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語錄之“自足”

文心雕龍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周國平語錄之“自足”

周國平語錄之“自足”

【第1句】:人與人之間有同情,有仁義,有愛。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俠。但是,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這個意義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最關(guān)心的還是他自己,世上最關(guān)心他的也還是他自己。要別人比他自己更關(guān)心他,要別人比關(guān)心每人自己更關(guān)心他,都是違背作為個體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特性的。結(jié)論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自立。

【第2句】:人必須有人格上的獨立自主。你誠然不能脫離社會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會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拋下自己的錨。一個人如果把自己僅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極其美好的事物,順利時也許看不出他的內(nèi)在空虛,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風浪,例如社會動亂,事業(yè)挫折,親人亡故,失戀,等等,就會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潰。

【第3句】: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名聲、財產(chǎn)、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lǐng)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第4句】: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边@話聽起來自負,其實適用于每一個人。可惜的是,多數(shù)人忍受不了這個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jié)果彼此變得如此相似。

【第5句】: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yè),一種身份,一個角色,唯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wù)忙碌,沒有自己的內(nèi)心生活,那么,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jīng)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wù)的一架機器罷了。

【第6句】: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必是自己充滿著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他帶著對自己的怨恨到別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會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顯露出來,加人以損傷。受惠于一個自怨自艾的人,還有比這更不舒服的事嗎?

【第7句】:世事的無常使得古來許多賢哲主張退隱自守,清靜無為,無動于衷。我厭惡這種哲學。我喜歡看見人們生氣勃勃地創(chuàng)辦事業(yè),如癡如醉地墮入情網(wǎng),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不要忘記了最主要的事情:你仍然屬于你自己。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心靈是一本奇特的賬簿,只有收入,沒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歡樂,都化作寶貴的體驗記入它的收入欄中。是的,連痛苦也是一種收入。人仿佛有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到世界上去奮斗,去追求,也許凱旋,也許敗歸,另一個自我便含著寧靜的微笑,把這遍體汗水和血跡的哭著笑著的自我迎回家來,把豐厚的戰(zhàn)利品指給他看,連敗歸者也有一份。

【第8句】:我身上有兩個自我。一個好動,什么都要嘗試,什么都想經(jīng)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加以審視和消化。這另一個自我,仿佛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間活動,同時又始終關(guān)切地把我置于它的視野之內(nèi),隨時準備把我召回它的身邊。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識得返回它的途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我的守護神,為我守護著一個永遠的家園,使我不致無家可歸。

【第9句】:“記住回家的路”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其一,人活在世上,總要到社會上去做事的。如果說這是一種走出家門,那么,回家便是回到每個人的自我,回到個人的內(nèi)心生活。一個人倘若只有外在生活,沒有內(nèi)心生活,他最多只是活得熱鬧或者忙碌罷了,決不可能活得充實。其二,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著,我們就總是在旅途上。人在旅途,怎能沒有鄉(xiāng)愁?鄉(xiāng)愁使我們追思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終極,靈魂的永恒故鄉(xiāng)??偫ㄆ饋?,“記住回家的路”就是:記住從社會回到自我的路,記住從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當然不能不活在社會上和世界中,但是,時時記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會的紛爭和世界的喧囂中沉淪。

【第10句】: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于每一個人的現(xiàn)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tài),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lǐng)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yīng)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于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

【第11句】: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志。

【第12句】: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yè),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內(nèi)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xiàn)“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第13句】: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

【第14句】: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第15句】: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個,那就是自己。缺了這個朋友,一個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熱鬧而已,實際上他是很空虛的。

【第16句】:能否和自己做朋友,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一個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以理性的態(tài)度關(guān)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理性的關(guān)愛,這正是友誼的特征。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自己的情人。在這兩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第17句】:一個靈魂在天外游蕩,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jīng)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zhì)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tài)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第18句】:一個人應(yīng)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第19句】:我的生活中充滿了變故,每一變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卻依然故我。毋寧說,我愈益是我了。

【第20句】:我不相信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改變的只是外部形態(tài),核心部分是難變的。

【第21句】:人的稟賦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個位置對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標準不是看社會上有多少人爭奪它,眼紅它,而應(yīng)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真正感到快樂。

