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名句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長篇言情小說,內(nèi)容深刻,博大精深。小說細致的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真實情感和互相愛慕之情,但最終被封建制度無情的拆散,導(dǎo)致了黛玉殉情,寶玉出家的愛情悲劇;薛寶釵是典型的‘’大家閨秀‘’,有才有德,雖然很現(xiàn)實,很世故,但她和賈寶玉沒有愛情的婚姻悲劇,也毀滅了她的美好人生;所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個人之間情感故事,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專制和殘忍,體現(xiàn)了作者對個性自由,婚姻自主的強烈渴望,抒發(fā)了作者憤世疾俗的思想感情。
書中描寫了王熙鳳的笑里藏刀,心狠手辣,聰明能干,但最后也是青春早逝,悲劇人生;小說多處地方暗示了女子比男子更加能干,更加優(yōu)秀;比如,王熙鳳比丈夫賈連能干,薛寶釵比哥哥薛蟠聰明能干,薛寶釵、林黛玉、探春等女子比賈寶玉有才華,等等。這些都表現(xiàn)了作者希望女子翻身做主,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望。
賈府是封建社會未期的一個縮影,小說以賈府的衰敗過程為背景,以大觀園的建設(shè)、興旺,以及敗落為主要內(nèi)容,描寫了純潔善良的女孩子們的不同的人生悲劇,她們是主人也好,奴才也好,有才也罷,無才也罷,她們誰也脫離不了封建制度的魔爪,誰也沒有權(quán)利改變自己的命運,誰也不能做主自己的人生,最后都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表現(xiàn)了作者極大的同情,體現(xiàn)了作者對封建制度的厭惡和憎恨,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推翻封建社會的渴望,以及在朦朧狀態(tài)下,追求民主的主題思想。
以上所言,筆者不敢說是《紅樓夢》的主題思想,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討論!下面,是《紅樓夢》的十大經(jīng)典名言,和大家共享。
第十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太虛幻境石牌兩邊的一副對聯(lián) (《紅樓夢》內(nèi)容亦真亦假,亦有亦無,就看怎樣理解、休會了。)
第九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賈蓉之妻秦氏房間里的一副對聯(lián) (世上的事情能夠透徹了解,都是學問;人情世故能夠熟悉通達,便是文章。賈寶玉卻不喜歡這句話,因為他厭惡那種互相欺騙,互相利用的人際關(guān)系,他憎恨那樣的封建社會。開句玩笑,在咱們今天美好的和諧社會,這句話大概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社會大學的內(nèi)容吧。)
第八句: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我知是誰? ------林黛玉 (花是純潔美好的事物,黛玉葬花,說明愛花,即喜歡純潔美好的事物,向往純潔美好的生活;體現(xiàn)了黛玉厭惡那種勾心斗角,爭名逐利的封建社會;她憤世疾俗,不隨波逐流。黛玉似乎也預(yù)感到自己的這種生活態(tài)度,終將會被封建社會的殘酷現(xiàn)實所不容,而被毀滅。黛玉埋花,眾人笑癡,唯獨寶玉,感嘆理解,由此可見,黛玉寶玉,志同道合。)
第七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劉姥姥 (古今相同,此語道出,普通百姓的心聲,普通百姓謀事創(chuàng)業(yè),希望老天保佑,順順利利的。)
第六句: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天。 -------薛寶釵 (既展示了寶釵過人的才華,又表達了她的美好愿望。只可惜她的夢想和現(xiàn)實差了十萬八千里。)
第五句:我是多愁多病的身,你是傾國傾城的貌。 -------賈寶玉 (既向黛玉表示了愛慕之情,也是試探性的問話;即寶玉追求黛玉。在那樣的封建社會,寶玉單純善良的性格,憤世疾俗的生活態(tài)度,使他不喜歡和那些功名利祿,勾心斗角的臭男人們在一起,這樣,他和別的男人不一樣,在外人看來,他的心態(tài)不正常,他是一個有病的人,所以他說自己是多愁多病的身。也正因為他單純善良,憤世疾俗,才和黛玉志同道合,這也是追求黛玉的原因。)
第四句:可知世上萬般好,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瘋跛道人 (好了歌全文:
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
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
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
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首詩明顯帶有消極思想,反映了封建社會的一種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顯示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思想。)
第三句:容我呢,是我的造化,不容我呢,還有一個死呢。 ------- 紫鵑 (丫環(huán)們的悲殘人生,自殺是她們抗據(jù)封建制度的唯一方法。)
第二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賈寶玉 (寶玉認為未出嫁的女兒清爽宜人,因為她們純潔善良;男子濁臭逼人,因為已經(jīng)成家的女人和男子是一樣的,他們都變得追名逐利,爾諛我詐,勾心斗角,封建勢利等。在那樣的封建制度下,女孩子們是軟弱的,她們不能做主自己的人生,她們的命運被封建制度所控制;表現(xiàn)了寶玉對她們的愛護和同情;贊美了寶玉對真、善、美的追求,對民主的渴望;說明了寶玉對封建制度的痛恨。)
第一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曹雪芹 (讀完《紅樓夢》,誰有這樣的感受?誰又沒有這樣的感受呢?)
