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故事敘述范文(精選4篇)
第1篇: 教師成長故事敘述
一年多來,有一個男孩他常常在我的腦海中跳躍,他是個獨特的孩子,他的每一次成長都凝聚著我對這份教育事業(yè)的認真和執(zhí)著,滲透著我對教育本質及教育規(guī)律的探究,見證著我對正確教育思想及先進教育觀念的追求。
他叫劉xx,是我執(zhí)教二年級時的一個小男生。在接手這個班級前,我對他已略有所聞了。在周圍人的評價中,他是一名很棘手的學生。去年11月的一天頭午,由于劉xx課間打鬧,被我批評了幾句,午飯時不肯去吃飯,并人也不見了,顧不上吃飯我便在教室不遠處找到了他?!盀槭裁床怀燥埬?”我問道,他看著我一聲不吭,我又重復了一次,他依然不開口。由于當天上午我連續(xù)上了三節(jié)課,這時的我已又累又餓了,恨不得吃完飯再理他。
可我想:假如我離開了,難道只留下他一人孤零零地在這委屈嗎?或是由于我的離開,他發(fā)生了意外那怎么辦呢?我不由地摸了摸他的頭,輕輕地說:“告訴老師,我是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事我能幫到你?”只見他兩串晶瑩的淚水突然流了下來,“老師,我討厭我自己,我真調皮,我不吃飯了。”他邊說邊敲自己的頭,我趕緊抓住他的手,把他抱在懷里,問道:“好孩子,快告訴我,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老師,我表現(xiàn)不好,好破壞紀律,給班里扣分。我不喜歡我自己?!彼秸f越激動,幾乎是大喊出來。我瞬間哽塞了,多么可愛的孩子,多么讓人心疼的孩子,他的離班出走,他對自己的懲罰全都是源于自責,源于自己做得不夠好。驀然,我發(fā)現(xiàn)他的這顆謙卑的心讓我顫抖,同時,脆弱而好強又讓我擔憂,也讓我驚醒,作為一名教師,學生最親密的引路者,我該以怎樣的教育嗅覺,去關注去愛護學生一個個獨特的個體,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導、教育學生形成健全的心智,良好的品性?在領回了劉xx后,我一再提醒自己:讓關注的眼神再溫柔些,讓窩心的語言再溫暖些,讓智慧的愛再些多,讓教育的眼光再放長遠些??接下來的日子,也不是風平浪靜。兩天發(fā)脾氣,三天打架,是常有的事,班里的同學接二連三地過來告劉xx的狀??鄲赖奈也]有一次次地批評他,而是一次次地找他談話,弄清每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從而對他的行為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斷。
經過了解,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是因為同學對劉xx過往不好的行為形成了固定的成見,于是劉xx的身邊玩伴不多,這導致了他要常常利用一些行為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同時又由于他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正確,這又促使了其他同學對他更加不滿,而喜歡爭強好勝、情緒又容易沖動的他往往最終不是對同學大聲吼叫,或是打同學。再與他家人細致地了解他以往成長經歷后,我更明確了對他的教育方式,于是,那段為他掏空心思,不斷調整教育戰(zhàn)略,改變教育觀念,形成自我教育思想的日子,也成就了一個新的自我。
他的事例讓我堅信,最好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在這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我將用自己纖細的肩膀挑起一名教師的責任,用智慧而深沉,寬容而博大,堅韌而無私的的愛去呵護學生每一個獨特、寶貴的生命。
第2篇: 教師成長故事敘述
小時候,“老師與學生”的游戲是我的最愛;能歌善舞的老師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多少次偷偷地學著老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涂鴉;嘴里一遍一遍的哼唱著“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夢想一旦落地生根,便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大學畢業(yè)后,我義無反顧地參加了教師招聘考試。
