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師徒情分的句子
【第1句】: 形容師徒情誼的詞
口耳相傳、口傳心授、相視莫逆、衣缽相傳、十年寒窗。
一、口耳相傳
白話釋義:口說耳聽地往下傳授。
朝代:現(xiàn)代
作者:魯迅
出處:《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口耳相傳,或逮后世?!?/p>
二、口傳心授
白話釋義: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nèi)心領會。
朝代:明
作者:解縉
出處:·《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p>
翻譯:學習的方法,這不是口頭傳心授,他不精通
三、相視莫逆
白話釋義: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朝代:春秋
作者:莊子
出處:《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四、衣缽相傳
白話釋義: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朝代:宋
作者:宋祁、歐陽修
出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后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p>
翻譯:從前北魏末年,有一個僧人達摩的,本是天竺王的兒子,在護國寺出家,進入南海,到禪宗妙法,云從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代傳授
五、十年寒窗
白話釋義: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朝代:元
作者:劉祁
出處:·《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翻譯:古人認為十年窗下沒有人問,一下子成名天下知天
【第2句】: 形容師徒分離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師徒分離的詩句有
【第1句】:《滿庭芳 赴萊州黃?大醮作》
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口口相傳,真真相濟,悟來意解心通。玄中妙趣,明月應清風。師祖鐘離傳呂,呂公得、傳授王公。王公了,秘傳馬鈺,真行助真功。彭城并道友,邀予追薦,數(shù)次途中。更同知節(jié)使,節(jié)副相容。跪領尊官臺旨,加持在、紫極之宮。亡靈福,超升天界,了了道深崇。
【第2句】:《南奔書懷》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遙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爛。甯戚未匡齊,陳平終佐漢。
欃槍掃河洛,直割鴻溝半。歷數(shù)方未遷,云雷屢多難。
天人秉旄鉞,虎竹光藩翰。侍筆黃金臺,傳觴青玉案。
不因秋風起,自有思歸嘆。主將動讒疑,王師忽離叛。
自來白沙上,鼓噪丹陽岸。賓御如浮云,從風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草草出近關,行行昧前算。
南奔劇星火,北寇無涯畔。顧乏七寶鞭,留連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長虹日中貫。秦趙興天兵,茫茫九州亂。
感遇明主恩,頗高祖逖言。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
【第3句】:《和章陽叔見寄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子淳
師曠離婁不我徒,照然罔象得玄珠。
心萌口擬成途轍,底事圓明異有無。
【第4句】:《登西湖北樓》
年代: 宋 作者: 丘濬
尋游心緒忍闌珊,高處重登始是觀。
晚吹劃開三面碧,晨曦收住一天寒。
南屏洞戶蘿陰合,東極鰲峰雪浪漫。
遠近聲形窮不得,離朱師曠漫憑欄。
【第5句】:《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貫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頭。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猛燒侵茶塢,殘霞照角樓。坐來還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剎通真觀,樓臺倚郡城。陰森古樹氣,粗淡老僧情。
壁畫連山潤,仙鐘扣月清。何須結西社,大道本無生。
靜室焚檀印,深爐燒鐵瓶。茶和阿魏暖,火種柏根馨。
數(shù)只飛來鶴,成堆讀了經(jīng)。何妨似支遁,騎馬入青冥。
不問賡桑子,唯師妙吉祥。等閑眠片石,不覺到斜陽。
獨自收櫧葉,教童探柏瓤。王孫莫指笑,淡泊味還長。
詩琢冰成句,多將大道論。人誰知此意,日日只關門。
乳鼠穿荒壁,溪龜上凈盆。因知無事貴,言外更無言。
紅黍飯溪苔,清吟茗數(shù)杯。只應唯道在,無意俟時來。
樹疊藏仙洞,山蒸足爆雷。從他嫌復笑,門更不曾開。
蟬急野蕭蕭,山中信屢招。樹香烹菌術,詩□□瓊瑤。
諸境教人認,荒榛引燒燒。吾皇禮金骨,誰□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氣交。霜椑如蜜裹,□□似鹽苞。
浮蘚侵蛩穴,微陽落鶴巢。還如山里日,門更絕人敲。
塹鳥毛衣別,頻來似愛吟。蕭條秋病后,斑駁綠苔深。
珠翠籠金像,風泉灑玉琴。孰知吾所適,終不是心心。
芙蓉峰里居,關閉復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見渠。
紅泉香滴瀝,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時時到弊廬。
憶在山中日,為僧鬢欲衰。一燈常到曉,十載不離師。
水汲冰溪滑,鐘撞雪閣危。從來多自省,不學擬何為。
囊非撲滿器,門更絕人過。土井連岡冷,風簾迸葉多。
村童頑似鐵,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無奈何。
【第3句】: 描寫師徒的句子有什么
【第1句】:場景:因為惡魔入侵家園,師父和徒弟最后一次對話,師父決定以身作則與惡魔對抗決定犧牲自己,然后最后一次和徒弟說話的表情,希望徒弟以后怎么樣怎么樣怎么樣的,師父也料到,自己根本沒有打敗惡魔回歸的機會,瞞著徒弟。然后就和徒弟對話。來一段吧!
師父(表情:慷慨激昂):徒兒,我將與惡魔一戰(zhàn)。
徒兒(表情:崇敬):是的,師父,希望您能凱旋。
師父(表情:得意):這是自然,我天才的徒兒只有不敗的師父。
徒兒(表情:臭屁):是的,師父。
師父(表情:嚴肅):你好歹也是個大人了,不能再這樣唯唯諾諾了。
徒兒(表情:表里不一):徒兒謹遵師父教誨。
師父(表情:語重心長):這次我恐怕得晚點回來,也就半年吧!你好好習武,切不可再與那些游俠兒虛度光陰。
徒兒(表情:疑惑):習武?好的,在師父回來之日,我會讓師父驚異,半年時光,徒兒便可敗您。您的劍,還有行李。送師千里終須一別,不如不送,師父慢走。
師父:唉,真是個沒心沒肺的徒兒。(神傷走遠。)
徒兒(表情:夸張):哈哈哈!自由,我聞到了自由的味道,空氣中彌漫著自由的味道!
【第2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第3句】:老歸江上寺,不忘舊師恩。駐錫逢山色,停杯見浪痕。
【第4句】:秋濤吞楚驛,曉月上荊門。為訪題詩處,莓苔幾字存。
【第5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蠟燭成灰淚始干,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片言之賜,皆我?guī)熞玻卤M心中萬縷絲,奉獻人生無限
【第4句】: 形容“師徒”有詩意的唯美的句子有哪些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
經(jīng)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第1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
【第2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韓愈
【第3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
【第4句】:學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第5句】: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第6句】: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第7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第8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第9句】: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第10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第11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蓳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論語》
【第12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13句】: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第14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15句】: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
【第5句】: 形容”師徒情誼“的成語有哪些
【第1句】:口傳心授 [ kǒu chuán xīn shòu ]: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nèi)心領會。
【第2句】:衣缽相傳 [ yī bō xiāng chuán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 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第3句】: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道:途徑。 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第4句】:不立文字 [ bù lì wén zì ]:佛家語,指禪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經(jīng)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
【第5句】:口耳相傳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說耳聽地往下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