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鷗:不虛無,不軟弱-成長
不虛無,不軟弱,勤奮而執(zhí)著,有智慧,有方法,有強烈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不知道陳鷗能不能在30歲時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目標。
陳鷗是富家子嗎?
陳鷗確實很帥,甚至比他在為聚美代言的廣告牌上的樣子還帥。
見到陳鷗時,他的脖子上掛著工作牌,正站在一名員工身后商量什么,就在前后左右都是他的員工、右手邊不遠處是他并不華麗的辦公室的擁擠環(huán)境下,我們被引見到他面前。他眼睛明亮,微笑幾乎是靦腆的……終于,越過一群電視臺過來采訪他的工作人員,還有一堆攝影器材,陳鷗坐在了CEO辦公室的椅子上,我們坐在他對面。
他先開口:“我忽然想起看過的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有這么多人拍攝我……”我稍微一驚,沒想到一上來陳鷗就愿意分享對自己生活的反思。于是我追問:“你是有不真實感嗎?感覺這一切是經(jīng)過策劃、安排的,人造的?”
“那倒不是,只是今天的場景,讓我想起那部電影。”
事實上,陳鷗的一切確實太像是被安排過的,年輕、帥,擁有美國頂級名校斯坦福大學的MBA學位,CEO,而且他的事業(yè)正迅猛發(fā)展……于是,按照這個時代的慣性思維,在談?wù)撽慂t時,人們往往比較關(guān)注的問題是:陳鷗是富家子嗎?
我們知道的是,陳鷗在四川的一個小城鎮(zhèn)出生、長大,父親對他的教育極為嚴格,“他從小對我要求接近‘封建’,非常苛刻,很專制……所以我需要不停提高,而且我是一個‘他說了我,我必然要咬牙證明自己’的人,我很Powerful,是被我爹打出來的。”
陳鷗說自己讀書時,并不太用功,因為那時的功課不是興趣所在,“不知道學了干什么,得了高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只是迫于父親要他“成才”的壓力,在考試之前突擊。那時候他也跟同齡人一起,“一個小時兩塊錢,去打游戲”,當然,要小心不被父親發(fā)現(xiàn)。
16歲,陳鷗以全額獎學金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錄取,他一下變得非常開心,“因為經(jīng)濟獨立了,很自由,男孩不怎么想家,一旦出去了就特開心……”
關(guān)于陳鷗的另外一個爭議是,他和韓庚一起出現(xiàn)在廣告中。韓庚的粉絲說,“這個男人居心叵測,搞得自己比韓庚還帥。”也有不是粉絲的人說,“陳鷗太愛出風頭、太愛作秀。”陳鷗其實是那種比較在意別人怎樣評價自己的人,“前段時間被誤解的時候不爽,百口莫辯的感覺很糟糕……”
陳鷗的“拼”
陳鷗是個工作狂。他對工作以外的生活“沒有特別的興趣”,晚上9點鐘,公司沒什么事了,他寧愿待到11點才回家。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理解他的人、給予他所需要的幫助的人,正在和他一起工作,每天為了同一個目標,朝夕相處。陳鷗說,他想在30歲前把公司做到上市。和陳鷗一起打天下的人、聚美的另外兩位創(chuàng)始人,一個是他斯坦福的師弟戴雨森,戴曾經(jīng)毅然放棄三個月后就將獲取的斯坦福大學學位,和陳鷗回國創(chuàng)業(yè);另一個是陳鷗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師弟劉輝,2009年劉輝放棄價值百萬美金的股票回國,與陳鷗一起再度創(chuàng)業(yè)。他們和陳鷗是兄弟,也是工作伙伴。
“跟朋友一起打拼事業(yè)是很棒的感覺,工作對我來說不是一個作業(yè),而是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陳鷗偶爾會露出倦容,顯然是長期超時工作的結(jié)果。“現(xiàn)在以工作為主,周末休息一下。工作時間長有點疲倦,但不會覺得累,我挺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
大學期間,陳鷗就創(chuàng)辦了在線游戲平臺Garena(原GG平臺,現(xiàn)在全球擁有超過2400萬用戶)。“我畢業(yè)后就處于一個高強度的環(huán)境中,基本是全副精力投入到事業(yè)中。在我關(guān)注的方面,我會自覺積累經(jīng)驗;我不關(guān)心的方面,我就是白癡。”
“MBA期間實踐比較多,確實也付出了代價。別人去旅游我就在想下一步做什么,我未來五年做什么。當別人娛樂的時候,我花時間去探索,找人找項目找錢。”
