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神話中的好詞好句子匯聚200句
古希臘神話的讀書筆記
古希臘神話的讀書筆記1
暑假里我讀了《希臘神話》這本書,書中主要講述古希臘神與英雄的傳說。
在這本書中讓我認識了多英雄人物:眾神之王宙斯,眾神使者赫耳墨斯,太陽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等神,書中還講述了許多神與人的后代,半人半神英雄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大英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宙斯與凡人生的兒子,他喝了天后赫拉的奶水后,有了神力和不死之身,長大后成為了希臘最強壯的勇士,他以超人的聰明才智和毅力,完成了國王給他布置的十項非常危險的任務。他還非常有正義感,冒著危險救出了為人類盜取火種而受到宙斯懲罰的普羅米修斯。
他參加了無數(shù)次戰(zhàn)爭,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終于進入了天神的行列。
赫拉克勒斯敢于冒險,有勇有謀,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古希臘神話的讀書筆記2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希臘神話》的書,書中講了許許多多古希臘的奇妙故事,有許許多多的人物,神與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體態(tài)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樂,參與人的活動。神與人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前者永生,無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臘神話中的神個性鮮明,沒有禁欲主義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義色彩。希臘神話的美麗就在于神依然有命運,依然會為情所困,為自己的利益做出壞事。
那里面的俄狄浦斯雖然擁有智慧與勇氣,機智地把獅身人面獸斯芬克斯的謎語:“什么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用他那充滿智慧的腦袋給想出來了。但是,他的一生還是在命運的軌跡中。所以,對比我們,我們要打破命運的束縛,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切都靠自己爭取!你本著一切向善的心態(tài)去做事,你的命運自然就會好的。所謂的命運好壞主要是說前世的因果,前世種了多多做善事,今世當然有福相報了,相反,如果前世做善事不多,今世受苦了,那也不要緊,按照佛家法門戒律去做,多做善事好運多,你的命運自然就改變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本褪沁@個道理吧。
所以說做人要勇敢,正直,善良,敢于承擔責任,這樣不僅有益于自己,還有益于你的下一世和下一代,以及你周圍的人,說不定也會被你所感染,都紛紛做起好人好事了!俄狄浦斯的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偶然和必然的復雜關系,命運的“無?!?、“無奈”。
看完這本書后,我感嘆萬千,覺得世界上無奇不有!
古希臘神話的讀書筆記3
沒讀《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希臘與中國、羅馬、埃及并稱為世界文明古國,希臘更是奧林匹克的發(fā)源地。
讀了《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希臘神話里面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些我不想看到的故事,通過《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讓我認識了天神宙斯;太陽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戰(zhàn)神阿瑞斯;海神波塞冬……他們體力過人,英勇非凡,在他們的故事里我讀到了戰(zhàn)爭的血腥,也讀到了和平的美好;也讀到了背叛的殘酷;讀到了勇士的忠誠;也讀到了人性的險惡,體現(xiàn)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豪邁氣概和頑強意志。
我們不能像厄毗米修斯那樣愚蠢,盡管他的哥哥普雷米修斯一再告訴他不要打開潘多拉魔盒,但他最后還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給人們帶來了無數(shù)災難,也不能像坦塔羅斯那樣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獻給神靈吃。讓我最難忘的英雄人物就是赫拉克刺斯,他為了自由,不怕任何困難,頑強拼搏,最后完成了十二功績。
古希臘神話的讀書筆記4
古希臘神話中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是一個既善良又勇敢的神。他為人類盜取了天火,受到主神宙斯的懲罰。在宙斯眼里,他觸犯天規(guī),是個壞神,當然應受懲罰;而在人們眼里,他卻是個善良、勇敢、極富正義感的神,受到無數(shù)人的`敬仰。你看,同一個神,不同的對象會對他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再來看看“盜”字,我們通常稱那些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為“盜”。而普羅米修斯這位曾給人間帶來圣火的神,我們也稱他為“盜”。普羅米修斯是為他人而“盜”,為他人的幸福而甘愿受罰,這樣的“盜”,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你看,同一個“盜”字,用在不同人身上,它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曾經(jīng)讀過的一個“花與刺”的小故事。在一個玫瑰花園里,花兒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白的、粉的……蝴蝶、蜜蜂都飛來了,傳花粉,送花蜜,不時飄來陣陣芳香。啊,真美!所有從這里路過的人都情不自禁地這么贊嘆??墒怯幸惶?一個小女孩從這兒路過,她卻說這一切并不美。為什么?因為她只看到了玫瑰花下的許多小刺。
世界上的事物就是這樣的,無論對與錯、好與壞、美與丑,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它時,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與結論,這就像大文豪蘇東坡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
讀書筆記作文
1筆記格式