以上十句,個人淺見,敬請大家關(guān)注和評論!
如何評價薛寶釵
任是無情也動人,說的就是薛寶釵。薛寶釵的無情,并不是沒有感情,而是不做浪費感情這種無謂的事情。她從來不悲花傷月、悲天憫人,她只做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事情,比如作詩賦詞不如做點針線;悲花傷月不如接濟一下貧困女孩子;穿金戴銀不如節(jié)儉留后手。薛寶釵的無情在于她看穿了世情,她已經(jīng)收斂了所有女孩子該有的情趣,讓生活磨礪成異常冷靜的腳踏實地之人。
薛寶釵并不是生來如此的,想她小時候也出生富豪世家,詩書禮樂無所不通,是她父親為之驕傲且聰慧異常的掌上明珠、穿金戴銀的大家閨秀。為什么薛寶釵小小年紀就失去了女孩子該有的情趣呢?主要是她父親死后,哥哥不爭氣,家道一落千丈,里里外外的事情竟全部落在她這個曾經(jīng)錦衣玉食的大小姐身上,生活的重擔和責任讓她過早的看透了人心、認清了世情。她并沒有因此而灰心、頹廢或者撂挑子,從此收起了一切華麗無用的東西,變成一個徹底務(wù)實之人。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實際意義的,也因此被人詬病以下幾件很無情的事情。
一是金釧被王夫人攆出去投井自殺后,連襲人都不覺流下淚來,而寶釵勸王夫人,金釧或者失足掉下井,就算自殺也只能說明金釧是個糊涂人。金釧已經(jīng)死了,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著,對薛寶釵來講,王夫人保證身體最重要,她的言辭看起來很無情,卻也直接將自責悔恨的王夫人開解了,薛寶釵要做的就是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而不是無謂的去為已經(jīng)死去的人傷心自責。
二是尤三姐為柳湘蓮自殺后,薛姨媽直感嘆,可薛寶釵一點不為之所動,勸她哥哥既然不需要張羅柳湘蓮婚事了,不如趕緊請生意上幫忙的伙計吃飯感謝一下人家。薛寶釵的心里惦記的都是現(xiàn)實中必須要做的事情,人死了就死了,傷感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三是香蓮舍近求遠找黛玉學寫詩,大家都覺得香蓮和薛寶釵住一起,舍近求遠找黛玉,是寶釵人品不行。薛寶釵詩書禮樂也確實都是佼佼者,可她已經(jīng)知道精通這些不能當飯吃,女孩子做點針線還能省點家用。她卻也并不勸阻香蓮,任由香蓮追求她以為的快樂。
四是寶釵撲蝶嫁禍黛玉。我只想說寶釵那時候確實對寶玉上了心,那個少女不懷春呢,要不她總到怡紅院去,都招晴雯心煩了。她撲蝶也是很少有的女兒之態(tài),估計是有了心上人之后才顯露的這一點女兒情趣,這時八成心里都是寶玉呢,一時心急,總不能說跟寶玉捉迷藏吧,情急之下自然就會想起林黛玉,畢竟她這會子離開眾人也是去找林黛玉的。
要說寶釵無情,她卻暗地里接濟無親無故的邢夫人侄女邢岫煙;幫史湘云開螃蟹宴;送燕窩給黛玉。薛寶釵已經(jīng)被生活磨礪成了毒眼,只有她看出邢姑娘困窘、湘云在史家做針線到深夜的艱難、黛玉寄人籬下的苦楚。
如果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媽一定要促成金玉良緣,薛寶釵在看清賈寶玉華美的表皮下幼稚的心靈,又如何愿意嫁給賈寶玉呢。她的生活磨礪,讓她遠遠的走在林黛玉前面,她要操心打理的事情很多,不會像林黛玉那樣閑的悲花傷月為情所困;而比之林黛玉至少還算一算賈府入不敷出,賈寶玉那一句反正短不了我們的,可知賈寶玉確實是腹內(nèi)原來草莽。薛寶釵比他們早早的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世人的無情。
