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知錯就改的格言合集100句
知錯就改名言警句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知錯就改名言警句,僅供參考!
知錯就改名言警句
【第1句】:自我批評之于我們,簡直是和日光、空氣、水一樣重要.——斯大林
【第2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第3句】: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第4句】:在革命事業(yè)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寧
【第5句】: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第6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第7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第8句】:一個人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第9句】: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第10句】: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第11句】: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第12句】:人間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點.——法國
【第13句】: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做錯事。
【第14句】: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
【第15句】:浪子回頭金不換。
【第16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第17句】: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
【第18句】: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第19句】: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第20句】:改過不吝.——《尚書》
【第21句】: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
【第22句】:聰明人知錯就改,糊涂人有錯就瞞。
附:關于錯誤的名言警句
【第1句】:有錯誤要逢人便講,既可取得同志的監(jiān)督幫助,又可以給同志們以借鑒。
【第2句】:永不做錯事的人,往往不能做出任何事情來。
【第3句】:為偉大的事業(yè)捐軀,從來就不能算作是失敗.——喬·拜倫
【第4句】:人的一生中可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經常擔心犯錯誤。
【第5句】:每個人都有錯,但只有愚者才會執(zhí)迷不悟.——西塞羅
【第6句】:口才最好的人,有時也會出現(xiàn)口吃的現(xiàn)象。
【第7句】: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錯誤猶如一種地心吸力.——雨果《悲慘世界》
【第8句】: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象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第9句】:如果沒有人向我們提供失敗的教訓,我們將一事無成。我們思考的軌道是在正確和錯誤之間二者擇一,而且錯誤的選擇和正確的選擇的頻率相等.——劉易斯·托馬斯
【第10句】: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盧那察爾斯基
【第11句】: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第12句】:懶惰受到的懲罰不僅僅是自己的失敗,還有別人的成功.——米爾·勒納爾
【第13句】:切勿隨便扼殺任何新的構想,只有容忍錯誤,才能夠進行革新。
【第14句】:錯誤在所難免,寬恕就是神圣。
【第15句】:什么叫作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第16句】:智者的全部錯誤合起來,也會堆成大山的。
【第17句】:諂媚者的藝術是:利用大人物的弱點,沿襲他們的`錯誤,永不給予可能會使他煩惱的忠告。
【第18句】:把所謂的分配看做事物的本質并重點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的錯誤的。
【第19句】:幸運最能發(fā)現(xiàn)罪惡;而厄運最能發(fā)現(xiàn)美德.——培根《論厄運》
【第20句】:人不犯錯誤,啥也不會做。
【第21句】:路走錯了,奔跑又有什么用呢?
【第22句】: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
【第23句】:沒有錯誤的推論我們就無法推論.——利希滕伯格
【第24句】:如果你對一切錯誤關上了門,那么真理也將將你關在門外.——泰戈爾
【第25句】:失信就是失敗.——左拉
【第26句】:人們對于自己的錯誤,遠比對別人的過失容易寬恕。
【第27句】:與其說我們有權防止錯誤,不如說我們有權不堅持謬誤.——伽桑狄
【第28句】:要成功就要周詳考慮謀定而后動,一旦決定即雷厲風行一干到底,害怕失敗什么都別干。
【第29句】: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第30句】:沒有錯誤的推論我們就無法推論。
與知錯就改有關的名言
名言是一個漢語詞匯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說法,著名的話,一般指名人說的話,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知錯能改名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句】:自我批評之于我們,簡直是和日光、空氣、水一樣重要。斯大林
【第2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第3句】: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第4句】:在革命事業(yè)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列寧