我?guī)е鴿M腔的熱愛,帶著對踐行夢想的渴望,也帶著初生牛犢的沖勁,一頭扎進了教育的沃土里,開啟了青春無悔的綻放。
還記得第一次走上講臺,我精心準備了一節(jié)英語課,可是到了實際授課時,課堂效果卻不盡人意。孩子們對課堂上我發(fā)出的指令反應總是慢了半拍,整個課堂感覺一點也不流暢。安排小組合作,大多數(shù)孩子都無動于衷,尷尬地就那么坐著,仿佛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我很失望,回到辦公室,想起網絡優(yōu)質課上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出色表現(xiàn),我不禁泄氣,為什么我的第一堂課就這么失???就這樣放棄了嗎?我心有不甘,我把課代表叫到辦公室詢問,小姑娘怯生生的告訴我說他們聽不懂我在說什么。聽了這話,我難過極了,委屈,不平,夾雜著氣惱一下子涌了上來:我的英語發(fā)音一直都被大學的外教們稱贊的呀!課堂所用的單詞也是盡量簡單,為什么他們會聽不懂?!難過一陣后,我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他們的話讓我醍醐灌頂,這是一群鄉(xiāng)村小學的孩子們,很少或基本上沒有感受全英文授課的課堂,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有限。我這才明白,原來是我對他們的期望太高,教學要理論結合實際。找出了問題,就好對癥下藥。之后的工作中,我不斷的調整課堂節(jié)奏,盡量說慢一點,盡量多說幾遍;另外我盡量使用情境教學,還播放他們喜歡的英文動畫,做游戲穿插課堂,讓他們首先對我這個老師感興趣,他們才會對我說的東西感興趣。堅持一段時間之后,我的課堂不再干巴,不再尷尬,孩子們也由最開始的不愛上英語變成了期待英語課的到來。
班主任工作瑣事繁多。小學五年級的孩子,總愛找老師告狀,無非是誰說了我一句壞話,誰今天值日卻不擦黑板,誰拿了我的跳繩到現(xiàn)在還沒給我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進進出出的每天都有。從一開始的煩躁,到后來的有耐心聽完,到現(xiàn)在的面帶微笑,見怪不怪,啟發(fā)學生自己找原因,自己解決,我適當插手“主持公道”。我在工作中日漸成長,逐步成熟起來。當然也會偶爾似是而非的埋怨一句:“班主任就是個媽?!?/p>
在與這幫天真,貪玩,活潑,善良的孩子們一起的日子里,我時而被他們感動,心也變得柔軟起來。
5月份學?;顒犹貏e多,足球聯(lián)賽,藝術節(jié)等,加上上課,我的嗓子啞了,說不出話來。那天上課,我用沙啞的嗓子講試卷,教室里卻異常安靜,沒有一個調皮說話的,一個個稚氣的小臉專注的看著黑板,連平日里坐不住,嘴不停的話癆張漢卿都不出聲,最后一排愛說話的幾個“調皮鬼”也老老實實的。第一排的楊xx突然說了聲:“老師,?你嗓子啞了,叫課代表講吧!”?小臉上寫滿了真誠和期待,我鼻子一酸,更加說不出話來,默默的把試卷遞給課代表……
“小曾老師,我來答!”
“小曾老師,我來寫這題!”
“小曾老師,我知道答案!”
……
當他們叫“小曾老師”的時候居然沒有一絲戲謔,完完全全的就把課代表當老師了,比我上課時還要積極!我感動之余,心中居然有一絲小嫉妒。
但也正因為此,我開始自我反省,孩子們是有無限潛能的,老師作為他們學習的引導者,要做的更多的不是教會他們知識,而是發(fā)掘,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領導能力,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全面發(fā)展。
在準備我校的中國經典詩詞大會階段,我把這件事全權交給班長,看著這個小臉憋得通紅,一臉著急的孩子,我無比信任地告訴她說:“你和大家商量著自己看怎么準備,派哪些代表,我看你和有同學幾個平常做事都很機靈,主意也多,大家一起商量著,肯定能做好的!”那孩子聽了,有點疑惑更多帶著些試探的說:”那么我去問問先?”
我莞爾一笑:“沒問題的,去吧!”
其實還是有些不放心的,但是我告訴自己正好讓他們鍛煉鍛煉,別總是包辦,要放手。早讀時間,我偷偷在后門看他們怎么做,幾個孩子居然煞有介事的先把班上的原有的12個小組分成了5大組,安排了大組組長,還給每個組長安排了任務,小組初賽,大組決賽,每大組選1個代表班級,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的課代表,班長,副班長當評委。三個早讀,大家背誦,第四個早讀初賽,居然還發(fā)動大家捐款買獎品……,這架勢,嘿,還真是那么回事!