薛寶釵看透一切,卻依舊認真務(wù)實的生活,這種悟道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她不是賈寶玉那種萬事皆空做和尚去吧,她要照顧母親振興薛家,她是有責任有擔當?shù)?,是那個真正一切明了卻依舊動人生活著的女兒家。
薛寶釵是“心機婊”嗎
薛寶釵到底"婊不婊”的,要看紅樓夢最后的結(jié)局才能定論。既然后四十回遺失,一切猜測都非正解,但薛寶釵富有心機,卻是很明確的,且不說滴翠亭成功甩鍋,但她平時行事有很多事情不能仔細推敲。下面略說幾件以作引玉
一,寶釵在滴翠亭聽人談話,馬上聽出其中有小紅的聲音,并知其性格特點,這讓人佩服寶釵對怡紅院了解的透徹的同時,不能不多想,因為聽聲辯人這種事,僅憑他人的描述怕是不行的,若不親耳聽過,記憶再好也是枉然,問題是寶釵是何處聽過,要知道小紅只是怡紅院中一個負責灑掃的三等小丫頭。平時根本就見不到主子,若不是小紅趁機斟茶,就連賈寶玉都沒機會見到。寶釵若沒有些心機,怎會如此留意怡紅院,甚至連一個小丫頭都不放過?
二,寶釵樂于助人,但仔細想一想她所幫助的人,可有一個是無用的?她幫過史湘云,成功的走進了賈母的眼,并且史湘云也成了擁釵的主力軍,她幫襲人,襲人也是處處宣揚寶姐姐的寬容厚道,她把管理園子花草的好處給了茗煙的娘,茗煙是寶玉身邊的長隨,又深知寶玉稟性,與他娘打好關(guān)系絕無壞處。
三,寶釵被人評價"隨分從時""藏拙守愚""事不關(guān)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可是在寶玉身邊,她可曾藏過拙守過愚?可曾“一問搖頭三不知”?她在贊同襲人指責寶玉不該大清早就去瀟湘館失了分寸時,可曾想到她也是大清早就從蘅蕪苑跑到了怡紅院也是有失分寸的行為?寶釵的表現(xiàn),常常與她的人設(shè)相悖,卻有一個好名聲,若沒有些心機,誰又會相信?
四,讀者們都知道薛寶釵最后成功收服了林黛玉,可是薛寶釵是真的對林黛玉好嗎?雖然他會黛玉送了燕窩,可這誰能說這不是她這是為了收服寶玉而埋下的伏筆?所以,寶釵不一定是心機婊,但有心機是一定的。
薛寶釵的結(jié)局是什么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guān)注君箋雅侃紅樓)
愛薛寶釵的人和討厭薛寶釵的人應(yīng)該一樣多。但無論愛與不愛,都不影響薛寶釵這樣一個人物,作為《紅樓夢》的主角陪伴著愛紅人一起走過人生。《紅樓夢》是一部多主角的小說。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甚至王熙鳳都是主角,而寶黛愛情和金玉良姻作為故事的主線,雖然在八十回后戛然而止,讓人難窺真相,但薛寶釵的命運倒是可以猜測一二。
寶黛釵三人,薛寶釵的結(jié)局最難猜。黛玉死,寶玉出家,都清清楚楚在八十回前暗示清楚??裳氣O就有點曖昧不明了。她在賈寶玉離家出走后怎么樣了?這還真不太好說。
一,薛寶釵嫁入破敗的賈家為哪般
多數(shù)人討厭薛寶釵不是因為她為人周到,全面,也不是寶釵真善良假虛偽。而是薛寶釵最后嫁給了賈寶玉。寶釵為何嫁給寶玉?