【第5句】: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渡袝?伊訓》
【第6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第7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杜f唐書.魏征 列傳》
【第8句】:一個人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第9句】: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第10句】: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第11句】: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第12句】:人間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點。法國
【第13句】: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做錯事。
【第14句】: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
【第15句】:浪子回頭金不換。
【第16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第17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吨芤?益.象》
【第18句】: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第19句】: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第20句】: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第21句】: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周恩來
【第22句】:聰明人知錯就改,糊涂人有錯就瞞。
【第23句】:索??死账拐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
【第24句】: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币粋€人難免犯錯誤,關鍵在于犯錯之后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第25句】:初犯錯誤,由于留下的“痕跡”淺,最容易改正,這樣才容易進步。如果不及時改,反復犯錯誤,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跡”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第26句】:人生的路是遙遠的,它不只一步,邁錯了一步沒關系,只要你能校正夢想的方向你生命的最后也能有瑰麗的彩虹。
【第27句】:我們身上的錯誤、缺點也是這樣,如果不及時改正,也會由小變大、由少變多,“小錯不改,釀成大錯”,像船沉沒一樣,還可能毀掉自己的一生。有錯不改多么危險!所以我們改錯越及時越好。
【第28句】:陶淵明為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放棄了榮華富貴,追求清靜高潔,而成為流芳百世的“隱士”。
【第29句】:一個人一生的路,不是走錯一步就從此萬劫不復的,人生不只一步,只要不因自己的一步失誤而讓心靈絕望,那么一切都可以再重新開始。
【第30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死账挂舱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承認錯誤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銳意的智慧。
有關知錯就改的作文
知錯就改,那才是好孩子,那才能有進步。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知錯就改的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有關知錯就改的作文(一)
人不可能不犯錯,但犯錯后一定要改,不能一直不改。很多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犯錯誤并不可怕,知錯不改才是最可怕的,所謂的顏面只能導致情況惡化,甚至影響到個人安危。一發(fā)現(xiàn)錯誤就立即改正,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所謂的顏面也可以挽回些,又增長了才干,何樂而不為呢?
聽過這樣一句話,說是一個人掉了一根頭發(fā)不會禿頂,掉了兩根頭發(fā)不會禿頂,可是如果一直這樣掉下去呢,我想總有一天會寸草不生的。
正如某些人犯了錯誤一樣,明明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對,卻礙于一些顏面不肯悔過,以至于一錯再錯,終不能回頭了。
曾經在一本雜志上就有這么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在小的時候,偷過別人的東西,可是他的媽媽知道了也沒怎么懲罰他,于是他養(yǎng)成了惡習,通過偷、搶、騙取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長大了以后他也想過要悔改,可是他卻總是告訴自己來得及,終于有一天,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試想一下,如果當初他下定決心要改過的話,結果也就不會那么慘了。
古今現(xiàn)在,有很多如此的例子。商紂有時也認識到自己的暴虐是不對的,可是由于他的顏面,卻死咬著不肯改過。結果就是眾人反抗,商亡了國。就是因為他知錯不改才會落個如此的下場,真是可悲。
很多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犯錯誤并不可怕,知錯不改才是最可怕的,所謂的顏面只能導致情況惡化,甚至影響到個人安危。想一想人生在世有誰會不犯錯誤呢,根本沒有這樣的完人,只是有些人知錯就改犯的錯誤才會很少罷了。一發(fā)現(xiàn)錯誤就立即改正,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所謂的顏面也可以挽回些,又增長了才干,何樂而不為呢?