它不同于讀后感,雖然也有幾種分類,但有一些要求是相同的,希望你交來的作業(yè),能夠符合這些基本的要求:
【第1句】:標題
【第2句】:下面寫書名、作者、全書字數(shù)、出版社等資料以及你的閱讀日期。(假期布置的是讀一本傳記)
【第3句】:介紹一下整本書,比如是傳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寫這本書的特色。可參看目錄、序言或簡介等資料。
【第4句】:重點寫你看過的內容,做些摘錄,寫寫感受。(最吸引你的地方詳寫)
補充:抄錄原文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后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處。
摘錄的后面,最好對摘錄內容進行點評、比較、分析等。
2筆記寫法
它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筆記。這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的寫作,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鉤玄”,一種叫“采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1)心得筆記,也叫讀后感。即記錄自己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的體會和感想。可以著重談一點或幾點自己感受最深的體會,可以對正確觀點補充發(fā)揮,或對某一錯誤觀點加以分析、評論和批判。
(2)摘錄筆記。就是把書籍或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觀點,精采的描寫,或與自己的學習有密切聯(lián)系的詞句或數(shù)字材料,按照原文準確地摘錄下來,便于查找應用。
(3)提綱筆記。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分段寫成提綱,以便于分清文章的層次,抓住中心,記住要點。
(4)提要筆記。即把一篇文章的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地寫下來,以便于我們理解、記住全文的內容,鍛煉分析和綜合的能力,也有助于復習、參考。
論語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一
子曰:“君子不器。”
寫過一篇《君子不器》?,F(xiàn)在仍是這個觀點,但有少許的改變,或者說增加吧。要多方位、多方面提高自己,學習領域不能過于狹窄,不能是做什么就學什么,自己感興趣的,對自己有益的,就可以、就應該去學習。按照小時候學校里的標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樣才是好孩子。哈哈。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嘴巴嚷嚷老半天,也沒見動靜,以后誰還信你的?先做后說才能取信于人。“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志不移”,發(fā)再大的誓愿,也不如行動上的實施。說再多也不如做實事。老說要改要改,行為上還是老樣子,嘴巴說破了又有什么用?行動勝過萬語千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與后面的“群而不黨,黨而不群”差不多。以前寫過一篇《群黨之分》。勾結為伍不是君子所為,結黨營私肯定干不了好事。要能夠做到與眾人都和睦相處,私底下沒有拉幫結派,搞暗箱操作,一方面需要心胸寬廣,能夠容下各色人等,另一方面需要光明磊落,不投機取巧。
讀書筆記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過去就是人不知而慍,最受不了被人冤枉和誤會。人不知,而不慍,不僅僅是君子的禮儀之道,更是內心充盈平和的外在體現(xiàn)。能夠做到別人不了解我、對我有所誤解,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一方面要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學習換位思考,多體諒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會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威信不是靠恐嚇、權勢樹立的,那樣樹立起來的威信沒有穩(wěn)固的根基,一旦地位下降、危險解除,支持者、仰慕者,紛紛如樹倒猢猻散,官場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樹立威信靠的是人格魅力,作風輕浮的人是沒有威信可言的。做人,尤其是做女人,必須穩(wěn)重、莊重,自尊、自愛,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學習,太重要了。我慶幸我現(xiàn)在還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我慶幸我可以不帶功利目的去學習。如果沒有這些閱讀的習慣,沒有學習的興趣,我不會從書本中使得自己開拓眼界、敞開心扉,我的思維觀念不轉變,抑郁也難以康復;如果不是這些閱讀習慣,我不會看那么多書,不會對文學產生興趣,我這個中專學歷的人也不會想到成為作協(xié)會員得到認可、讓自己更加自信;如果不是有學習的興趣,我這個電腦白癡不會想到去做個人網(wǎng)站和博客,更想不到現(xiàn)在竟然可以做網(wǎng)站編輯,而且工作也得到一致認可。沒有學歷有什么關系?沒有文憑有什么關系?我有一雙眼睛,我可以閱讀和學習,每每有了新的領悟,獲取了新的知識,豐富和充實了自己--人生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讓人感到滿足和驕傲的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什么人都可以認識,但是做為朋友就必須謹慎,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對自己的影響很大。不說別的,進入作協(xié)以后,和大家交流過后,就感覺受益匪淺,那些寫作經(jīng)驗和點評,沒有十幾、幾十年寫作經(jīng)驗是體會不出來的。
有錯就改還是好同志。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敢于改正自己的錯誤。沒犯過錯的不是人,是神仙,錯了不怕,改正之后就是一條寶貴經(jīng)驗。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自殺,我不會懂得生命是如此診貴;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抑郁,恐怕我也還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小屁孩呢。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之前寫過一篇《安貧樂道》,這也是我現(xiàn)在的一種追求吧。也曾經(jīng)算是過過一段奢侈的日子,物質上的追求永遠無法讓人滿足,只會讓欲望更加無止境。
