫,補充上細節(jié)部分,你既沒有走題,也不會有語法錯誤,整潔地移上答題卡,成功!恭喜你,這次你做了一回偉大的導演,老練的駕馭了整個緊張的拍攝過程!
現在,再重新審視我們的聽力世界,你會發(fā)現如此多的奇妙和精彩。懷著笑容和幽默感去享受聽力考試,你已經與過去那個因恐懼而被迫應付聽力的你徹底決裂,并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山之巔,深深呼吸著那成功的氣息
Come on, lets go! 朋友們,趕快驚喜你自己吧。
春去秋來,每屆同學都有可愛的共性:
第一次聽力課上,必有哀怨的眼神,緊閉的雙唇,亂發(fā)里的雙手,冒著汗的腦門。
大家一起向我申訴云老師啊,我是這樣感覺聽力考試的:
SECTION A 十個小對話:不知所云的十集劣質臺語版連續(xù)劇,嘰嘰歪歪,什么玩意兒;SECTION B 三篇小短文:陰森恐怖的日本懸疑片,不知道那鬼答案何時從你背后冒出來,建議設為PG級(家長指導下收聽);或者復合式聽寫:一個一邊讓我聽一邊居然要求我用手記下臺詞的劇目!最怵它噢
然而經過我的建議,大家轉換思維,最后都驚喜的發(fā)現:
聽力其實很美麗,很人文,很時尚
進而最終頓悟:
聽力考試原來是一場彌漫著英倫的細雨,加州的陽光,異域的風情,宗教的芬芳,日常的邏輯,科學的常識,再加那么一些小小的技巧的生活多幕劇。
不信?那么請看,演出開始了:
SECTION A 十個小對話:
精干的10幕英美日常生活輕喜劇。類似劇目:美國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
在這個劇目里,你首先使用兩個原則:主配角原則和關鍵詞原則。
既然是輕喜劇,自然有男一號或是女一號。但記住,主角只有一個,男或女。剩下的就是配角,而配角說的話你不必太在意,萬一漏過去了就漏過去,不要患得患失,主角的臺詞里才有答案。比如看到4項主語都是男性或男性所有格,MAN SPEAKER怎么可能不是主角?反之亦然。或者看選項都是TO DO的無主語類型,這是建議請求命令題型,大部分情況第二個出場的是主角,不管是男是女。遇到沒有規(guī)律的選項,馬上適用關鍵詞原則,出現了大于等于2次的單詞必定就是主題,而不一定要4項里都有。接著根據這些關鍵詞框定專題和場景。而場景和專題恰恰都是咱們生活中都發(fā)生過的,或是我們所了解的英美人士生活中發(fā)生過生活經歷,充滿生活情趣。
例如說,你看到金錢價格運算題:你可以想象你和朋友逛街購物的場景,無非是報價還價選擇款式數量和找錢?;貞浿^程中的簡單四則運算,這樣的問題小菜一碟。只須注意,美國人也喜歡便宜,買了打折商品(a real bargain)也會沾沾自喜。
遇見滿眼都是交通工具,一定比較交通工具的優(yōu)劣,你想想你為什么乘火車,乘飛機,乘公汽或者步行和騎車呢?圖個什么?又避免什么?
當看見充斥著書香氣息的選項,如professor, lecture, exam, notes毫無疑問,是青青校園專題。這個我們無疑是最熟悉的。弟兄們一般會享受生活,所以這個專題中男生成績和學習理解能力較弱,牢騷滿腹。MM們則基本相反,而且經常幫助和勸慰郁悶的男同胞。不過男孩女孩們似乎都喜歡對課程難度估計較低,主觀客觀常常不一致。而教授們則都夠拽,長期借故不見學生???,大學秀逗生活真實寫照。
還有更多的情況則根據簡單的日常小邏輯和英美生活習慣的常識可以解決。比如,老外喜歡委婉拒絕別人的要求,中間總是來個but。前面沒有直接肯定,那么說的再漂亮估計都沒戲。咱們電視電影看多了,要相信自己推斷套路式臺詞的功夫不是一般了得。再者如,老外一般找別人修理東西,卻喜歡親自修葺后院,覺得其樂融融。喜歡搞party,但邀請誰肯定要商量。喜歡搬家,但每次原因各有不同。掌握了歐美人士日常生活方式,就掌握了出題者的人性思路,自然游刃有余,心領神會,由應付變?yōu)槔斫猓衫斫馍A為欣賞。何不就此設想你置身國外,盡情享受這個10幕異域風味之旅呢?
