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800字初一作文
端午節(jié) 0 800 字初一作文
轉(zhuǎn)眼又到了端午節(jié),它除了讓人想起龍舟盛會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xué)習(xí)!
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 1
老人們說,端午節(jié)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qū)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jié)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jié)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jié)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jié)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采,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伙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采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伙伴們競賽,看誰采的多。箬葉采回家后,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里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dāng)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后,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fēng)了!媽媽包粽子前,當(dāng)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后,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yīng)該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
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嘗著,各自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fā)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xí)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 2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當(dāng)?shù)搅硕宋鐣r節(jié),大街小巷就成了快樂的海洋。端午節(jié)也是我最愛的節(jié)日:好吃的粽子,激烈的龍舟競賽,有著中藥味兒的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還有雄黃酒、小香囊¨¨¨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象征,嘉興的五芳齋馳名中外,肉粽味道咸鮮、豆沙粽子甘甜不膩,還有好吃的火腿粽子。我的外婆在端午節(jié)時還會做幾只粽子給我吃,外婆先把豬肉切成大約五厘米的細條,用醬油、米酒浸泡一夜,糯米則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包粽子的時候,外婆先把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
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之后,就是煮粽子了。1 小時后香噴噴的談氏粽子就完成了,那味道真是令人難忘。
賽龍舟真熱鬧,所有人都跑去南湖邊看龍舟賽,萬人空巷。只見在遠遠的湖對岸有一排龍舟,龍舟中站著幾個大漢,他么正活動著身軀,準(zhǔn)備著馬上要開始的比賽。裁判一聲哨聲,幾十條龍舟一起進發(fā),每一個選手都努力的劃著,和著那鼓手的鼓點,努力的劃著。那鼓手也認真的敲著鼓,鼓聲就像雷鳴一樣,震耳欲聾。幾條龍舟你追我趕,就像幾條巨龍在水上掠行。漸漸地那條插著白旗的龍舟在眾龍舟中脫穎而出沖在了最前面。岸邊也有許多人在為他搖旗吶喊。正當(dāng)大家都在為“白龍”的優(yōu)勢呼喊的時候,“藍龍”沖了上來。它“吼聲”更響,氣勢更足。“藍龍”上的勇士也更有精神頭。“藍龍”慢慢超了上來,但“白龍”不愿那么輕易地被趕超,鼓手更用力的擊起了鼓,勇士們也更賣力的劃龍舟。“白龍”的支持者又振奮了起來,搖旗吶喊。這一次的龍舟賽,不到最后一刻是決不出誰是最后的贏家。最后“藍龍”最先奪標(biāo),沖過了終點,“白龍”的支持者頓時泄了氣。其實輸贏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看賽龍舟中的快樂心情。
端午節(jié)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歡樂,我們也要了解一下端午節(jié)的由來。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紀念屈原、紀念曹娥、紀念伍子胥等幾種說法。紀念屈原是最多的說法。據(jù)說,愛國詩人屈原于五月
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人們每逢五月初五投五色絲粽子,以驅(qū)蛟龍。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
在我的記憶里,這端午節(jié)就是端午節(jié),快樂而有趣。
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 3
端午節(jié)在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流傳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這一節(jié)日的起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當(dāng)時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被撤職流放到了南方。這位心系蒼生的愛國詩人整天悶悶不樂,經(jīng)常在江邊誦讀悲傷的詩歌,直到聽說秦國攻破了楚國都城郢都。寧死也不愿同流合污的屈原選擇了以死明志,投入了洶涌的汨羅江中。
楚國的百姓聽說了之后悲痛萬分,當(dāng)?shù)氐睦习傩占娂妱澲皝泶驌魄蠓虻氖w。一些人還將米飯用樹葉包裹著扔進水里喂飽魚蝦。這一活動漸漸流傳下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也就漸漸成為了這一節(jié)日的習(xí)俗。
