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爐子-中國新傳說
沂源縣有個織匠叫賀大如,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他這手藝很吃香。這天眼看到了臘月二十九,老婆棗花問他:“小祥還沒來吧?”
小祥是鄰村的,靠給人盤爐子過活,一年到頭,除了年底幾天在家,其他時間都在外面忙活。在北方農(nóng)村,莊戶人家都燒土坯爐子,用過一段時間后,需要用土泥重新抹一下,修補修補,或是把爐子拆掉重新做,為的是讓爐火更旺,稱之為“盤爐子”。其實,盤爐子的生意不好做,小祥幾乎攬不到什么活。
賀大如織布賣,給錢也行,拿東西換也行。小祥去年扯的布,既沒給錢也沒給東西。眼看大年三十了,棗花才這樣問賀大如。
誰知,棗花話音剛落,小祥就上門了,估計是來還布錢的,看來這小子在外這一年把錢掙下了。賀大如就讓他再扯些布回家,給大人孩子做衣裳,還給他推薦了今年的新布。
小祥把布看了一遍,一個勁兒地夸布料好,可是到了最后,他卻低聲對賀大如說:“大哥,你看快過年了,我想給你家盤盤爐子,讓你們過個暖和年。我是這么想的,用盤爐子的錢頂布錢,你看咋樣?我算過了,盤一個爐子我收人家八塊錢,給你家就按七塊錢算。這樣還上去年的布錢,剩下的一點錢,正好給俺娘扯件上衣。”
賀大如看了小祥一眼,笑著點了點頭:“你小子真是個‘算盤精’。爐子在里屋呢,我們正愁沒個人給盤盤,兄弟你來得正好,這下我們可以過個暖和年了。”
“好咧。”小祥高興得跟個孩子似的,變戲法一樣從腰后掏出他的瓦刀,進了里屋。
棗花想說點什么,可是看了眼賀大如,張了張嘴,又把話咽了回去。這時,反倒是賀大如給她下了命令:“還愣著干什么?快給小祥兄弟泡壺好茶,再給他打打下手。我還有匹布沒織好,就不摻和了。”棗花答應一聲,趕緊去泡茶。
這時,小祥已經(jīng)把賀大如家的爐子拆下來了。這幾年,他不知道給人家盤了多少爐子,哪個地方怎么盤,他心里明鏡似的,閉著眼都能盤出一個很旺的爐子。他不用棗花給他打下手,一個人忙忙活活沒停下。一個多小時后,眼看一個嶄新的爐子就要盤成了。
這中間,棗花喊了小祥幾次,讓他停停手頭的活,歇一歇,喝口水,喘口氣再干。小祥對棗花說:“謝謝嫂子,不瞞嫂子,我在外干了這幾個月,也沒掙下幾個錢,這不,眼瞅著要過年了,我還沒回家看看家里咋樣了呢。我得抓緊給你家把爐子盤好,然后快點回家。”
在一旁織布的賀大如聽了不自在了:“這爐子盤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剩這點活,我自己弄弄就行,你趕緊回家瞅瞅吧。家里老人孩子都等著呢。”
“不著急,干活不能留尾巴。馬上就好了。”小祥嘴上說著,手上的活不停歇。
突然,“吧嗒”一聲,爐子上的陶制爐圈掉到了地上,摔成了兩瓣。真是越急越出事故,沒了爐圈,爐子就不聚火,煙不往煙道里走,爐子就算白盤了。
小祥一下子漲紅了臉:“都怪我!等我去拿個爐圈回來。”他說著就要往外走,賀大如趕過來,一把拉住他:“兄弟,這爐子盤到這火候算成了。剩下的你別管了,讓給哥做。這個,你拿著,回家讓孩兒他娘縫幾針,給老人和孩子各做件新上衣,算是給你的工錢了。”
