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拐杖的“棟梁”-情感
語文課上,老師問道:“同學們,如果今天你們是一棵樹苗,今后準備做什么用?”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要蓋房子,有的說要造輪船,唯獨他斬釘截鐵地說:“我要長成參天大樹,在科學的園地里獨樹一幟。”老師連連夸贊他“有志氣”。
他是個懂事的孩子,父親早亡,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著他和妹妹。有一次,母親不小心扭傷了腿,一瘸一拐地在地里干活,他看后心疼地抱住母親,說:“媽媽,從此我就是你的拐杖。”母親慈愛地摸著他的頭說:“傻孩子,當拐杖有什么出息,今后你要成為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才。”從此,棟梁之才就成為了他唯一的奮斗目標。
母親也一直希望他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再苦再難,也要省吃儉用地供他上學讀書。16歲那年,母親把他從鄉(xiāng)關送到縣城讀書,從此,他開始了漫漫的求學之路。后來,他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然后留在那個城市工作。他心想,等到自己的條件好點以后,一定要把母親接過來,好好孝敬她。然而,一直到他去美國留學,在異國他鄉(xiāng)結婚生子,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在國際講壇上意氣風發(fā),他也一直沒有時間實現(xiàn)這個愿望。其間,每逢佳節(jié),母親都望眼欲穿地等他回來,但他太忙了,學業(yè)、科研、講課,永無止境地忙,直到電話里聽說母親快不行了,他才坐飛機千里迢迢地趕回來。病床前,母親老淚縱橫,氣喘吁吁地說:“我的‘小拐杖’終于回來了,可是他長成了參天大樹,我已經用不了……”還沒等他和母親說幾句話,母親就帶著留戀的微笑,永遠地離去了。
回到美國后,母親的音容笑貌時刻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有一天,他突然問自己的研究生:“如果今天把你們比喻成一棵樹苗,今后準備做什么用?”學生們面面相覷,不明就里。他沉默半天,淚光閃閃地說:“如果給我一次再選擇的機會,我要做一根拐杖,因為我的母親腿腳一直不好……可惜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他是我的舅舅,當他飽含熱淚地向我述說這段往事的時候,無限追悔地感嘆道:“你知道嗎,我真希望做你外婆的一根拐杖。因為她是我的陽光,沒有陽光,樹苗就不能成材;沒有陽光,再輝煌的人生都充滿遺憾。”
聽了舅舅的這段話,我迅速放下手中的事,把我的母親接到身邊,上樓時,我緊緊扶住母親,笑著說:“媽,我就是你的拐杖。”我已深深懂得,雖然自己不是棟梁之才,但卻可以當好母親的一根拐杖;如果非要等到成為“棟梁”,或許那時就無法再成為“拐杖”了。孝敬要趁早,如此才不會造成“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人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