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浪的人生永遠在高潮和低谷間-人生
梁朝偉是個很悲觀的人,面對這個世界,他往往很自卑,看別人的時候,總是覺得,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比自己生活得好。就連他賣報的時候,推銷冰箱空調(diào)的時候,人家做著同樣的事,他也覺得人家是開心的,而自己是憂郁而痛苦的。
然后,他開始演戲了,這個職業(yè)讓他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快樂,因為演戲時,他做的是別人,而不是做自己。他完全可以將那個自卑而又令他不快的自己扔掉,開開心心痛痛快快地做一回別人。
這種感覺非常美妙。
演了好多年以后,他開始發(fā)現(xiàn),其實演戲也同樣不可能逃離自我。他說:“其實一樣是自己,說出的話是我自己的話,流下的淚也是我自己的淚。”
林燕妮說,在香港影視圈,梁朝偉是一個異類,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事業(yè)的高峰和低潮之間徘徊,可梁朝偉似乎從來沒有過低潮。他的演藝事業(yè),一直都處于浪尖之上。
這種說法,實在是一種誤解,梁朝偉顯然是有低潮的。只不過,他的低潮,在他的心靈深處,而不是觀眾所能見到的影視劇里。他整個演藝生涯中,最大也是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低潮,在遇到王家衛(wèi)之后逆轉(zhuǎn)了。他也因此開始意識到,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體驗的過程。任何積極的東西,也往往會有消極的一面,而任何消極的因素,也都會有它積極的意義。這種積極和消極對個人的影響,不在乎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而在于個人的取舍。從消極的事物中,你取了積極的意義,那它一定可以對你的人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一般的演員都害怕失敗,梁朝偉不怕。他說:“要是不讓我失敗,下回我可能犯同樣的錯誤,一定要謹(jǐn)記著。要是我曾經(jīng)做得好過,下回這優(yōu)點自然還會存在。不過,不要整天只記著自己的優(yōu)點,不然會漸漸自大和驕傲。”
關(guān)于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沖浪。
沖浪是梁朝偉喜愛的運動之一。他尤其喜歡在臺風(fēng)到來之前去海里滑水。他說,那時比任何時候感覺都好,因為海在那時顯得極為特別,整個海都是靜的,靜得讓人懷疑那是不是真的海。他喜歡這種靜,也喜歡享受這種靜,這讓他體驗到了一種人生的哲學(xué)。
當(dāng)他向前沖的時候,前面的浪頭,看上去高不可攀,似乎隨時都會將他吞噬。如果他害怕,那么,浪就會變得異常強大,就真的會將他淹沒。人畢竟有一種向上的欲望和沖勁,總會想,沖上去再說。于是,真的沖上去了,這時便會想,其實也沒什么嘛,浪頭并不如當(dāng)初想像的那么嚇人,并不那么強大。到了浪尖之上,你又會有一種新的體驗,你不可能永遠站在這個頂端,你一定得下來,你想站在這個頂端不動,就會被浪卷走。你只有從頂端下來,才能沖向更高的那個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