說好用盤爐子的錢頂去年的布錢,現(xiàn)在賀大如卻要用布給他當工錢,小祥怎么也不同意。賀大如呢,也死死拉著他不讓走:“你要是不收下這布,這爐子我現(xiàn)在就把它拆了,就當你沒來過。”
聽賀大如這樣說,小祥只好把布收下了:“得,算是又欠你家的。那我先拿回家了。”
看著小祥拿著布快步走遠了,賀大如這才松了口氣,又回去織他的布了。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賀大如這邊還有一點布就織完了,等所有的布都織完了,他也準備好好過個年。
這時天上飄起了雪花,很快,地上就白茫茫一片了。沒多久,賀大如就把剩下的布織好了,然后收拾好工具,準備過年。可是爐子上的爐圈被小祥摔壞了,他跟棗花說了一聲,打算出去買個新的。
就在這時,小祥又回來了。他頂著一頭的雪花,沖進屋的那一刻,把一團寒氣也帶了進來,頭發(fā)和眉毛上全是雪:“爐圈拿來了,這么大的雪,爐火燒不起來,這個年有你家好受的了。”
“這么大的雪,小祥兄弟,你看看你,讓我說你什么好呢?”賀大如感動得不行,“快,先喝口紅糖水暖暖身子。”
“不了,我還是先把爐子盤好。”小祥說著話,把手里的爐圈放到爐子口,三下五除二,把爐子盤好了,然后拍拍手上的灰,顯出一身輕松的樣子,“終于弄好了,我可以放心回去了。這個剩下的爐圈就放你家了,留著備用。”
賀大如這才注意到,小祥拿來了兩個爐圈,為的是多一個備用。
小祥喝了一口棗花遞到手里的紅糖水,放下碗就要走:“還有十幾里山路呢,這么大的雪,我得趕在天黑前回去。”
賀大如一把沒拉住,小祥一溜煙就跑沒了影。
晚上,賀大如一家人烤著暖暖的爐火,舒舒服服地吃著晚飯,其樂融融。棗花欲言又止,過了一會兒,終于鼓起勇氣說:“他爹,你看這爐圈是新的,得好幾塊錢呢,下午小祥來時,還說在外沒掙到錢呢,不知這爐圈他哪來的錢買的……估計他買了這兩個爐圈,家里就一分錢也沒有了。我看等過了今晚,明天一早你就去他家瞅瞅,別讓人家這個年過不去。”
賀大如夾一口菜,放到嘴里,慢慢嚼碎了咽下:“我也是這么想的。放心吧,明天才大年三十,還不晚。一早我就上路。”
第二天一早,賀大如挑著棗花給他拾掇的挑子,一頭鉆進了雪地里。那挑子上有三斤過年吃的豆腐、三斤豬頭肉、三斤熟花生、七八個新蒸的白面饅頭、一掛幾十頭的鞭炮,還有足夠三個大人、兩個小孩做新衣服用的老粗布。棗花都打聽清楚了,小祥家除了他娘外,還有兩個十幾歲的孩子。
賀大如踏著滿地的雪走進小祥家時,看到他家果然冷盆冷鍋的,沒一點熱乎氣。小祥媳婦正用小祥拿回來的布縫衣服。賀大如眼尖,他發(fā)現(xiàn)那女人正在縫的是成人衣服,看來是給小祥娘縫的。賀大如心下一熱,這兩口子孝順,自己沒看錯人。
放下東西,賀大如吃了一碗小祥家熱乎乎的糊糊,然后挑著幾棵大白菜回家了。打那以后,兩家就時常走動,慢慢走成了親戚。
過了幾年,兩家的日子都好了起來。有一回,兩家人在一塊喝酒,賀大如幾杯酒下肚,借著點酒意,對小祥說:“兄弟,其實有個秘密,這么多年了,你嫂子一直不讓說。今天,我再也忍不住了,就告訴你吧:那年你給我們家盤的那爐子,其實是我們家剛找人新盤的。”
小祥端起一杯酒對賀大如說:“大哥,敬您和嫂子一杯。我盤了那么多年爐子,什么沒見過?當年您家那爐子,我一打眼就知道是新盤過的。大哥和嫂子的這份情,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