意外,欣慰,還有一絲不安全感,緊迫感,后生如此,我這個當老師的也要突飛猛進,不然怎么好意思教他們呢!
詩詞大會我班取得了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孩子們特別興奮,作為獎勵,我拿出兩節(jié)課讓他們在白板上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并適時用第三季總冠軍外賣小哥雷海為的事跡激勵他們。
給一片天空,讓他們展翅去飛,懷著真誠,欣賞他們給他們信心,信任他們樹立他們的自尊,每一個都能發(fā)揮一己之長,都享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們的組織能力和集體的凝聚力也隨之得到鍛煉和形成。
教書的路還很長,面對的孩子還有很多。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同時期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新鮮的問題。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探討教法。我相信,不管時代怎么變換,孩子們怎么樣的改變,唯一不變就是我那一顆愛孩子的心。只要你有那顆愛人,愛孩子們的初心,我堅信我的教學生涯一定會是快樂和精彩的。
第3篇: 教師成長故事敘述
在我眼里,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為班主任,我們有責任讓他們都絢麗的綻放,特別是那些“帶刺的花蕾”我們更應多一些關愛和呵護。
當了五年的班主任,遇到過很多的“小刺頭”,在他們身上,發(fā)生過許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動的故事。這是發(fā)生在我參加工作的第二年,班里有一個出了名的“搗蛋大王”叫高xx,他學習成績差,經常沒事找事欺負同學,搞惡作劇,全班同學都懼怕他。暗地里還給他起了個了不起的綽號:搗蛋高。
一次,他又打了班里的同學,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在班上訓斥了他一頓。沒想到,他不但不服氣,還理直氣壯地頂撞我,這件事之后,我對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課再也不聽我講課,經常變著花樣給我搗亂,導致我在上課時總是發(fā)脾氣,而對于我的大發(fā)雷霆,他根本就無動于衷,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下課后,他更加變本加厲地欺負同學。他每天都給我繁忙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帶來更多更大的麻煩。當時,我對這個孩子既恨之入骨,又無計可施。
可后來的故事卻改變了他,更醒悟了我。那次,我打開抽屜拿作業(yè)本,發(fā)現(xiàn)抽屜里有一張字條,上面寫道:“老師,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討厭我、恨我吧,但我不討厭你,因為我知道你恨我這塊鐵不能成鋼,可我討厭你當眾批評我,畢竟我也是要面子的?!闭n下,我把這張字條讀了很多很多遍,內心深處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
課后,我找他聊了很多,發(fā)現(xiàn)他在家中是留守兒童,而且沒有其他朋友,他的搗蛋也不過只是希望引起我和同學們更多的關注而已。在生活中,爺爺奶奶只是關注孩子的溫飽,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可能缺少對他的教育,沒有人告訴他什么事情應該怎么做,后來我與他交上了朋友,常常找他聊一聊,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都希望能給他帶來一些幫助。
這件事給了我永遠的鞭策和啟迪。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用自己的和顏悅色,用親切的目光,用慈愛的雙手給每一個學生以自尊、自信、關愛和鼓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同時,更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自己的學生,理解自己的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會變得眼明心亮,才會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第4篇: 教師成長故事敘述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在教師的征途上,我已走過了二十四個春秋,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思緒萬千。還記得,當初我滿懷憧憬和希望踏上了教育征途,帶著一臉稚氣走進平昌縣土埡小學一所村小,便很快兢兢業(yè)業(yè)投入工作中,享受那份清貧中的自得其樂。七年后到了中心學,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于教育大浪潮,成為了一名具有活力的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者,在這里,我不因過去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曾經經歷了失敗而駐足不前。無論跌絆也好,精彩也好,我都一直在努力使腳下的路不斷延伸。如果說孩子們本是一條條毛毛蟲,那么有朝一日,破繭而出,變成翩翩飛舞的蝴蝶就是孩子們的夢想,更是我的追求。今天,我就借此機會盤點一下自己在引領孩子由毛毛蟲蛻變成美麗蝴蝶所作的一些所作所獲吧!