【第22句】:我相信,從理論上說,每一個人的稟賦和能力的基本性質(zhì)是早已確定的,因此,在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種最適合他的事業(yè),一個最適合他的領(lǐng)域。當然,在實踐中,他能否找到這個領(lǐng)域,從事這種事業(yè),不免會受客觀情勢的制約。但是,自己應(yīng)該有一種自覺,盡量縮短尋找的過程。在人生的一定階段上,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到底想要什么了。

【第23句】: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辟了一塊自己的園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當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里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里,他也都會牽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活得很充實的。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多大的官,做多大的買賣,他本質(zhì)上始終是空虛的。這樣的人一旦丟了官,破了產(chǎn),他的空虛就暴露無遺了,會惶惶然不可終日,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世界上無事可做,也沒有人需要他,成了一個多余的人。

【第24句】:面前縱橫交錯的路,每一條都通往不同的地點。那心中只有一個物質(zhì)目標而沒有幻想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條上,其余的路對于他等于不存在。那心中有幻想而沒有任何目標的人,漫無頭緒地嘗試著不同的路線,結(jié)果只是在原地轉(zhuǎn)圈子。那心中既有幻想又有精神目標的人,他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時始終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第25句】: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jīng)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第26句】:他們一窩蜂擠在那條路上,互相競爭、推攘、阻擋、踐踏。前面有什么?不知道。既然大家都朝前趕,肯定錯不了。

【第27句】:你悠然獨行,不慌不忙,因為你走在自己的路上,它僅僅屬于你,沒有人同你爭。

【第28句】: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于零。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第29句】:我之所以寧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飯,其原因之一是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經(jīng)營我所不擅長的人際關(guān)系了。

【第30句】:當我做著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別人的褒貶是不重要的。對于我來說,不存在正業(yè)副業(yè)之分,凡是出自內(nèi)心需要而做的事情都是我的正業(yè)。

【第31句】:我曾經(jīng)也有過被虛榮迷惑的年齡,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尤其還沒有看清我自己的本質(zhì)。我感到現(xiàn)在我站在一個最合宜的位置上,它完全屬于我,所有追逐者的腳步不會從這里經(jīng)過。我不知道我是哪一天來到這個地方的,但一定很久了,因為我對它已經(jīng)如此熟悉。

【第32句】:我曾和一個五歲男孩談話,告訴他,我會變魔術(shù),能把一個人變成一只蒼蠅。他聽了十分驚奇,問我能不能把他變成蒼蠅,我說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問我,變成蒼蠅后還能不能變回來,我說不能,他決定不讓我變了。我也一樣,想變成任何一種人,體驗任何一種生活,包括國王、財閥、圣徒、僧侶、強盜、妓女等,甚至也愿意變成一只蒼蠅,但前提是能夠變回我自己。所以,歸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第33句】:獲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歡樂。然而,一個孜孜以求理解、沒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卻是個可憐蟲,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無價值。

【第34句】:盡管世上有過無數(shù)片葉子,還會有無數(shù)片葉子,盡管一切葉子都終將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綠芽。

【第35句】:做自己的一個冷眼旁觀者和批評者,這是一種修養(yǎng),它可以使我們保持某種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顧影自憐的可笑復可悲的境地。

【第36句】:有時候我想:一個人一輩子永遠是自己,那也是夠單調(diào)乏味的。

【第37句】:人人都在寫自己的歷史,但這歷史缺乏細心的讀者。我們沒有工夫讀自己的歷史,即使讀,也是讀得何其草率。

【第38句】:對于別人的痛苦,我們的同情一開始可能相當活躍,但一旦痛苦持續(xù)下去,同情就會消退。我們在這方面的耐心遠遠不如對于別人的罪惡的耐心。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罪惡仿佛是命運,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痛苦卻幾乎是罪惡了。

【第39句】: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從中引出一個很實在的結(jié)論:當你遭受巨大痛苦時,你要自愛,懂得自己忍受,盡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攪擾別人。

【第40句】: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

【第41句】:失敗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第42句】: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名聲、財產(chǎn)、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來。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lǐng)悟和堅守,從而使你的自我閃放出個性的光華。

【第43句】: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边@話聽起來自負,其實適用于每一個人??上У氖?,多數(shù)人忍受不了這個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jié)果彼此變得如此相似。

【第44句】: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yè),一種身份,一個角色,唯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wù)忙碌,沒有自己的內(nèi)心生活,那么,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jīng)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wù)的一架機器罷了。

【第45句】: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必是自己充滿著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他帶著對自己的怨恨到別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會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顯露出來,加人以損傷。受惠于一個自怨自艾的人,還有比這更不舒服的事嗎?