一直都敏于事,工作方面我從來都不擔心,任勞任怨。慎于言則是現(xiàn)在才懂得啊,“做事要高調,說話要低調”,我現(xiàn)在開始感受到這種方式的益處了。后面還有“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和這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差不多的意思,都是少說多做。
請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要虛心接受意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非常重要。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什么時候都能將心比心去體會,了解到言語、行為背后的動機,就少了那些埋怨和仇恨。
也可以這么說,要讓別人了解自己,首先要先了解別人。溝通交流是相互的,不能一味只要求別人體諒理解自己,而自己不去體諒理解別人。
讀書筆記三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jù)的經(jīng)典。
這樣一本言行錄,篇幅也不大,不過二十篇,一萬一千余字,卻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細看各篇,學而篇第一只要講“務農”的道理,遇到初學者入“道德之門”;為政篇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記孔子論禮樂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公冶長篇第五主要講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講孔子與弟子們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講孔子謙己誨人之辭及容貌行事之實;泰伯篇第八只要講孔子、曾子的言論,及對古人的評贊;子罕篇第九主要講孔子提倡禮制,鼓勵人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不肯說什么,不肯做什么;鄉(xiāng)黨篇第十主要講孔子平素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先進篇第十一主要講孔子對弟子賢否的評論;顏淵篇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為仁、為政、處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人,怎樣為政;憲問篇第十四主要記孔子及其弟子論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對歷史人物的評述;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主要記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國時所論的以德治國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怎樣修身、如何以禮法治國;陽貨篇第十七主要記孔子教育弟子講究仁德,闡發(fā)以禮樂治國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記歷史上圣賢的事跡,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國時的行為,以及世人對于處亂世的不同態(tài)度;子張篇第十九主要記孔子的弟子們探討求學求道的言論,以及對孔子的敬仰與贊頌;堯曰篇第二十主要記古代賢王堯、舜、禹、湯的言論以及孔子對為政的論述。
縱觀全書,《論語》很全面的闡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為人還是處世,不管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鬃拥暮诵乃枷胧?ldquo;仁”,在政治上,他主張“節(jié)用而愛人”,反對苛政、苛捐雜稅,“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張“克己復禮”;在自身修養(yǎng)上,他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張“有教無類”,第一個在中國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學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張“因材施教”、“言傳身教”,所以針對不同性格的兩個弟子的`同一個問題,他給出不同的建議,所以在周游列國時,即使如何困窘,他為弟子們始終樹立榜樣,并時刻不忘對他們的教誨。
而我覺得,《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態(tài)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tài)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墩撜Z》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也因而無比強大。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這說明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僅僅只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內心感到安定和對于政治的認可,則來自于信仰。幸??鞓分皇且环N發(fā)自內心的感覺,與貧富無關。“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對禮的遵守,那么,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內心的快樂。
而孔子在《論語》中反復作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給人以最樸實的啟發(fā)的。從孔子對孝的闡釋--“無違”,“父母,唯其疾之憂”,“今之孝者,是為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色難”中,我們受到的心靈震撼,是不會比其他孔子所教誨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細細讀了這些話,我們的心中,是會產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做到的原來遠遠不夠。所以,從這一刻起,更加愛我們的父母吧--以孔子的諄諄教導為心中的指標,時刻問自己一句:“你做到了多少?”