記得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都是在夏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家鄉(xiāng)的人們早在這一天來臨之前就將東西準(zhǔn)備好。端午節(jié)當(dāng)天,每家每戶都把早就備好的艾葉放在門口。然后在早上,家人一起忙活著包粽子,準(zhǔn)備午飯。
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享受午飯,吃著可口的粽子,喝著香甜的雄黃酒,聊著最近幾天發(fā)生的重大話題。粽子的香味、桌上飯菜的香味、杯中的酒香、還有淡淡的艾葉的氣味全部混雜在一起,營造了一片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
說到端午節(jié),自然不得不提到除吃粽子外的另一項重大活動——劃龍舟。在吃過飯后,我們跟著親朋好友一起去看龍舟比賽。在一條寬闊的江面上,整齊有序地擺放了好幾條龍舟。龍舟上的人穿著整齊的服飾,一個個看起來都健壯有力,坐龍首敲鼓的人更是信心滿滿。
龍舟比賽隨著一聲令下開始了,參賽的幾條龍舟迅速帶著呼喊聲從起點沖出,爭先恐后地奔向終點。龍舟上的隊員們動作整齊一致,呼喊口號也是異常有節(jié)奏,敲鼓的隊員也是格外賣力,鼓聲震天!岸邊的圍觀群眾也是興奮異常,拍照、鼓掌、吶喊......勝負在此時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
看完龍舟比賽后,大家又一起回到家中休息,大人們打牌聊天,孩子們看電視玩游戲。到了晚上,大家又用艾葉泡澡,說是可以驅(qū)除疾病。
晚上,酒足飯飽的一大家子人又坐在一起交談,直到大家都疲憊了才各自散去。一年一度的佳節(jié)就這樣接近尾聲,這些有趣的節(jié)日活動不僅僅讓我們的節(jié)日生活更豐富,也為家人之間增進感情起了不少作用。
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 4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座位于長江口的小島,鐘靈毓秀,風(fēng)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xiāng)只身來到上海求學(xué),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舍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群結(jié)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著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采完蘆葉,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來,包粽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shù):先把采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后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咸精肉的“肉粽”,味道自然與眾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舍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粽”了,只是用過年時余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粽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兒最大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粽、菱粽、子母粽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為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粽”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xiāng)有送粽子的習(xí)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著自家包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包好的粽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么要紀念屈原?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進河里?”母親笑笑:“因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
當(dāng)時我對母親的話并不了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xiàn)。因為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么地?zé)o私,就如同粽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 5
在那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也算得上是繁榮,所以每逢端午,必定熱熱鬧鬧的一派景象。
蜿蜒交錯的窄巷中,屋檐下,就地擺滿著各色小吃,到中午人們餓了,椅子一擺,幾個人湊上一桌,講講吃吃,整條巷子就滿滿當(dāng)當(dāng)都是談笑聲。
在家鄉(xiāng),人們大多懶得自己辦吃食,上酒樓置上幾桌,節(jié)日就這么晃過。但端午節(jié)的粽子,定要“自食其力”的。把浸在桶里的竹葉擺在一邊,咸草串進門圈,再將忙一早上才切好的香菇,腌好的五花肉等料子整齊地碼桌上,木凳一放,就可以在門檻邊忙上好幾個小時,還可以跟對面的人家聊上幾句。
棉湖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沒說有誰的母親不會做小吃,包粽子。在母親忙活時,他們便撈上幾片葉子,扯下幾條咸草,裝模作樣地填上幾把糯米,幾?;ㄉ?,用草胡亂繞上幾圈,倒也還看得過去。但肉等料子他們定是不敢亂碰,要是打翻了盆子,弄臟了地板,隔天的“教育”逃不過的。家鄉(xiāng)的女人愛干凈,再怎么忙碌,都要干凈。待母親繞足一串,便放進鍋里,用火燒上半小時左右。若母親歡喜,還能將自己搗鼓了好一陣的“粽子”放進去。
等待美食的時間往往是難熬的,孩子們便蹲在一旁剪一下竹葉頭,跟母親講講學(xué)校好玩的事,再呆不下去了,騎著高到胸前的自行車,在四通八達的巷子里晃悠或結(jié)拜到商店買根冰棍舔舔,這都是可行的。但無論怎樣,在粽子煮熟時拿著瓷碗恭候著,是必須的。家鄉(xiāng)的粽子總是小巧精致,由母親細長的雙手利落地將緊裹的竹葉掀開,有三個圓潤小角的粽子,一骨碌滾進碗里,便是白白嫩嫩的一片。
將幾顆花生粒挑去,悄悄擲入母親碗里,張嘴就是一大口,糯米有嚼勁卻不黏牙,藏在粽子中的香菇蝦米鮮味十足,有時舍
不得吃掉它們,就津津有味地啃掉糯米,剩下的再慢慢品嘗。這樣粽子可以連吃好幾天,待到新鮮感過去,門上掛著綠棕也剪完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倒是閑適得無趣了,但端午節(jié)的粽子,那淡淡的下午,遺留在舌尖的美味,是久久都無法忘懷的。
端午節(jié) 800 字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