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散文作文匯總五篇
實用的散文作文匯總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作文 篇1
很多年來,遲子建作為一名小說家頗受文壇重視和關(guān)注,遲子建散文讀后感。但當我讀完《假如魚也生有翅膀》后,我認為遲子建也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散文家。
《假如魚也生有翅膀》全書分六輯,共73篇散文。自序是一首《致愛人》的詩?!澳汶x去了/從此環(huán)繞我的河流/就是兩條了……”這凄傷優(yōu)美的歌,仿佛以里爾克式痛苦召喚人性復歸神性的語言,青銅般地唱起了序曲。我把她寫在第一輯《春天最深切的懷念》里的篇章,視為通過語言而進行的一種很內(nèi)在的心靈歷險和疼痛。的確如此,遲子建在愛人出車禍去世后,經(jīng)歷了“最殘酷、黑暗、絕情”的日子。那日子盡管悲痛,但遲子建是堅強的。為此,她有了對生命無常的更深切的感悟和對親人刻骨銘心的懷念。當然除寫愛人的篇章之外,遲子建在此書所涉及的題材頗廣。其中有對童年生活的追憶,對出訪國外的隨想,對小動物的遐思,以及閱讀札記和寫給同行的印象記。通讀全書,你會呼吸到一種大自然與作者和諧之美的氣息。比如:《中國北極的天象》、《女人與花朵》、《魯鎮(zhèn)的黑夜與白天》等,既以女性獨特的視角,闡述了自然萬物的生長與變化,又道出了人在大自然中滄海一粟的哲理。
遲子建是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她在寫小說之余所寫的散文,是真情的流露。讀者很容易用心靈去感覺、觸摸、溝通和接近一個真實的她。她是孤獨的,又是安靜的。她唯一的嗜好是創(chuàng)建精神之塔。她說:“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消蝕的過程,讀后感《遲子建散文讀后感》。我們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消蝕?!?遲子建寫作就是渴望一種生命的超越,一種整個人生境界的升華,一種寒冷中的燃燒。她的長篇小說《滿洲國》是這樣,這部《假如魚也生有翅膀》也是這樣。該書第二輯《時間怎樣地行走》等22個短文,便是她寫得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所謂:“辭達而已矣”也。
《會唱歌的火爐》是一篇描述作者少年時代,在大興安嶺度過的時光。它讓讀者跟隨著他們姐弟三人,推著空車上山拉柴火?!澳抢锷L著的鮮樹,比如落葉松、白樺、樟子松是絕對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樹,只有枝椏縱橫的柞樹和青色的水冬瓜樹。冬天的時候,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氣溫,是司空見慣的?!边@篇散文以大興安嶺寒冷的冬天為背景,寫出了在艱難生活中親情的溫暖。
文中說:“在山里呆得時間久了,我和弟弟都覺得手腳發(fā)涼。父親就會劃拉一堆枝椏,為我們籠一堆火。潔白的雪地上,跳躍著一簇橘黃的火焰,那畫面格外地美。我和弟弟就湊上去烤火。因為有了這團火,我和弟弟開始用棉花包裹著幾個土豆藏到懷里,帶到山里來,待父親點起火后,我們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當火熄滅后,土豆也熟了,我們就站在寒風中吃熱騰騰、香噴噴的土豆?!币苍S正是因為小時候有這種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時光,遲子建的筆底便有了東北風景的蒼茫與壯美。
《木匠與畫匠》是作者愛人去世后,裝修新居時的隨感。遲子建的散文大多與童年生活有關(guān),這篇也不例外。她說:“童年的時候,我覺得木匠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們那時用的家具,哪一個不是木匠親手打出來的呢!想著木匠能讓椅子長腿,能讓桌子鑲上抽屜,就覺得他們是有道理牛氣的?!?/p>
倘若你縱觀遲子建的這本散文集,你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風光的融融暖意,可以體會到一個藝術(shù)家、文學家或思想家的成就最終都是孤獨所取得的成就。孤獨的堅守,才能創(chuàng)造精神之塔。拿《莊子》的話形容,則是“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边t子建正是這樣一個孤獨的堅守者。因此在熱鬧的群體中,她特別醒目地擁有了她自己。