年少輕狂、少不更事當然也是有的。拉來好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吸引到國際最大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這個美好的開始,是經(jīng)過許多次權(quán)衡和選擇的。“之前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過兩天想,又覺得不靠譜。經(jīng)歷各種不靠譜的剔除,到最后選擇一個最能夠?qū)嵤┑捻椖?,然后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團隊……我回國第一個項目是成功的,然后轉(zhuǎn)型做聚美優(yōu)品,現(xiàn)在想起來感覺也挺驚險的。”
現(xiàn)在,陳鷗在做的是“一直想要做的事情”,當然樂在其中。“我是一個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人,一直要求自己更好,往前走,要出類拔萃,要與眾不同。其實原動力就是想證明自己,覺得還沒完全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陳鷗的“英雄主義”
雖然韓庚的粉絲們誤會了陳鷗,但用“愛出風頭”形容陳鷗其實不過分。他喜歡做領(lǐng)袖,如果能成為意見、觀念的先行者,那最好。
陳鷗有時會有些焦慮地覺得,同時代的年輕人正在被一個時代慢慢異化,帶向一個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方向。“中國年輕人變得比較懦弱,畢業(yè)就想要有一個安定的生活,加入國企或者當公務(wù)員。父母也這樣指引。高房價的壓力下,還有人埋怨前幾年父母不支持,沒買房……”在陳鷗看來,中國年輕人已經(jīng)放棄了創(chuàng)造價值。“很多年輕人在過著父母希望自己過的生活,或者重復、跟隨別人的生活。我希望我在做的不只是賣貨的品牌,而是價值觀傳播的平臺。我還想凸顯80后的價值:希望大家能認識自己,過得開心,并力圖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我當自己的代言人,是希望每個人活得像自己。凡客說我是凡客,我想說我們都不是凡客,我們是獨立的自我。”
陳鷗在表達時,常常是“愛憎分明”的,雖然職位讓他需要“對員工、對消費者負責”,但他仍然是一個鮮明的人,并沒有湮沒于某個頭銜。在一檔求職真人秀節(jié)目中,他的感性常常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他可以對一個自己非常看中的求職者說:“這個我個人可以給你”,當然,“這個”是公司制度里沒有的。他也因此被在場的其他Boss和主持人批評為“不職業(yè)”、“不專業(yè)”——不過,似乎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制度的東西往往少于個性化的東西。
陳鷗還有很傳統(tǒng)的情結(jié),一種在現(xiàn)代人的世界中漸漸缺失的情懷。他說有時候他看電影會哭,“我喜歡歐洲中古時代的電影,史詩感很強的,比如《指環(huán)王》這種類型,我每次看到打仗的鏡頭就想哭——那種氣勢磅礴,有種男兒要建功立業(yè)、保家衛(wèi)國的感覺,特爺們兒,太感動了。”顯然,是某種共鳴或者帶入感,讓陳鷗在看戰(zhàn)爭影片時容易觸動。他說:“我很喜歡當英雄的感覺。”http:///
英雄當然不好當,要嚴格要求自己,在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上不斷催自己上進。陳鷗說,創(chuàng)業(yè)中最最需要的是一種精神,至于錢、人脈都不困難。他覺得后者是可以通過努力得到的,但如果沒有領(lǐng)袖精神,不能策劃謀略,別人怎么交他的未來給你?
不虛無,不軟弱,勤奮而執(zhí)著,有智慧,有方法,有強烈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不知道陳鷗能不能在30歲時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目標,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他失敗了,他也是一個悲情英雄,身邊圍繞著追隨他的人們,而這個英雄,很可能會像在陳鷗喜歡的那一類電影中一樣:即使死去,也不會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