賈家在八十回后已經(jīng)江河日下。抄檢大觀園后大觀園群芳離散,賈家也徹底衰落。那種頹敗的跡象根本掩飾不住。七十七回開頭,王夫人為了二兩人參翻遍了榮國府,最終還是薛寶釵幫忙解決了人參的問題。二兩人參對于當初的榮國府算什么?真有錢,王夫人會挨門挨戶的問個遍還不買去?可她就是沒買。不但如此,她還發(fā)了半天呆:
王夫人聽了,低頭不語,半日才說:“這可沒法了,只好去買二兩來罷?!?/blockquote>低頭不語,半日才說,這是心中翻滾思忖良久。我曾經(jīng)算過,二兩人參應(yīng)該也就二十多兩銀子??蛇@都要王夫人想半天,明顯不是說沒這二十兩,而是這二十兩應(yīng)不應(yīng)該花!賈赦那邊更甚,他借了孫紹祖五千兩銀子,為了不還,干脆將女兒迎春給了人家。這是老賴的無恥行徑,不怪孫紹祖醉后大罵迎春是五千兩銀子賣給他的。
賈家這樣的情況,薛寶釵冷眼旁觀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她費盡心機就想嫁入這樣的賈家,試問她圖的是什么?寶二奶奶很高貴么?顯然并不是!榮國府繼承權(quán)歸屬究竟是誰根本不明朗,于情于理,賈璉都更有優(yōu)勢。所以寶釵嫁給賈寶玉絕不是陰謀而是犧牲。
二,齊眉舉案的寶二爺寶二奶奶。
寶釵寶玉結(jié)婚后,兩人并沒有怨念。反倒有一段相敬如賓,齊眉舉案的日子。這是很和睦的關(guān)系。顯然寶釵嫁給賈寶玉是讓賈寶玉感懷的關(guān)系。通行本八十回后賈寶玉和薛寶釵婚后生活是反人性的。被耍了陰謀而生米煮成熟飯的婚姻竟然還過的有滋有味?賈寶玉要如何沒心沒肺?賈寶玉對林黛玉那種忘我的感情如何能讓賈寶玉輕易接受寶釵?
我說過幾次的“杏子陰假鳳泣虛凰”應(yīng)該就是寶黛釵三人命運的提前預(yù)演。藕官、菂官、蕊官就暗示了寶黛釵,菂官死后,蕊官才來補位,藕官紀念菂官,也對蕊官深情厚誼。因為菂官的死和蕊官的來無關(guān)。
寶黛釵也一樣。按我之前的分析應(yīng)該黛玉死,寶玉接受不了被重創(chuàng)(五十七回瘋癲再現(xiàn)?),寶釵十有八九那時候嫁給賈寶玉沖喜。所以寶玉才可能在林黛玉死后自覺虧負寶釵,兩人才齊眉舉案的過了一段日子。
三,寶玉出走,寶釵無子孤單過一生。
賈寶玉最終還是走了。踐行自己的誓言: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寶玉和寶釵婚姻持續(xù)了多久呢?我認為半年不到!這個推斷不在薛寶釵的判詞里,反倒在元宵節(jié)的燈謎中:
有眼無珠腹內(nèi)空,荷花山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雖濃不到冬。這四句謎語藏了好多迷!