散文作文 篇2
通訊與散文
最近一位網(wǎng)友批評我的一篇散文為四不像,因為我散文中結(jié)尾牽涉到議論,說記敘文最忌諱議論,而議論文里又不允許記敘。不知道我是怎么亂寫的,如果給他(她)打分,就是不及格。我分析這位網(wǎng)友一定是位小學作文老師,他(她)在把我的作品與他(她)教的學生作文對號入座。似乎我是在作文起步,所以說我的作品是“四不像”。
如果站在他(她)的角度,這句話是對的。這倒讓我想起了讀書時代,小學語文和作文,記得體裁有三種吧,一種是記敘文,一種是議論文(論說文),還有一種叫說明文。而到中學時代,對文體又多了認識,開始接觸到小說、散文、故事、詩歌、通訊、特寫等,當然還有雜文、論文、小品、報告文學、戲劇等,這大概就是我們學生時代對于文章體裁逐步升級的認識。
到大學應(yīng)該就更具體了,因為專業(yè)不同,因此說法也就不同。文科里分文學系和新聞系,文學是向著文學創(chuàng)作而去指導,新聞系則是培養(yǎng)記者之類的新聞工作者,這樣就有了經(jīng)緯分明的楚河漢界,對文體的看法就不一致了。
記得學習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和《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老師說這種文章的體裁叫通訊。大概當時魏巍的身份只是一名戰(zhàn)地記者,屬于新聞工作者,他還不是作家,所以這體裁才叫通訊的。而到我認識散文作家時,魏巍、楊朔、劉白羽他們都是當代一流的散文大家,而魏巍的這兩篇文章又被界定為散文經(jīng)典了。
我想在這里要談的還是通訊與散文的區(qū)別。不知我的粗淺理解對不對。確實記者與散文作家是兩種不同的職業(yè)概念。兩下的看法還是會有點撞車的。記者辦報紙搞新聞,講究的是真實,靠真實人和事的精神鼓舞人和感動人。而散文作家呢,他則是靠文筆的色彩和文學形象感動人,讓你受到作品的鼓舞和感動。所以通訊寫作多是搞新聞的記者所為。當然散文作家你要規(guī)定他寫通訊,也可以寫出來,主要是局限真人真事的報道,像人物通訊。而散文作家就顯得浪漫自由了,他在文章不一定描寫一個真實姓名的人,他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一個文學形象,他可以把幾個人的優(yōu)點集中表現(xiàn)到一個人身上,他可以把一個人物進行很個性化描寫,形成一個有故事的人。所以,與作家熟悉的人會把作家作品對號入座,但又有點模糊,說他作品中的人既像張三又像李四。
其實,人物通訊也要對人物形象進行細微地刻畫,但他離不開一個具體人的真實形象。人物通訊可以發(fā)表在新聞版面上,而散文卻不同,他不能做到貴賓席面上,只能發(fā)表在副刊版上,算是文學作品。所以記者和散文作家寫的東西很容易撞車。既然是文學,就要講究文采,而記者有時候卻認為作家做事不誠實,會搞文學虛構(gòu)。但各有各的道理。
在基層工作,為行政搞文字服務(wù),有時候文學就行不通。記得我遇到一位黨委書記,當時黨委沒有秘書,要我替他寫報告,我是學文學的,就把他要講的內(nèi)容進行了文學思維羅列,進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哪知被他一狠狠批評,這東西酸不酸咸不咸的.。而后來的黨委書記看法就不同了,他認為我的寫作路線很好,講上去順口成章,慢條斯理,把一些事情分析地透切,做報告人也看上去有修養(yǎng)和文化水平。這就叫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原來我有兩個文學朋友都是鄉(xiāng)鎮(zhèn)的黨委書記,一位在漣水縣,一位在淮陰區(qū),我同他們開玩笑,我要做你們的秘書就好做了。他們說得好,你做我們的秘書就清閑了,我們自己的講話稿從來不要人寫,自己畫畫就可以了。這倒是真的,筆勤的人,干嘛要找別人動手,別人的思路與自己總是不同,自己寫自己有數(shù),說什么寫什么多自由。
