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時看看靈隱寺這幅楹聯(lián),會發(fā)現(xiàn)人生真諦
臺灣作家林清玄,被譽為“當(dāng)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guān)注現(xiàn)世人生,曾這樣看待人生:
真實的人生卻沒有人能拿一百分,工作不會一百分,愛情不會一百分,婚姻不會一百分,人際關(guān)系不會一百分,健康狀況不會一百分……
林清玄
人生不會事事都能得償如愿,甚至是不如意大于如意,我們?nèi)粝朐诓蝗缫獾娜松?,尋得一些光亮,首先要想得開。
這里送給大家兩句話,曾是杭州靈隱寺的一副對聯(lián),說盡人生真諦。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這副對聯(lián)雖然直白簡樸,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尤其是這個“半”字,用的非常巧妙,不求人生稱心如意,只求一半安生,知足而常樂。
人生幸福與否在于自己的內(nèi)心
古語有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與人語無一二。
自古就不存在什么順心如意的人生,倘若是事事都要求能夠順心,只會把自己累死。
其實,也正是這些不如意的存在,遺憾的存在,才能彰顯生活的特色。唯有在失意的時候,放寬心,看開得失,才能及時止損。
著名的國學(xué)大師南懷瑾曾表示:
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因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逆境、不如意是一把雙刃刀,是墊腳石還是絆腳石,全然在于你怎么看。
南懷瑾
半稱心,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道德經(jīng)》中有言:禍莫大于不知足
不知滿足,進而追求,定招災(zāi)禍。有時候,一味地索取,往往會淪為欲望的奴隸而喪失自我。
曾有一名漁夫為了貪圖省事,將漁網(wǎng)織的只有桌子那么大,出海打漁往往收獲寥寥。他的鄰居建議他將漁網(wǎng)織的更大一些,才能捕到更多魚。
漁夫回去將網(wǎng)擴大了兩倍,果然捕了很多魚。后來,漁夫為了捕到更多魚,不斷擴充漁網(wǎng),巨網(wǎng)織好后,漁夫滿懷期待地出海打漁了。
果然,漁網(wǎng)灑下后巨沉無比的,漁夫喜不勝收,趕忙拉網(wǎng)卻怎么也拉不動,最后一陣風(fēng)浪吹來,漁夫的小船翻了。
最后漁夫才知道,原來并不是漁網(wǎng)越大越好,貪得無厭,往往會適得其反。
人生更是如此,不要貪圖太多,只求一半稱心如意,世事才能才能長久。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恒愚法師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裝飾畫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裝飾畫擺框案頭銘 人生哪能多如意實木簡框
¥28.8
購買
當(dāng)然,半稱心并非是不思進取和得過且過,而是一種豁達處事的智慧。
人生沒有必要事事較真,學(xué)會半稱心處世,煩惱時看看這副對人,心結(jié)自然解。
書法名家 肖洪亮老師 手寫真跡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實木框裱 書法真跡10寸擺掛框 彧白人生哪能多如意
¥158
購買
書法手寫對聯(lián) 實木框裱 肖宏亮 人生哪能多如意
¥698
購買
——編輯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