SECTION B 三篇小短文:
三部包括各種題材和體裁的經典影視作品。類似劇目:15~21世紀世界影視博覽。
首先明確一點:聽力短文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議論文。
記敘文宛如娓娓道來的敘事文藝片,向你訴說名人不凡的歷程和老百姓身邊的奇聞趣事。
先看名人故事,有的聽起來好像人物傳記:成功起點,幼年往事,人生轉折,終身成就,自然是描述的重點,也必定是考點。有的猶如史詩,鏡頭縱橫百年,或風起云涌,或波瀾不驚,重點刻畫歷史人物對歷史發(fā)展的深遠影響。且注意一切年代日期,以及當時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更明顯的是,這些人現在都已作古。死則死矣,莫忘蓋棺定論,人物事跡的總結評價。
再看平民老百姓的故事一樣有滋有味。一定注意故事的開頭和結尾。現在以社會平民的視角來審視社會的影片越來越吃香。編劇和導演肯定要從這些小人物的平淡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矛盾和沖突,借以啟動和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結尾又力求出人意料。否則千篇一律的結局太倒胃口。
社會性說明文如同一部反映社會現實或介紹異國概況的紀實風格電影。
既然要反映現實,肯定是有一定問題。西方國家縱然發(fā)達和民主,但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環(huán)保,生態(tài),毒品,犯罪,交通,經濟衰退等等,到底什么問題,從何而來?怎么解決?必考無疑,且最后必有定論,不會發(fā)生議論文里所謂爭議性觀點和行為的局面。
至于介紹國外的概況,題材一般涉及教育,文化,社會,監(jiān)獄,經濟等等,至少是和中國不同,或和我們想象中不同的體制和規(guī)范。一樣的說來干啥呢?因此,表示特別和特點的詞匯和字眼尤為關鍵。這類文章條理清晰,體系感強。容易聽懂。但是一定的文化積淀和底蘊在這里是衡量優(yōu)秀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分水嶺。
而科普性說明文簡直就是一個少兒科普類資料,屬于咱們小學看電影前加影部分的檔次。它絕對不是考察咱們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有多么扎實,何況內容本身對于無論文史或理工同學來說都是常識。聽出前因后果,以及客觀數據和客觀調查結果,這樣至少大部正確。
最后是SECTION B的復合式聽寫:
驚險刺激的好萊塢進口商業(yè)大制作。類似作品:美國動作片生死時速。
這種片子不但讓人心驚肉跳High到極致,連觀眾也要參與其中跟著用手耳腦眼連High3遍。但我告訴你,你要是傻傻地真的跟在Speaker后面High,3遍后結局肯定是累死也白搭。人的耳隨心動,心隨眼動,眼隨手動,手難以跟上耳中聽到的話語。這一切的生理定律決定了必須進行戰(zhàn)略上的大調整。步驟在這個時候顯得萬分重要。永遠要設法讓自己的筆尖在朗讀人的語音前面到達填空處。這里需要大智慧,大氣魄。敢于放棄,退為了進,失為了得,只要得失自在我心,就不怕無法完成單詞和句子。怎樣追上Speaker的生死時速?
怎么做到你high speed, 我比你更higher speed? 寫,但只寫關鍵詞。沒有具體支撐句子意義的零散零件式單詞不要讓它們占用你寫關鍵詞的時間。因為你寫廢品單詞的時間占用的是寫后面更重要的有實際意義的關鍵詞的時間。手起刀落,時間卻不復返了。經過3遍的洗禮,你剩下的即使不是個完整成型的句子,但是定睛一看,偉大的雛形已經不可思議的形成。
然后再運用寫作練習里練就的造句功夫,補充上細節(jié)部分,你既沒有走題,也不會有語法錯誤,整潔地移上答題卡,成功!恭喜你,這次你做了一回偉大的導演,老練的駕馭了整個緊張的拍攝過程!
現在,再重新審視我們的聽力世界,你會發(fā)現如此多的奇妙和精彩。懷著笑容和幽默感去享受聽力考試,你已經與過去那個因恐懼而被迫應付聽力的你徹底決裂,并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山之巔,深深呼吸著那成功的氣息
Come on, lets go! 朋友們,趕快驚喜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