【第46句】:人與人之間有同情,有仁義,有愛。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俠。但是,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這個意義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最關(guān)心的還是他自己,世上最關(guān)心他的也還是他自己。要別人比他自己更關(guān)心他,要別人比關(guān)心每人自己更關(guān)心他,都是違背作為個體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特性的。結(jié)論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自立。

【第47句】:人必須有人格上的獨立自主。你誠然不能脫離社會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會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拋下自己的錨。一個人如果把自己僅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極其美好的事物,順利時也許看不出他的內(nèi)在空虛,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風浪,例如社會動亂,事業(yè)挫折,親人亡故,失戀,等等,就會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潰。

【第48句】:世事的無常使得古來許多賢哲主張退隱自守,清靜無為,無動于衷。我厭惡這種哲學。我喜歡看見人們生氣勃勃地創(chuàng)辦事業(yè),如癡如醉地墮入情網(wǎng),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不要忘記了最主要的事情:你仍然屬于你自己。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這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其中珍藏著你最珍貴的寶物,任何災禍都不能侵犯它。心靈是一本奇特的賬簿,只有收入,沒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歡樂,都化作寶貴的體驗記入它的收入欄中。是的,連痛苦也是一種收入。人仿佛有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到世界上去奮斗,去追求,也許凱旋,也許敗歸,另一個自我便含著寧靜的微笑,把這遍體汗水和血跡的哭著笑著的自我迎回家來,把豐厚的戰(zhàn)利品指給他看,連敗歸者也有一份。

【第49句】:我身上有兩個自我。一個好動,什么都要嘗試,什么都想經(jīng)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加以審視和消化。這另一個自我,仿佛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間活動,同時又始終關(guān)切地把我置于它的視野之內(nèi),隨時準備把我召回它的身邊。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識得返回它的途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我的守護神,為我守護著一個永遠的家園,使我不致無家可歸。

【第50句】:“記住回家的路”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其一,人活在世上,總要到社會上去做事的。如果說這是一種走出家門,那么,回家便是回到每個人的自我,回到個人的內(nèi)心生活。一個人倘若只有外在生活,沒有內(nèi)心生活,他最多只是活得熱鬧或者忙碌罷了,決不可能活得充實。其二,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著,我們就總是在旅途上。人在旅途,怎能沒有鄉(xiāng)愁?鄉(xiāng)愁使我們追思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終極,靈魂的永恒故鄉(xiāng)。總括起來,“記住回家的路”就是:記住從社會回到自我的路,記住從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當然不能不活在社會上和世界中,但是,時時記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會的紛爭和世界的喧囂中沉淪。

【第51句】: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于每一個人的現(xiàn)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tài),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lǐng)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yīng)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于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

【第52句】: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志。

【第53句】: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yè),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內(nèi)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xiàn)“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第54句】: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

【第55句】: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第56句】: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個,那就是自己。缺了這個朋友,一個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熱鬧而已,實際上他是很空虛的。

【第57句】:能否和自己做朋友,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一個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以理性的態(tài)度關(guān)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理性的關(guān)愛,這正是友誼的特征。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自己的情人。在這兩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第58句】:一個靈魂在天外游蕩,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jīng)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zhì)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tài)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第59句】:一個人應(yīng)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第60句】:我的生活中充滿了變故,每一變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卻依然故我。毋寧說,我愈益是我了。

【第61句】:我不相信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改變的只是外部形態(tài),核心部分是難變的。

【第62句】:人的稟賦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個位置對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標準不是看社會上有多少人爭奪它,眼紅它,而應(yīng)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真正感到快樂。