大概也就是那些年無休止地應(yīng)付公文寫作,嚴重地影響了我創(chuàng)作思維的拓展,局限在公文寫作的怪圈里,也挫傷了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所以那么多年沒有出一篇好的散文作品。其實筆也沒有閑住,那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一些臨時效應(yīng),為了形勢和時政服務(wù),盡管也經(jīng)常在報紙上發(fā)一些豆腐塊的新聞報道、新聞消息之類,現(xiàn)在把它拿出來卻一點價值都沒有,總感到自己對不起自己,把自己的文學青春給荒蕪了,再等認識這一點已經(jīng)遲暮了。就連現(xiàn)在再重操舊業(yè),仍然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受那種時政寫作的影響,顯得謹小慎微,拓不開思路,靈動思維不敏捷,文采修養(yǎng)也差,要想寫出有一點突出影響的力作難也。
眼下網(wǎng)絡(luò)文學流行,我也經(jīng)常參與友的交流,但網(wǎng)絡(luò)文學畢竟不是作家文學,文學底線平面還是較低的,但我可以通過折射透視的眼光探索它的深層次,所以遇到一些初學者的責難我就感到不奇怪了。我不需要同他們頂針,但有一條就是要理清新聞寫作與散文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不能盲目地接受新聞寫作的導向,盡量離開通訊和新聞,刻苦鉆研我的鄉(xiāng)土文學、民歌文學,認定方向,力爭在有生之年取得較好的成績,爭取成為一名第三代“荷花淀”或“山藥蛋”派鄉(xiāng)土文學作家。
散文作文 篇3
早上醒來外婆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嗎?”,我立刻意識到昨天是外婆的生日,生日年復一年,年年有,年年過,我從來沒有想起來過外婆的生日,也從來沒有想起來家里每一個人的生日,有一個人例外就是余坤燦,我沒有忘記過,全家人也沒有一個人忘記過。
每當外婆將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面條端到一個人的手里的時候,這個人這才想起今天是他的生日,家里每一個人的生日外婆從來沒有忘記過,但是外婆的生日卻沒有一個人想起來。是我們太淡漠,還是外婆太經(jīng)意了,外婆為了我們?nèi)也賱谛量嘁惠呑?,我們卻沒有意識到外婆的存在。
余坤燦能有今天得益于我們家里的每一個人,我的早教意識如果沒有家里人的配合是不可能的,雖然每個家人都在起著不同的作用,每個人的作用大小并不一樣。有了外婆的后勤工作,我沒有后顧之憂,余坤燦沒有衣食之煩惱,我才能夠全身心的去帶余坤燦,我才有時間去尋找下載資料,制作大量的電視圖片,才有時間去記日記,才有時間去總結(jié)余坤燦的早教思路。
外婆是一個能干的人,是一個記憶力超強的人,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
沒有改革開放的年代,物資高度缺乏,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外婆做的,家里有縫紉機鎖邊機,外婆做的衣服和賣的一樣漂亮。外婆燒的一手好菜,每天不同樣的飯菜,我們不說飯桌上的菜品,僅是主食每天幾乎都不會少于三個,擺滿一桌子的菜盤子會使人大開胃口。
外婆過目不忘,能夠記起十多年前只是問了一下辦公室的那個人,而且只是見過一面以后再也沒有見過的人。
像外婆一樣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多了,可惜的是外婆文化程度太低了,外婆父親早年去世,外婆只讀了初一就隨知青下鄉(xiāng)了,在知青點當了一個四十幾個人知青的家長。
余坤燦會記得他有這么一個能干的外婆嗎?余坤燦會記得有這么一家人陪伴他成長,余坤燦應(yīng)該感謝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家人,他的老師,記住跟他天天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們,尤其是一個天天陪伴他的外婆。
散文作文 篇4
深夜未眠,我獨自坐在窗戶前欣賞迷人的夜色。在窗戶前打著幾盞燈,品著一杯茶,放眼望去,靜謐的夜里繁星點點,寂靜的街道蜿蜒徘徊。好久沒仔細觀賞過夜晚的景色。
沒想到,在此時有幸可以看到這樣迷人的夜晚,被星星點綴的明亮的星空,被月光籠罩的草坪,還有在夜里萬家燈火的和諧氣息。偶爾有一陣涼風吹進來,窗簾會隨風舞動幾下,然后又安靜老實的躺回原位。
望著,望著,回過神來,杯中的茶已涼了許久,我沉浸在這無聲的夜里。想起白天自己忙碌的身影,還有嘈雜的街道,還有剛跟朋友吵過一架的煩躁的自己。此時都消散在這寂靜的夜里, 我變得十分輕松,不再煩惱白天的事情。我的思緒開始隨著微風漂浮,我不知道它會漂到哪,可能是落在草坪上,可能是飛在空中,還有可能是降在如紗般的云朵里。
一抬頭就可以看到月亮懸在空中,月光灑在窗簾上,皎潔的月光將我的思緒帶到月亮上去,不知道住在月宮里的嫦娥有沒有收到我的思緒。
