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成就央視名嘴-成功之鑰
阿丘生在廣東,長在廣西,師范畢業(yè)后被分配在廣西南寧棉紡總廠工作。他的普通話說得不夠標準,總是夾雜著一些廣西口音,鼻音很濃,說話嘟嘟囔囔。那個時候,說他能成為央視名嘴兒,恐怕打死也沒有人會相信!
1991年元旦,棉紡總廠要舉行一場文藝匯演。這份工作本來是總廠團委的事兒。阿丘毛遂自薦,主動承擔了這場晚會的策劃和小品創(chuàng)作。同事們笑他,說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他說:“我喜歡。”
文藝演出很成功,棉紡總廠的領(lǐng)導很欣賞這個熱心而又富有才華的青年。在當年總廠團委換屆的時候,阿丘成功當選為棉紡總廠的團委書記。
1993年,南寧市工商界要舉行一次大型文藝匯演。市工商局的領(lǐng)導找到棉紡總廠的領(lǐng)導,總廠的領(lǐng)導又找到阿丘。領(lǐng)導對他說:“市工商局想讓你擔任這次匯演的策劃和節(jié)目編劇,但是,這項工作與你的工作不沾邊兒。我不能命令你,你可以去,也可以說‘不’。”阿丘一聽,不假思索地說:“我去!”領(lǐng)導對他的回答似乎有些懷疑,說:“請你給我一個選擇的理由。”阿丘說:“因為我喜歡!”
節(jié)目在當?shù)仉娨暸_播出后,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阿丘又一次成功了,這次成功,引起了當?shù)匮菟嚱绲母叨汝P(guān)注。阿丘作為專業(yè)藝術(shù)人才,被調(diào)到南寧藝術(shù)劇院當專職編劇,原來的業(yè)余變成了專業(yè),阿丘很高興。
經(jīng)過努力,阿丘的創(chuàng)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創(chuàng)作的《失物》《呼喚》《我的哥哥在南沙》《張大嘴和李干部》等作品先后榮獲“曹禺獎”和文化部的“政府獎”,同時,阿丘晉升為國家一級編劇。
可是,編劇是在幕后,阿丘有些不甘心。偶爾他也到臺前,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品里露一把臉。但是,阿丘說話嘟嘟囔囔,鼻音很濃,這給他的演出帶來了很大的障礙。為了提高自己,阿丘選擇到中央戲劇學院進修。
通過專業(yè)訓練,阿丘克服了說話嘟嘟囔囔的缺點。但是,厚重的鼻音是改變不了的,經(jīng)過專家指導,阿丘把這種缺點變成了一種風格。厚重的鼻音加上輕松幽默的表演,終于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這時候,阿丘異想天開,想當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為了這一個夢想,阿丘停薪留職,放棄了自己穩(wěn)定的工作,到廣西電視臺打工。母親含著汨問:“兒呀,你這樣瞎折騰,究竟是為啥?”他說:“因為我喜歡。”
由于阿丘的工作是臨時的,所以他常常為住房和吃飯問題操心.阿丘沒有氣餒,他相信自己會成功的。果然,阿丘從一個5分鐘的小欄目走進了《百姓南方大舞臺》《旅游大篷車》《百姓專利》等欄目。阿丘終于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2001年,阿丘代表廣西電視臺進京參加中央電視臺《南北笑星火辣辣》演出。央視節(jié)目組聽說他是國家一級編劇,就邀請他留京給節(jié)目組幫忙。還是臨時打工,阿丘在這里堅持了兩年。
2003年初,阿丘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況下,產(chǎn)生了回家的念頭。第二天,阿丘在去買機票的路上,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這個電話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的制片人李倫打來的。李倫說,臺里即將制作一檔新欄目,名字叫《社會記錄》,需要招聘一位節(jié)目主持人,希望他能來試試。誰知,試鏡后他竟然成功了。
自此,央視新聞頻道的《社會記錄》欄目便出現(xiàn)了一位戴著眼鏡、八字眉、厚嘴唇的年輕主持人。阿丘瞪著眼睛、雙手指指點點,亦莊亦諧“說”新聞,深受觀眾喜愛。阿丘被稱為央視的“另類”名嘴兒,還獲得了年度電視新人獎。
從一個說話嘟嘟囔囔的工廠職工到央視名嘴兒,不能不算是一個奇跡。他的名言是:因為喜歡,所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