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書打卡第八天:古代寓言故事《刻舟求劍》
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yuǎn)行。路上他遇到一條河,河流很寬,需要乘坐渡船來往,于是楚國人就坐上了船。可就在過河的時候,他一不小心,把隨身佩帶的劍掉到河中的激流里了。
旁邊的人大聲叫道:“唉,你的劍掉到水里了!”
楚國人不慌不忙,從身上掏出一把小刀,輕輕地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p>
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不知道楚國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有人提醒他:“快下水去找劍呀!”不然待會兒就找不到你的劍了!
楚國人平靜地說:“我做了幾號,哪能找不到呢?等船靠岸了,我順著這個記號去找,一定會撈到劍的?!?/p>
船繼續(xù)前行,等靠岸后這個楚國人站起身,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入水中。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么也撈不到那把劍,于是浮出水面摸著船舷的記號,自言自語:“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聽到這里,船上的人紛紛笑起來,說:“船一直在前行,記號也跟著前進(jìn),而你的寶劍都沉入水底不動,這樣怎么能找到你的劍呢?”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必將導(dǎo)致錯誤的判斷。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的地運(yùn)動變化發(fā)展的。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時間、地點(diǎn)、條件為轉(zhuǎn)移。相反,拘泥、刻板地辦事情是達(dá)不到預(yù)期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