迷人的夜色徹底吸引了我,我將煩惱通通拋進這夜色,也將今晚的思緒展露在這夜色里。漸漸地,夜變得如水墨色一般,完全變成了一張畫卷,不知道我是在這一幅畫卷里,還是在畫卷外。
散文作文 篇5
赤水,我做夢都神往的地方!最近終于走進了這片神奇的土地,圓了多年的夙愿,“百聞終不如一見”。
久聞貴州省西北部赤水市,擁有1300平方千米丹霞奇觀,是全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面積最大、發(fā)育最為壯觀的青年早期丹霞地貌,這片由紅色丹霞構(gòu)造的地理奇觀,最高1730米、最低221米,如此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這一帶峽谷密布,溝壑縱橫,擁有很多引人入勝的峽谷奇觀,3000多個大小瀑布分布在區(qū)域境內(nèi),形態(tài)各異,一步一景,美不勝收,聞名遐邇。
聽當?shù)厝私榻B,這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峽谷中,要數(shù)風溪河盡頭的赤水大瀑布峽谷第一。驅(qū)車前往,很遠就能聽到大瀑布先聲奪人的雄渾轟鳴聲。瀑聲震徹山谷,如千人擂鼓,似萬馬搗蹄;象沖天爆竹,類拍岸浪濤。
沿石徑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蔭道,心襟震顫搖蕩,胸懷寬廣豪放,在峽谷深處,一年四季,不分寒暑,一天到晚,不論白晝,每分每秒都飄灑著漫天的雨霧,如此神奇的峽谷,在赤水數(shù)千大小的峽谷中絕無僅有,讓這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深谷,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而峽谷中無時無刻都好像在降雨的現(xiàn)象,更是引起眾多專家的好奇,成了無數(shù)人難以解開的“謎團”。
在峽谷中行進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就會變得云霧繚繞,水汽彌漫,也許是空氣比較潮濕,峽谷好似下雨,其實不然,這源于水汽飽和,然后凝結(jié)成了水滴降落。
這樣的雨,像牛毛,像花針,讓人肉眼難以觀測,卻切身體感。穿行峽谷,總會被淅淅瀝瀝的小雨籠罩,但前后左右,始終見不到明顯雨水,也許人們行走的聲響,談話時發(fā)出的聲音,好像都能夠引發(fā)空氣中水分子的震動。
臨近峽谷底部,氣流突然變得更加強烈,冰冷的水霧,被大風裹挾著,拂過樹林、沖過亂石,向人迎面撲來,瞬間就會讓人衣服濕透。
欣賞著沿途壯景,迎著風雨前行,終于走到峽谷盡頭,一道白色的水墻,赫然橫旦在人們眼前,仰望從天傾瀉的大瀑布,水柱騰空從高近百米的巖石陡坎上傾瀉而下,拍擊在懸崖的石頭上,破碎成水珠,震耳欲聾,氣浪翻騰,似銀河攜風挾雪飛流九天;俯視碧潭銀浪滾滾,似蛟龍倒海翻江噴灑百米水霧。轟鳴的水聲,四散的水霧,一瞬間讓人無不驚嘆大自然擁有這樣磅礴的氣概,多么神奇的力量。
瀑布流經(jīng)的巖石十分堅硬,水流不斷拍擊堅硬的凸出的疊巖,讓水珠不斷地向瀑布外飛濺,晶瑩剔透的水珠,吸收大量的熱量,讓瀑布周圍水溫迅速下降,哪怕是夏日炎炎,艷陽高照,人到此一會就感到寒氣逼人,觀瀑臺、浪琴灣、龍女潭、飛虹橋、三圣殿、暗瀑、靈龜石、人妖巖、擦耳隙等景觀映襯壯景,杜鵑林、茶花林、桫欏、鵝掌楸、楨楠樹等植物景觀呼應(yīng)絢染,更顯大瀑布的磅礴風姿。環(huán)顧四周冉冉升騰的水霧,在陽光下變幻出五彩斑斕的“佛光環(huán)”,飛架起通天彩虹橋,環(huán)護著八方來客,一人一環(huán),人動環(huán)隨,美妙絕倫,如置身仙境,令人嘆為觀止。
山谷獨特的形貌,為瀑布帶來極其罕見的穩(wěn)定性上升氣流。氣流從山谷外進入,流經(jīng)峽谷速度就馬上變快,進入瀑布突然被陡崖阻隔,讓氣流平行難有出路,唯一只能往上行進,加上瀑布裹挾的氣流,共同形成了高壓快速上升,從巖石長久相互擠壓的痕跡,可以想象得到千萬年前經(jīng)過巖體構(gòu)造的抬升,使高山隆起,加之這個地區(qū)常年雨量充沛,大自然神奇造就了丹霞第一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記錄著云貴高原隆升的過程,佐證著地球演變的歷史與滄桑!
“疑似銀河天上落,蓬萊仙景降塵寰”;“生不逢地無限恨,能有幾人識壯觀?不少文人墨客為這一瀑布奇觀寫禿了筆頭、唱啞了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