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首朝上,夏天真知-人物
張大千一幅畫耐人尋味:烈日當空,一棵樹獨自傲立大地上,在樹枝縫隙探出一只蟬的腦門,對著天空鳴叫。畫的邊緣還有張大千的題字:蟬首朝上,夏天真知。這幅畫到底蘊藏著何種玄機呢?還得從張大千的一幅《綠柳鳴蟬圖》的畫說起。
1937年,張大千得意之作《綠柳鳴蟬圖》問世了:畫面是一只大蟬伏爬在柳枝上,蟬頭朝下,做欲飛狀。
人們看后,無不為其精湛的畫技所折服,也為其畫面透出的內(nèi)涵所欽佩。
這幅畫好評如潮,包括繪畫界的朋友在內(nèi)。張大千視為這幅畫是他創(chuàng)作的里程碑。
一次齊白石前來,張大千把得意之作呈給齊白石過目。齊白石看畫后,搖搖頭說:“此畫謬誤,蟬爬在枝上,其頭當永遠朝上!”
齊白石當頭潑冷水,張大千雖然心中很不愉快,認為他是有意挑刺,心生妒忌罷了,但還違心地賠著笑,說:白石批評得對,我沒有細致觀察,憑心里想而作!
1939年,張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寫生,那時正值盛夏,蟬聲不絕。
張大千想起了齊白石的說法,跑到了樹下仔細觀察蟬在樹上的姿態(tài)。
只見大樹上的蟬只要趴在樹枝上,頭皆朝上,讓張大千非常驚訝,也為齊白石善于觀察、敢于說真話感到佩服。
那次寫生收獲,他的《蟬賦》是他最得意之作。
后來,張大千為此事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真知,乃實事求是為根本。無論做人處世,還是作為職業(yè),都要有一顆坦蕩的心去面對真相,讓事實成為人生信條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