【第63句】:我相信,從理論上說,每一個人的稟賦和能力的基本性質(zhì)是早已確定的,因此,在這個世界上必定有一種最適合他的事業(yè),一個最適合他的領(lǐng)域。當然,在實踐中,他能否找到這個領(lǐng)域,從事這種事業(yè),不免會受客觀情勢的制約。但是,自己應(yīng)該有一種自覺,盡量縮短尋找的過程。在人生的一定階段上,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到底想要什么了。

【第64句】: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辟了一塊自己的園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當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里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里,他也都會牽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活得很充實的。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多大的官,做多大的買賣,他本質(zhì)上始終是空虛的。這樣的人一旦丟了官,破了產(chǎn),他的空虛就暴露無遺了,會惶惶然不可終日,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世界上無事可做,也沒有人需要他,成了一個多余的人。

【第65句】:面前縱橫交錯的路,每一條都通往不同的地點。那心中只有一個物質(zhì)目標而沒有幻想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條上,其余的路對于他等于不存在。那心中有幻想而沒有任何目標的人,漫無頭緒地嘗試著不同的路線,結(jié)果只是在原地轉(zhuǎn)圈子。那心中既有幻想又有精神目標的人,他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時始終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第66句】: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jīng)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第67句】:他們一窩蜂擠在那條路上,互相競爭、推攘、阻擋、踐踏。前面有什么?不知道。既然大家都朝前趕,肯定錯不了。

【第68句】:你悠然獨行,不慌不忙,因為你走在自己的路上,它僅僅屬于你,沒有人同你爭。

【第69句】: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于零。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第70句】:我之所以寧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飯,其原因之一是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經(jīng)營我所不擅長的人際關(guān)系了。

【第71句】:當我做著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別人的褒貶是不重要的。對于我來說,不存在正業(yè)副業(yè)之分,凡是出自內(nèi)心需要而做的事情都是我的正業(yè)。

【第72句】:我曾經(jīng)也有過被虛榮迷惑的年齡,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尤其還沒有看清我自己的本質(zhì)。我感到現(xiàn)在我站在一個最合宜的位置上,它完全屬于我,所有追逐者的腳步不會從這里經(jīng)過。我不知道我是哪一天來到這個地方的,但一定很久了,因為我對它已經(jīng)如此熟悉。

【第73句】:我曾和一個五歲男孩談話,告訴他,我會變魔術(shù),能把一個人變成一只蒼蠅。他聽了十分驚奇,問我能不能把他變成蒼蠅,我說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問我,變成蒼蠅后還能不能變回來,我說不能,他決定不讓我變了。我也一樣,想變成任何一種人,體驗任何一種生活,包括國王、財閥、圣徒、僧侶、強盜、妓女等,甚至也愿意變成一只蒼蠅,但前提是能夠變回我自己。所以,歸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第74句】:獲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歡樂。然而,一個孜孜以求理解、沒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卻是個可憐蟲,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無價值。

【第75句】:盡管世上有過無數(shù)片葉子,還會有無數(shù)片葉子,盡管一切葉子都終將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綠芽。

【第76句】:做自己的一個冷眼旁觀者和批評者,這是一種修養(yǎng),它可以使我們保持某種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顧影自憐的可笑復可悲的境地。

【第77句】:有時候我想:一個人一輩子永遠是自己,那也是夠單調(diào)乏味的。

【第78句】:人人都在寫自己的歷史,但這歷史缺乏細心的讀者。我們沒有工夫讀自己的歷史,即使讀,也是讀得何其草率。

【第79句】:對于別人的痛苦,我們的同情一開始可能相當活躍,但一旦痛苦持續(xù)下去,同情就會消退。我們在這方面的耐心遠遠不如對于別人的罪惡的耐心。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罪惡仿佛是命運,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痛苦卻幾乎是罪惡了。

【第80句】: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從中引出一個很實在的結(jié)論:當你遭受巨大痛苦時,你要自愛,懂得自己忍受,盡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攪擾別人。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luò)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營銷 培訓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luò)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chǔ)學習電腦 電商設(shè)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情感文案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guān)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wù)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造紙術(shù)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