第一,寶釵寶玉結(jié)婚在夏季,“荷花山水喜相逢”說的很清楚。
第二,寶玉離家出走在秋天,“梧桐葉落分別離”這是深秋時節(jié),梧桐葉已經(jīng)徹底掉落。
第三,寶釵寶玉夫妻是恩愛的,“恩愛雖濃不到冬”我估計很多人難以接受。但看到上面的“齊眉舉案”分析,應(yīng)該可以了解,婚后的寶釵和寶玉關(guān)系和睦,非常不錯。
第四,寶釵無子!八十回后寶釵生子賈桂是絕無可能的。因為第一句“有眼無珠腹內(nèi)空”已經(jīng)明確說了寶釵寶玉結(jié)婚(有眼)卻并沒有孩子(無珠),古人將女子懷孕叫珠胎暗結(jié),而腹內(nèi)空更清晰了。
整段謎語清楚記錄了寶釵寶玉婚姻生活的情感和結(jié)局,開始和結(jié)束。當然這個謎語未嘗沒有歧義。主要是不同版的謎語略有不同。[舒序本]將更香的作者變成寶釵所作。[庚辰本]將更香燈謎變成暫記寶釵制迷,畸笏叟還有一條批語為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嘆嘆,丁亥夏,畸笏叟!但夢覺本和舒序本就又再次申明竹夫人為寶釵所作。而且在竹夫人燈謎后邊有脂批:此寶釵金玉成空!比較下來,脂硯齋批語更可信!更香應(yīng)該是林黛玉所作。畢竟那種纏綿的詩文是林黛玉的風格。而且據(jù)周汝昌先生研究認為林黛玉的瀟湘妃子也有“香消”之意!林黛玉無論怎樣都是燃燒消耗自己的意思。通行本采用了更香是林黛玉所作,竹夫人是薛寶釵所作。
賈寶玉走后,薛寶釵如何,這根本無法預(yù)知的。有人認為薛寶釵嫁給了賈雨村,這個說法的依據(jù)是賈雨村那句詩:釵于奩中待時飛!脂硯齋確實說過表過黛玉,又言寶釵,但這不過是《紅樓夢》眼目,賈雨村所待之釵不過是前刻著眼的嬌杏而已,與薛寶釵全無關(guān)系。
那么薛寶釵又如何了?賈家被抄家,一窮二白,薛家也不會好!等待薛寶釵的,不過是孤苦無依的人生,掙扎求生而已。至于死于雪里埋還是土里埋,留點想象也是好的。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guān)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guān)注一下,歡迎收藏轉(zhuǎn)發(fā)。非常感謝 !
薛寶釵喜歡賈寶玉嗎
并不喜歡。
薛寶釵是個比較傳統(tǒng)的姑娘,她對于寶玉,只有出于妻子對丈夫的責任和義務(wù),而沒有愛。
主要可以從幾點可以看出來:
【第1句】:她的屋子很空。寶釵屋子一片雪白,相比林黛玉,林的生活氣息很濃厚,旁邊都是湘竹,還偶爾彈琴作畫。但寶釵書里描述甚少,顧城評論寶釵,天然生性空無的人,并在“找”和“執(zhí)”中參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的合適,是因為并無所求。
【第2句】:她沒有癖好,自然沒什么深情。相對于林黛玉,黛玉有很多小性子,和紫鵑情同姐妹,香菱還拜黛玉為師。但寶釵對每個人都像熱心的大姐姐,這樣看來,可能對每個人都甚少真心。不管是襲人,還是湘云,黛玉,她都對別人很好。
古人有云,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寶釵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圓滿,比如生日時,點老太太喜歡聽的戲。比如金釧死后,寶釵甚至還勸慰王夫人:“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這么想。據(jù)我看來,他并不是賭氣投井,多半他下去住著,或是在井邊憨玩,失了腳掉下去的。他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的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p>
她說的話,可謂比較冷漠淡然了。
還有,尤三姐殉情自私,寶釵聽了,并不在意,便說道,“俗語說的好,‘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_@也是他們前生命定。前兒媽媽為他救了哥哥,商量著替他料理,如今已經(jīng)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說,也只好由他罷了。媽媽也不必為他們傷感了,倒是自從哥哥打江南回來了一二十日,販了來的貨物也該發(fā)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計辛辛苦苦的,回來幾個月,媽媽和哥哥商議商議,也該請一請,酬謝酬謝才是。別叫人看著無理似的?!?/p>
對于尤三姐的死,她都懶于追究,甚至連好奇心都沒有。
家里破產(chǎn),哥哥被抓了,趁有活口,勸她媽媽問問他還欠了別人多少錢,都沒錢了,她也無所謂。
【第3句】:她無求無喜,她看黛玉倒是較寶玉為重。顧城評論薛寶釵,“實際上她根本看不上賈寶玉,但她也無所謂。 ”
她永遠公正大體,名分上的事情自去做,但也無私。對針尖麥芒的黛玉她意外愛護,贈詩送藥。小心眼的人讀此多以為是她籠絡(luò)伎倆,其實不然。寶釵還是知人品性,清濁。她看黛玉倒是較寶玉為重。其實她又何嘗看得上寶玉。
她勸寶玉用功讀書,致力于仕途經(jīng)濟,她是知道寶玉無意于功名的,她還偏偏迎難而上,冒著被寶玉反感厭煩的風險去勸說。一方面說明她的本心,還是在意功名利祿的,也認為男子應(yīng)該多花心思在功名上,另一方面也說明,她對寶玉有期待(不滿的地方),希望他能順著自己的心意走。
微信:若荷清寒;微博:@若荷清寒
薛寶釵和王熙鳳的關(guān)系如何
謝友邀!