當然,孔子畢竟是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人了,那是一個尚未進入封建時代的奴隸社會,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他的最終理想,是要恢復周禮,維護奴隸階級的統(tǒng)治的,無疑,甚至對于那個時代而言,他都不是一個進步者。雖然,封建統(tǒng)治者在孔子死后,突然將孔子的儒家思想捧至獨尊地位,出現(xiàn)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做法,但那時的孔子的思想,早已被一個叫董仲舒的人狠狠加以改造,后來又被朱熹越解釋越離譜。所以,在孔子自身那個時代,孔子的思想,其實并不是很進步的。而且,他其中的一些思想,也確實不是完全能讓人認同的。比如他說如果父親坐了錯事甚至犯了罪,兒子不僅不應該揭發(fā),而且還要幫助努力隱瞞。這在今天,不就成了同謀、共犯了嗎?他還輕視婦女,說什么“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把我們女子與小人相提并論,擺明了是侮辱嘛!他也輕視勞動和農事,樊遲問稼桑之事,就被他稱作是沒什么大出息的人。
總之,《論語》中,有值得學習的,也有一些小小的值得改進的,但它無疑是偉大而杰出的。一點小瑕疵掩蓋不了它強大的光芒。
一本《論語》,雖薄薄百頁,卻可以讀得很厚很厚。讀《論語》,我想,需要的正是這種將書由薄讀厚的智慧吧。本人資質有限,初讀《論語》,謹把自己一點小小的感悟寫在這里。
寫讀書筆記作文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讀書筆記作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唐詩三百首》讀書筆記】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并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山水之氣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游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美好詩意地蕩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舍,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我讀《唐詩三百首》,我看人生三千景,我悟世間人世情,我體世間人之挫……
【篇二:《范愛農》讀書筆記】
春的絢爛已過,夏的多彩已失,秋的凋零也在瑟然之中開始劃上句號。大地是一本滄桑的書,四季輪回,歲歲年年……冬的沉寂,也就在這漠然的宿命中飄然而至了。冬,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季節(jié),深沉而含蓄??蓮B門大學的校園,除了寒冷以外,總是缺少了冬的韻味。
砌一杯清淡的綠茶,在初冬的煙雨里,悠然遐思。
是我過于敏感,糾纏著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亦或是我本就習慣冥想,過往的瑣碎總在不經(jīng)意中輕拂眼簾,漫涌心海。環(huán)視一屋子的清寂,無語,輕嘆。攬鏡自賞,依舊的素顏,依然的素衫,只是眼底的澄澈杳無蹤跡。
我不知道回憶是否真的如:樟腦的穩(wěn)妥而悵惘。不期然的相遇,不知覺的相伴。與你的輕言細語中,我讀出了你眉眼的溫厚,悟出了你步履的踏實,看出了你心底細膩,更明澈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執(zhí)著。
季節(jié)不斷的剝落著記憶的華彩,披上風霜的外套,時間越久,記憶的河中的光波也越發(fā)閃亮。有痛,有蜜,有苦還有澀。只是心中的思念在寂落的空氣下也會沉浮跌宕,隨飄灑的記憶光環(huán)忽隱忽現(xiàn),心中的念想寂落在茫茫的心海中起伏。一段段往事匯成一首歌,譜寫成一首詩,聚起一個個篇章,形成一個凄美的故事。
【篇三:《燈光》讀書筆記】
《燈光》中的郝副營長為了孩子們能在電燈底下學習,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才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像郝副營長一樣,他們往往是為了群眾而犧牲小我的人。
在地震中,是誰展開雙臂死力維護著四五個同學?這便是老師,一種偉大的力量指引著他們去拼命保護學生,這種力量便是:老師對同學們的愛護。
生活中什么人都有,還有一些人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謀害他人。
害人是他們的看家本領,為了自己,他們能去殺人放火;為了錢財,他們會去謀財害命;為了……
做人處事中,究竟做一個怎樣的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念之差,就會形成兩種完全不相同的人。
是像郝副營長一樣為人民服務?還是做一個茍且偷生的人?做人不應就像郝副營長一樣嗎?
