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變成金-民間故事
人都說長樂人腦子靈活,會做生意。這話不假。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長樂人如何會做生意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民國初年,有一個南鄉(xiāng)人叫曾順順。有一天,他推著一輛裝著200斤黃豆的獨輪車到縣城去賣。
過北山時,曾順順被一道小溪擋住了。大前天,夜里發(fā)洪水,把原先的石橋沖垮了,村民們臨時在溪中央搭了座獨木橋。獨輪車過獨木橋本來就很費勁,行至橋當(dāng)中時,溪面上突然掠過一陣強風(fēng),曾順順身子一歪,車翻了,一車豆子全撒到溪里去了!曾順順急出一身冷汗:這下完了,血本無歸,這200斤黃豆還是從鄰居處賒的呢!
此時,溪岸上圍著許多人,都在看熱鬧。長樂人的腦子就是靈活,只見曾順順眼珠一轉(zhuǎn),計上心來。他揮手朝著河岸上旁觀的人高喊:“站著干什么?還不幫我撈黃豆!都聽好了:誰撈上我給誰豆腐,一斤黃豆換一兩豆腐,決不食言!”在南鄉(xiāng),豆腐算是很奢侈的食品。
溪水并不深,是易漲易退的山溪水。一聽這話,溪岸上大人小孩全跳到溪里撈開了豆子。不到一炷香工夫,人們就把溪里的豆子都撈上來了。
趁人們撈豆子的時候,曾順順把鄰鄉(xiāng)一個到城里賣豆腐的小販攔住了,同他商議用黃豆換豆腐。一個愿買,一個愿賣,雙方達(dá)成協(xié)議:一斤黃豆換二斤豆腐,把那鄰鄉(xiāng)挑來的80斤豆腐全包了下來。
曾順順開始用豆腐跟撈豆子的人換豆子。照先前約定的一斤豆子換一兩豆腐,僅用18斤豆腐就換回180斤豆子,幾乎把能撈上來的豆子都換回來了。曾順順把40斤豆子給了那鄰鄉(xiāng)小販,隨后依舊用獨輪車推著140斤豆子和62斤豆腐進(jìn)城去了。
剛進(jìn)平政門,曾順順就被一品香酒館的伙計喚住了。那家酒館正在籌辦婚宴,正缺豆腐。結(jié)果曾順順用62斤豆腐換了酒館62斤豆子,等于把損失的豆子全撈回來了。
接下來,曾順順把黃豆推到西門悅來糧棧前,用202斤豆子換了400斤玉米;再接下來,曾順順又推著獨輪車來到北門本齡酒庫,用400斤玉米換了300斤“長樂老”并轉(zhuǎn)手賣給了南門的鄭和酒家,得了3000錢。當(dāng)時城里一斤黃豆的價格是5個銅錢,如果曾順順的豆子沒有掉進(jìn)溪里,直接賣給城里的豆腐坊,撐破天了也只能賣1000錢。
在回程出平政門時,曾順順又被那家一品香酒館的伙計喚住了。那伙計告訴曾順順:他們酒館每天都需要100斤豆腐,風(fēng)雨無阻,問曾順順愿不愿意長期跟他們酒館做交易?曾順順一聽嘴巴都笑歪了:送上門的生意哪有不做的?他忙連聲應(yīng)道:“中!中!”
就這樣,曾順順每天先用50斤黃豆換鄰村那個小販100斤豆腐,另外再捎帶上102斤黃豆,用獨輪車推著進(jìn)城去了。下午回家時,腰間鼓鼓的,里面裝著整整3000錢。兩三年下來,曾順順就成了南鄉(xiāng)首屈一指的百萬富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