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賬戶-人生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情感賬戶-人生

做人也是做品牌。
  
  一個人除了有形的銀行賬戶以外,還有個“情感賬戶”,就是在跟人交往的過程當中,逐步積累的一些情感性的、人情的資源。但這種資源是不講契約的,也沒有得到量化。有些人積累的情感資源多,他的“情感賬戶”里的余額就較多;有的人則經常欠別人情感,這就是情感透支。如果這兩種人都面臨一敗涂地的境地,前一種人能東山再起,后一種人則沒有機會重新發(fā)達,原因在于這個“情感賬戶”其實是一種“默契”,一種“沉默的契約”。
  
  我們在衡量公司績效的時候,既要用有形的“契約”去規(guī)范人,同時一定要在老板和員工之間、員工和員工之間培養(yǎng)“沉默的契約”,讓他們每個人的“情感賬戶”都有盈余,而不是虧空。有些時候,有形的契約會損害“無形的契約”。
  
  我有個上海的朋友,他就不愛欠人情。即使我?guī)退粋€小忙,他也要立刻送個小禮物表示感謝,他說他這樣做是怕欠人情賬。而一些北方來的朋友比較大而化之,今天我?guī)土怂膊谎灾x,找個機會再幫助我,甚至幫的事情更大,這就使互相幫助的游戲越來越大,我們之間的情誼也不斷地加深。最后,當我遇到支付危機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性從“情感賬戶”中提款,從而把事情辦成。在進行績效考核的時候,好多公司總是太強調這種有形的契約,考核就變得干巴巴的,起不到激勵的效果。
  
  公司花了很多時間對員工進行考核,實際上越考核員工算得越清楚,算得一點兒人情味兒都沒了。公司與員工之間的“默契”減少了,“情感賬戶”接近于零甚至是負數,這個時候,公司要啟動什么事情就很不容易達成。因為我們給別人的回報通常發(fā)生在未來,效果不會立馬顯現。就像買股票,買的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期。那該用什么來推動員工去做事呢?因為工作也許做得成,也許做不成,用什么來擔保呢?這就要靠平時領導跟員工之間、公司跟員工之間的“情感賬戶”來維系。
  
  這就是傳說中的“算小數”和“算大數”,有些人算的是小數,每筆賬都算得清清楚楚的,但這些人最終的人生格局往往不大,或者說不太容易成就大事,而且格局會越做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