【篇四:《豐田生產方式》讀書筆記】
豐田生產方式(精益生產)太了不起了!日本人太讓人敬佩了,最近我時不時這么想。從日本大地震中的國民到奪冠的日本女足,還有創(chuàng)造出精益生產的兩代豐田人,都傳遞出了日本人的讓人欽佩的一面:那種臥薪嘗膽,隱忍,每個人無論能力高低都對自己的工作追求精益求精,永遠都抱有信念,永遠都不放棄,哪怕是一點點進步都努力去追求。最終得到競爭中的勝利。
但這本書不僅僅是表現(xiàn)了大野耐一和豐田人的這種志氣,它是所有有志于制造業(yè)的人們的教科書:如何管理工廠。希望所有中國企業(yè)家,特別是從事制造業(yè)的人能向日本人學習,改善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
中國的崛起,絕不是靠房地產,而應該是制造業(yè),強大的,有含金量的制造業(yè)。我從來沒有在工廠工作過,但是特別佩服能在工廠里腳踏實地的工作的人們。祝愿你們能使中國企業(yè)轉型成功,那么我們的國家也可以成功轉型。
【篇五:《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書筆記】
羅爾德·達爾,曾是一名英國皇家空軍,后來,成為了一名作家,這本書就是他的著作。
故事的內容:小查理生活在貧困的家庭中,每天喝卷心菜稀湯,每個生日只有一塊巧克力糖,后來,旺卡先生發(fā)下去五張金獎卷,分別藏在五塊巧克力糖中,第一張金獎卷是被奧古斯塔斯·格盧普的小胖孩找到的,第二張金獎卷是被名字叫維魯卡·索爾特的小女孩找到的,第三張金獎卷是被維奧莉特·博雷加德小姐找到,第四張金獎卷是被一個叫邁克·蒂維的小男孩找到的,第五張金獎卷是被查理·巴克特找到的.。后來,卷心菜稀湯,變得更稀了,因為巴克特先生的牙膏廠破產了,只好掃雪,才掙了五便士,甚至一便士也掙不到。這五個幸運兒,經(jīng)過層層考核,除了小查理,其他人都退出了。誰知,旺卡先生是讓小查理來接管巧克力工廠。
從這本書我明白了,不要依賴別人,要靠自己。
【篇六:《跨越百年的美麗》讀書筆記】
“轟隆”,又一個散發(fā)著淡藍色熒光的鐳在烈火焚燒的提煉缸中誕生。熒光照在她那美麗的臉上,是那么的安詳。她就是瑪麗·居里?,旣悺ぞ永锸强茖W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曾與自己的丈夫一起發(fā)現(xiàn)了稀少罕見的鐳,為科學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丈夫死后,只有她一個人孤獨的鉆研,才取得現(xiàn)在的好成績。不管別人怎么看她;不管別人怎么想她,她始終都是默默奉獻著社會。
“她堅定剛定,有遠大執(zhí)著的追求……”她就是這樣一個瑪麗·居里:當人們鼓掌的時候;當人們歡呼的時候;當人們擁抱的時候,她還在默默無聞的工作,她只想再為人類作出新的貢獻。鐳是世界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也是瑪麗·居里的偉大發(fā)現(xiàn),為了鐳,為了人類,她不惜犧牲了自己的容貌和肌體,漸漸變得渾身乏力。
當最后的一束燦爛的陽光,照在她的臉上;當臉上的汗珠滴進了提煉缸;當提煉缸中發(fā)出讓人感到的熒光,人們應該學習她那淡泊名利、鍥而不舍的精神!
【篇七:《滴水穿石的啟示》讀書筆記】
這幾天,我讀了一篇課文,課文的名字是《滴水穿石的啟示》,說到滴水穿石,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塊碩大的石頭中間為什么會有又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呢?因為在石頭上面有接連不斷的水滴從石頭上落下來,經(jīng)幾十年、幾百年,水滴終于滴穿了石塊!
課文為了配合“滴水穿石”還列舉了三位名人,一位是明代著名醫(yī)學家李時珍,他為了人們的健康,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yī),嘗草藥,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四處奔波,李時珍終于寫成了醫(yī)學巨著《本草綱目》。
另一位是美國科學家愛迪生,他沒有受過專業(yè)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但最后竟擁有白熾燈、留音機、電影放映機等一千多種發(fā)明;齊白石老人在他數(shù)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揮毫作畫,他的畫室內,掛著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閑過”就算到了晚年,也每天作畫三幅!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要目標專一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篇八:《會飛的教室》讀書筆記】
大家都讀過很多書吧,但那本書會讓你至今還歷歷在目呢?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會飛的教室》,書名很熟悉吧,是的,這是德國的艾里克?卡斯特納寫的,本來是德文,后來據(jù)陳書芳改寫,才變成中文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到底是怎么寫的,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別急,這就開始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馬提斯、鄔里、戴馬亭、姚尼。
一群群職校生為了救被綁架的葛洛迪同學,和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開始了激烈的搏斗,《會飛的教室》最后一次排練了,鄔里卻受傷了?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同學之間的友誼是多么重要?。∈堑?,如果平常的你不幫助同學,那么就算是關鍵時刻,同學也不會來幫你。
正如媽媽說:“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是獨一無二而重要的一份子,而這一份子便如同茫茫黑夜中墻角的一根蠟燭,獨自閃耀,只能照亮一方墻角,而與同學、朋友、親人間的關心、照顧、團結便似在天地任一角落灑下密密的燭網(wǎng),此時,照亮的便是天與地。這便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便是人們團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