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貝寧:有人說我長得像法律-人物
如果要描繪一個“好青年”形象,很多人第一個腦補的對象是撒貝寧。直到現(xiàn)在,很多人還記得他在2000年主持人大賽上風趣幽默、滿身自信的樣子,在那一屆大賽上,你能看到許多后來知名的主持人青澀、尷尬、犯蠢的樣子,但那些都不是撒貝寧。彼時他已在《今日說法》主持了一年,游刃有余的才華彌補了他的身高乃至顏值。北大法律系畢業(yè)的標簽自帶了男神的光環(huán)。
撒貝寧的幽默無時無刻不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抖機靈的段子信手拈來:“有人說我長得像法律。我問他像什么法?他說像‘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人問我,你一個大帥哥主持法律節(jié)目,不覺得大材小用嗎?我回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帥也沒用。”
撒貝寧身上有一種扮演角色的本領(lǐng),在任何場合,能迅速地找到自己適合的角色從而融入其中。他把這歸于童年時期,因為父母工作調(diào)動而頻繁搬家轉(zhuǎn)學的經(jīng)歷。在一次次被丟到新群體的經(jīng)歷中,他掌握了竅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了,“該出主意出主意,該沖就沖,該退就退。”
長大后,這種性情不僅能使他在任何地方從容生活,而且他也見不得別人在群體中尷尬。“如果我在,大家不開心,我會覺得是我的失敗。”所以在綜藝節(jié)目中,撒貝寧不動聲色地給其他嘉賓打圓場,但這也阻礙了他像真正的新聞記者那樣專業(yè)。因為他“不想把嘉賓完完全全掏出來給大家看”,撒貝寧覺得這很可怕,他見不得別人尷尬,雖然有時尷尬就代表了答案。
被認為自由圓滑的撒貝寧,在他的央視同事紛紛離職的這幾年,卻是最安分守己的一個:不接廣告,不跳槽,不跨界,不去拓展自己更多的野心。
撒貝寧說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沒有一般人豐富,“每周我都回學校打一次籃球。我是精神上永遠畢不了業(yè)的人,對北大充滿了依戀。”
這樣的撒貝寧,你想不通他為什么會和章子怡在一起。但你很容易明白,為什么章子怡和他在一起時,才能被拍到“自然的戀愛姿態(tài)”。這個之前談戀愛都攢足力氣凹造型的女明星,和他在一起時,素顏、人字拖,兩人蹲著啃玉米棒子。這段戀情的結(jié)束,比開始時更具殺傷力。新聞稱他們分手是因為章子怡母親嫌棄撒貝寧,章子怡賺的錢是他的70倍。對一個男人來說,大概沒有比這更簡單粗暴的嘲諷。當章子怡和汪峰的戀情被坐實時,撒貝寧正在主持《夢想星搭檔》,當著全國觀眾的面,他拄著拐杖上了臺。有小道消息說,是因為太生氣了,他一腳踢在桌上踢骨折了。在臺上,他沒有找理由,也沒有辟謠。后來在《世界青年說》中,他慷慨陳詞:“談戀愛一定要門當戶對,我說的是精神上的。”
在撒貝寧找到新女友,并與她結(jié)婚后,人們才知道他這個標準不是搪塞之詞。新女友李白是加拿大人,一個小提琴手兼主唱。
在某次采訪中,撒貝寧坦言自己的生活相對封閉和隔絕:“我對所有人都不好奇?;丶野验T一關(guān),我的世界就回來了。能堅守在自己的小世界,其實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