一、閱讀,我的智慧之源。
有人說,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開闊的人文視野、精深的專業(yè)功底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論修養(yǎng)。自從踏上工作崗位的那天起,我就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一名教師,需要讀書;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必須要博覽群書;做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更是需要豐富的學識積累、豐厚的文化底蘊、敏銳的思想見地。遙想當年的頓悟時,很是后悔師范三年的光陰,匆匆而無為,為錯過了師范圖書館的豐富藏書而扼腕。不過,還好,亡羊補牢,未為遲也。讀書讓我擁有了緊張豐富充實的二十四年,讀書讓我堅定了從毛毛蟲到蝴蝶的信心,讀書讓我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穩(wěn)。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讀書不是一時的事情,也不單單為了教學,而是為終生幸福來做的事情。讀書可以成為一種內需,讓求知不斷豐盈自己;讓書香充滿整個生命。前路漫漫何所依,書卷飄香伴我行!我會努力讀書、愛書,更會帶著我的學生在書山中攀爬、書海中遨游!
二、愛心,我的教育之本
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就是教育我們對學生要有真心、愛心,愛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yè)。在工作實踐中,我也深切體會到,教師播灑的一片愛心,是誘導和助長學生上進的雨露養(yǎng)分。
我在平時,一是與學生做知心朋友,跟學生之間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友善關系和師生情誼。學生病了,我時刻關注為其倒開水;學生有困難,我主動幫助解決,讓學生在學校感到處處有愛心,時時有溫暖。二是尊重愛護學生。在進行教育時,尊重學生人格,對表現(xiàn)好的看到他們的弱點、缺點,嚴格要求,對后進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積極因素,循序善誘。三是信任依靠學生,給學生提供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四是全面關心的學生成長。在思想上引導鼓勵學生;在生活上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學習上,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找原因,改進方法,增強信心。這樣,以感情為基礎,溝通師生思想,在各方面關心學生,力爭做一名學生喜歡、學校放心、家長滿意的好老師。
三、溝通,我的錦囊之計
教師觀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很難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號召家長與學校緊密聯(lián)系,讓孩子充分享受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關懷,促進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我充分利用短信平臺,發(fā)揮好短信平臺方便、快捷、有效的作用,讓家長了解班級的一些情況、家長需要配合的事項。部分家長朋友們也會在收到我發(fā)的短信之后禮貌地回復我:“謝謝!”“辛苦老師了!”“祝老師節(jié)日快樂”等簡單的語言,就這樣,在無數(shù)溫馨小提示中、在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名單中、在家長無數(shù)的道謝中、在孩子生病了需要請假的短信中中、在家長無數(shù)的節(jié)日問候中……老師和家長默默地相互理解和支持著。就這樣,和家長之間形成一種平等、友好的朋友關系,也形成了一種愉快、輕松的合作關系,無聲地與家長成為了共同的教育力量。除此之外,常用的方式還有定期召開家長會、善于利用家長開放日和學校組織的活動……讓學校的“天天好習慣,自主練成才”的教育理念深入家長們的心。
四、課堂,我的成長之路
這幾年來,我注重學習,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教研培訓。通過上課、聽課、評課、聽講座、看錄像等多種形式參與校內外各種教研活動。其次,我注重參與,身體力行。骨干教師獻課、卓越課堂賽課等活動我都積極報名參加,還承擔指導青年教師賽課并獲得了獎項。竇桂梅老師說:“一定要爭取多上公開課,這是你最好的煉爐。”公開課雖然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快車道,但畢竟機會有限。所以,我特別注重自己天天上的“家常課”。把家常課當作公開課去上,然后堅持通過微博或QQ日志等寫教學反思,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完善、提升。我在工作中常常這樣進行教學反思:一是在成敗中反思:暢談收獲、反思教訓等。二是在對比中反思:通過聽課、評課、觀看自己教學錄像的教學反思。把教學過程給人啟迪的地方寫下來,反思成功之舉、失敗之處、智慧之光、學生之見,正是這看似平常卻給人深省的課后小記,使我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三是在學習中反思:在理論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生及家長學習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好課堂是一門藝術,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希望通過不懈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學得好、學得輕松,讓每一個孩子都愛上我的課堂。
五、蛻變,我的教育追求
我堅信:是太陽,總會有噴薄而出的那一刻;是蝴蝶,總會有破繭而出的那一天!我會一如從前,引領孩子們——從毛蟲到蝴蝶的路上且行且思且追求,一條朝圣的路在我的腳下延伸,留下愛心、真誠、美好、善良,也留下書香裊裊……這是我的教育夢想!也是一個教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