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貝殼-萬葉集
一位海外朋友說,一個政客在拉選票時,不停地談今后要怎樣為當?shù)馗銇砀嗟腻X。
當?shù)氐囊晃焕咸犞犞筒逶捳f,我們不再需要這么多錢了,我們的錢已經(jīng)足夠花了,我們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我們的孩子還能夠繼續(xù)到海邊撿貝殼。
老太太的話讓在場的人一愣,隨即贏得一片掌聲。
政客懵了,一時對不上口,因為他一輩子也搞不懂這是怎么一回事。
能夠讓孩子撿到貝殼,老太太的要求簡單至極,而且這么具體。這要求看起來極小,其實很大。因為海邊的貝殼沒有了,這不是個小問題。究竟是怎么將貝殼弄沒了的,這可能是一個極復雜和極長的過程,顯然并非是一日之功。所以,老太太的要求看起來小,實際上大得不得了。
海水污染到怎樣的程度,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階段,老人沒有談得太多,她只是要求撿貝殼。類似的要求,有的地區(qū)還化為行動。比如有的地方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生存之地,民眾一齊躺在海灘上,躺在隆隆前進的機器前面,寧可死也不讓開工建設危及環(huán)境的工廠。這樣的一個民眾會等于一萬個,所以,有沒有這個力量大不一樣。
西方人說“牛奶不好,奶酪也不會好”,就是在說民眾的普遍素質(zhì)與管理者的素質(zhì),講這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
可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只討論“奶酪”,卻忘了奶酪是從哪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