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救美-生活
世間有大美而無完美,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即便是因規(guī)矩而成的方圓,也不會是絕對的方和絕對的圓。尋求完美,便如追躡夢中才有的幻像,注定要落空。大美則不同,它是對尋常之美的超越,這種超越永無止境,只不過愈到后面,就跟跳高運動似的,想突破原紀錄一厘米,都難上加難。
大美不易得,更不經見。在一個充斥物欲的現(xiàn)實世界中,蕓蕓眾生摸爬滾打,要將沾滿塵滓污穢的身體洗濯干凈,已煞費工夫;要將多含雜質的精神提煉純粹,更須殫精竭慮。因此,天下有大美存焉,卻幾乎可望不可及。
大美得于天地之靈氣,絕非葉公好龍似地可以好得見,或是守株待兔似地可以待得著。它一半成于天然,另一半則成于修為和憬悟。緣于修為而跳出醬缸,不再受其污染;緣于憬悟而回歸本性,從此率意自然。
莊子說:“樸素乃為天下之大美。”
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莎士比亞說:“病態(tài)的名花不能與最賤的野草爭妍。”
培根說:“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圖畫所不能表現(xiàn),初睹所不能見及者。”
四人的話都沒錯。暫且撇開自然,專論人的身心,本色天然,內容充實,生命力旺盛,未必就能追攀大美,還有一個隱含的因素必須考慮進去,那就是“趣味”。與性喜爭鋒搶灘的美女長期共事,口袋中必備清涼油,以防頭痛;與不知詼諧為何物的美女多年同床,男人僅喪失幽默感,仍屬萬幸。無知無趣是美的頭號勁敵。
紅顏命薄,原因多多,其中有一條便是:某些美女無知無趣。無趣則失色,無知則失味。失色失味,則男人望之若枯花,食之為雞肋,棄之如敝屣。常人只見到某些美女薄命,不識她們無知無趣,所以同情她們,并且對這種自古而然的普遍現(xiàn)象大惑不解。美女的本位主義很強,認為男人理應拜倒于她們的石榴裙下,為她們登天摘月,入海尋珠,其想法已相當無趣,做法還怎么會有趣呢?最終,客氣的男人也只把她當成一紙美人圖的掛歷看,晾在那兒,算是很給面子了。無趣的美女頂無趣的做法是河東獅吼,指著男人的鼻梁罵道:“那騷狐貍哪一點比我強?要相貌沒相貌,要身段沒身段!”她就沒仔細想一想,那位競爭對手比她有趣得多,有趣才有勝算。
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錄了許多條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逸事,其中一則的原文如下: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shù)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唐明皇(即唐玄宗)的意思是,白蓮雖美,怎么能比得上我的“解語花”?由此可見,唐明皇對楊貴妃寵幸不衰,不單是因為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擁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也不單是因為她能跳霓裳羽衣舞,最關鍵的原因是楊貴妃善解人意。要知道,唐明皇與楊貴妃一度鬧過不小的別扭,貴妃賭氣出宮,跑回娘家,如此撒野,唐明皇也能原諒她寬容她,實屬不易。楊貴妃能將三千寵愛集于一身,固寵十余年,絕非偶然。
同樣是王仁裕的這部《開元天寶遺事》,寫到楊貴妃,說她非常豐滿,夏天怕熱,有肺躁之疾,于是白晝口含一條小玉魚,夜間則啜吸花露,她流的汗“紅膩而多香”,揩在巾帕上,艷若桃花。這樣的女人自然是尤物。有一次,唐明皇與人下棋,眼看就要輸了,楊貴妃見狀,趕緊出手救場,她把懷中的小狗放到棋盤上,狗爪子隨便扒拉幾下,棋子亂了,唐明皇便轉敗為和,自然是眉頭舒展,開顏歡笑。唐明皇與楊貴妃玩過一個前人從未玩過的游戲,楊貴妃統(tǒng)領百名宮妓,唐明皇統(tǒng)領百名太監(jiān),在宮中排出“風流陣”,雙方用霞帔錦被做旗幟,攻斗為樂,輸?shù)囊环绞芰P,用大盞喝酒。當時便有人目之為不祥,認為這種鬧劇是安史之亂的先兆。唐明皇是風流至極的帝王,開元年間,春天早晚,宮中大開宴席,妃嬪都喜歡頭上插幾枝又艷又香的鮮花,唐明皇親手放出粉蝶,看那粉蝶棲落在誰頭頂?shù)孽r花上,當晚就寵幸誰。后來,楊貴妃獨寵后宮,這個性游戲就徹底廢掉了。
古人感嘆:“易求無價寶,難得解語花。”可見美女多多,有趣的卻少而又少。在古代深宮里,皇后總是斗不過妃嬪,未必全輸在姿色上,多半輸在趣味上?;屎竽竷x天下,儀得煞有介事,自然無趣。皇帝是典型的食肉獸,也只喜歡咬“活肉”,不喜歡咬“死肉”,他一搖頭,一轉背,就找有趣的妃嬪逗樂去了?;实蹖o趣的皇后炒了魷魚,便輪到有趣的妃嬪搬入正宮,母儀天下?;屎蟮奈恢孟喈斢陔娨?,原本有趣的妃嬪坐在上面,生出沉重的危機感,有鑒于前車之覆,她極力想使自己變得更加有趣,結果過猶不及,被廢棄的命運仍遲早會找上門來。
大美,無疑是一種高妙的境界,既要樸素其表,又要健康其質,還要有豐足的趣味,三者賅備,然后大美具焉。說到趣味上頭,崇尚樸素的人多半有雅趣有諧趣而少有惡俗之趣,有鮮味有醇味而少有餿腐之味。這可算是多余的補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