親堂老妯娌關(guān)系。
薛寶釵為什么怒了
在第三十回,薛寶釵的“不由得大怒”,是很失態(tài)的。薛寶釵為什么大怒?原因很多。
第一,賈寶玉稱寶釵體豐怯熱,有似楊妃。這句話確實傷到了薛寶釵, 我們知道,薛寶釵的第一志愿就是入選宮中,光宗耀祖,成為像賈元春和楊貴妃那樣的人物??墒牵诎嘶厣〉臅r候就已經(jīng)落選了。然后才退而求其次,希望嫁給賈寶玉的。賈寶玉老兄這樣說話,觸痛了寶釵心底的傷疤,寶釵焉能不怒?而且,寶玉無意之中的話,在寶釵看來,幾乎就是在諷刺她的落選,諷刺她的人生志愿的落空。
第二,就當著薛寶釵和眾人的面,賈母和王熙鳳以說合了寶玉和黛玉為樂事,毫不掩飾的快樂,也深深的刺痛了薛寶釵。 第四十五回寶釵黛玉徹底和解之前,寶釵都是有心要嫁給寶玉的,此時的寶釵又眼睜睜看著賈母和王熙鳳對于寶黛的說合,內(nèi)心的滋味,不難想象。眼見著第一個希望落空的傷還未平復(fù),第二個希望落空的傷接踵而至,即便修養(yǎng)深厚也難免失態(tài)了。
林黛玉和薛寶釵你更喜歡誰
林黛玉和薛寶釵我更喜歡誰?
當然是喜歡林黛玉,林黛玉的個性率真,不造假,而且她與賈寶玉才是同心同德的。重要的是林黛玉出身在侯門書香府第中,從小就養(yǎng)成了仙女似地超凡脫俗氣質(zhì),詩文詞章在詩社中拿第一名次數(shù)最多,才華橫溢,性情中人。
由于寄身于娘的娘家賈府中,沒爹沒娘的女孩多可憐啊!看見人家薛寶釵有娘有哥依靠的 ,她就會有一種感性的自憐,她其實并不是心胸狹窄,她是敢言的性格,不虛偽、不做作,該撒嬌時就撒嬌,是一種至真自信的表現(xiàn),她率真過后對人是真誠的,對著香菱想學寫詩,黛玉能耐心地施教,與薛寶釵在同一件事情上形成鮮明對比的性格。
薛寶釵不是說她不好,而待人處事的周到圓滑已浸透到骨子里了,與她家中經(jīng)營皇商有關(guān),其骨子里就是沒有率真的性格,自私自利和自我表現(xiàn)過頭了,我不喜歡與這種類型的人相處。與其在一起,被她賣了 都不知道呢,太可怕了。
答題完成,謝謝。
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漂亮
林黛玉和薛寶釵哪個漂亮些,這個難以下結(jié)論,因為各人審美標準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小說《紅樓夢》中把林黛玉比作趙飛燕,有西施捧心之美,薛寶釵則貌比楊貴妃,兩人都是絕色美女,各自有“黛玉葬花”、“寶釵撲蝶”的美麗畫面。這就如同問趙飛燕和楊貴妃哪個更漂亮些,環(huán)肥燕瘦,各有千秋,有些喜歡豐腴嫵媚的,有些人喜歡苗條清秀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
我想,可能有人會覺得薛寶釵美麗端莊些,小說第五回中說林黛玉原本在賈府被許多人寵著,自從薛寶釵來了之后,人們說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沒,人多謂黛玉之所不及。”有一次,賈寶玉看到薛寶釵雪白的胳膊,竟然心旌蕩漾,暗想這個臂膀要是長在林妹妹身上,還可以摸摸。由此可見,賈寶玉對薛寶釵的美色也是動過心的。
可是,小說中對林黛玉的美貌,也是給于很高的評價的。雖然作者沒有細致地描繪林黛玉的相貌,但通過他人的眼光,展現(xiàn)出黛玉之美。如林黛玉初入賈府,王熙鳳見了驚為天人,贊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今兒才算見了!”接著賈寶玉又說:“今天來了一個神仙似的妹妹!”王熙鳳生于大戶人家,她什么美女沒見過,賈寶玉自小混在女人堆里的,其他女孩子他都不說貌如天仙,唯獨以“神仙妹妹”稱黛玉,可見林黛玉是清麗脫俗的美!還有那個呆霸王薛蟠瞥了一眼林黛玉,就瞬間酥倒在地,美到無法想象。
小說中有一個細節(jié)的描寫,最能顯現(xiàn)出林黛玉的美貌。林黛玉夜訪怡紅院,吃了閉門羹,獨自一人在花陰下哭泣,附近的的宿鳥棲鴉都撲棱棱地飛走。原來林黛玉“秉絕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讓鳥兒不忍看到她那么傷心,都落花遠遠避開。一時鳥兒紛飛,落花滿地,書中有詩歌贊其美貌:
顰兒才貌世應(yīng)稀,獨抱幽芳出繡闈。
嗚咽一聲猶未了,落花滿地鳥驚飛。
于是,林黛玉就有了“落花驚鳥之貌”的說法,這個可與四大美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相媲美??梢?,小說作者又多珍愛林黛玉這個女子。
我前段時間讀到這個細節(jié)時,深有感觸,寫了一首七律:
【七律】題黛玉驚鳥
文/陳能雄
病身孤寄悟寒溫,愁聚眉山月色昏。
幽咽隨風驚鳥夢,泣珠浸露落花魂。
詩箋難盡深深意,湘竹新添點點痕。
獨嘆怡紅門院閉,更懷心事幾重門。
我想,正如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是合成一冊的,釵黛合一,作者希望釵黛的才德相貌的優(yōu)點能完美結(jié)合起來。賈寶玉游太虛幻境遇到的乳名叫兼美的仙女,兼有薛寶釵和林黛玉之美,賈寶玉在夢中與她溫存纏綿,這是賈寶玉的夢中情人。釵黛是兩種不同的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喜好,小說作者未給她們分高下,讀者也難以評判她們兩人誰更加美麗!
《紅樓夢》里的薛寶釵有孩子嗎
據(jù)高鶚續(xù)寫,賈寶玉和薛寶釵最后有個兒子名為賈桂。他與賈蘭一起考中科舉,賈家“蘭桂齊芳”,讓整個故事在最后點燃復(fù)興的希望。
《紅樓夢》最后一回:
王夫人便說道:“我為他但了一輩子驚,剛剛的兒娶了親,中了舉人,又知道媳婦作了胎,我才喜歡些,不想弄到這樣結(jié)局!”
這王夫人口中的媳婦自然是薛寶釵!那“作了胎”自然不會是人工流產(chǎn),不然王夫人也不會說出“我才喜歡些”這幾個字。顯然,這“作了胎”是懷孕的意思。
雖然榮國府被抄了,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但賈珍不但免了罪,還仍世襲了寧國三第世職,所抄家產(chǎn)全行賞還。
后來,賈雨村又遇見了甄士隱,歸結(jié)紅樓夢之時,賈雨村問道:“適間老仙翁說“蘭桂齊芳”,又道寶玉“高魁子貴”,莫非他,可以飛黃騰達的云?”這甄老頭只是微微一笑,還說這不方便透露。很明顯,“蘭”指李紈之子賈蘭,而這“桂”字就是寶玉與薛寶釵的兒子賈桂了。
祖宗禮法,古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迫于壓力,再說林黛玉已故,有孩子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劉心武認為此荒謬。
他還搜集了不少當年的文獻資料。例如乾隆時期的一個名為富察義的御馬官,曾留下詩集《綠煙瑣窗集》。根據(jù)他在書中所寫的二十首題《紅樓夢》詩,劉心武推測他讀過曹雪芹親自書寫的全部章節(jié)。
“其中第十七首詩是———錦衣公子茁蘭芽,紅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夢魂多個帳兒紗。”劉心武解釋,這句詩中暗示賈寶玉和薛寶釵婚后沒有夫妻生活。而后兩句詩,在劉心武看來,則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兩人沒有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