當前,在中國這個發(fā)展中國家來說,犯些錯誤是難免的,怕的就是有些工人干部和群眾知錯不改,造成不良的嚴重后果。不論是工人或是干部,犯了錯誤都會說什么“下不為例,僅此一次。”以保全自己的利益。好一個下不為例,如果每個人都這么說,那中國會有很多的“下不為例”先生和“下不為例”小姐,那中國也就成為了一個“下不為例”的國家。
知錯就改對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益的,我們可以在錯誤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在失敗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這樣將來才會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有關知錯就改的作文(二)
人的一生難免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面對這些錯誤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改正它們。
古人說:“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沒有十全十美的`,犯些錯誤很正常,重要的是要學會知錯能改,這樣才能成大業(yè),美國第一位總統(tǒng)華盛頓砍壞了兩棵櫻桃樹卻能主動認錯,成就了一番大業(yè)。列寧打碎花瓶,主動道歉,因而贏得了人民的支持??梢娭e就改的力量多大。
有了錯誤不改正,這便叫真錯誤了。正如古人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正是在錯誤中不斷進步的,條件是要學會改正錯誤,讓這些經驗成為向前奮進的踏腳石。所以主動承認錯誤很有必要。
三國時劉備一開始看不起龐統(tǒng),只給個小官,當知其大才后,親自道歉。“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是因魏征直言而改錯才有了貞觀之治。歷史上名人知錯能改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當然,他們的名字也將流芳百世。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朱熹說的一句話,是啊,人生就是不斷的改正,有錯必糾,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放棄,這樣才能拼出一番事業(yè),打下一片天地。
有關知錯就改的作文(三)
我們都知道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有這樣一個關于知錯就改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一天,在公園里,小豬丁丁高興地吃著許多香蕉。丁丁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
這一切被大象伯伯看見了,它用長鼻子卷起地上的香蕉皮,不緊不慢地和走在前面的小豬說:“是不是你把香蕉皮扔在地上的?”丁丁說:“是啊,怎么了?”大象伯伯:“你把香蕉皮扔在地上,那么其它小動物如果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那它們就會摔跤的。”丁丁不以為然地說:“知道了,知道了。”
過了幾天,丁丁又帶了一個大西瓜。吃完后,又把西瓜皮扔在了地上。這時,一只小熊貓急匆匆地跑來,一不小心踩到了西瓜皮上,四腳朝天、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丁丁看到這一切,才記起前幾天大象伯伯和它說的話是多么有道理啊!
小豬立刻把地上的小熊貓扶起來,誠懇地向它道了歉,并馬上把西瓜皮拾起,扔進了垃圾箱。
知錯就改,才是個好孩子。
有關反思的作文:知錯就改
有夢想的人偶爾也會犯錯,但他能知錯就改,繼續(xù)朝向自己的夢想進發(fā)。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反思的作文:知錯就改,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有關反思的作文:知錯就改(一)
“叮鈴鈴!”放學鈴聲響了。丁丁背著書包歡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旁的樹上,小鳥嘰嘰喳喳地唱著歌,丁丁聽了,也不禁吹起了口哨。忽然,丁丁想起書包里還有一支香蕉,趕緊把它拿出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呀,真甜!他吃完香蕉,隨手把香蕉皮一扔,自顧自地走了。“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扔垃圾!”小紅急忙跑過來。丁丁轉身一看,只見小紅彎下腰撿起香蕉皮,小心翼翼地扔進垃圾桶里。他滿臉通紅,難為情地摸摸后腦勺,輕輕地說:“小紅,我錯了,我以后一定會改正的。”小紅說“好的。”說著,小紅拉著丁丁的手一起往前走。
走著,走著,丁丁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垃圾箱旁也有香蕉皮。他飛快地跑過去,把它撿了起來,丟進垃圾桶里。小紅看了丁丁的舉動,拍著手說:“丁丁,你真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丁丁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路旁樹上的小鳥仿佛唱得更起勁了,“嘰嘰喳喳、嘰嘰喳喳……”似乎也在夸獎丁丁呢!
有關反思的作文:知錯就改(二)
在一個陽光明媚,草兒綠、花兒香、蝶兒飛的早晨,笨笨熊來到孫小圣的家,對它說:“聽說鹽瀆公園開園了,熱鬧得不得了,我們去玩玩吧?”“好的,我也想去玩呢。”孫小圣說。 到了鹽瀆公園,笨笨熊先拉孫小圣去花園欣賞,只見芳香撲鼻的菊花,色彩鮮艷的水仙花,還有許多不知道名稱的花,讓人心曠神怡。走著走著,他們感到累了,想找個地方坐下來歇一歇。恰好前面有一座涼亭,孫小圣飛快地跑了進去。他想到他的爸爸孫悟空大鬧天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己也要在這里留點什么。想到這里,他用嘴一吹,從空中飛來一支筆,他拿起來在一根大柱子上寫了“孫小圣到此一游”七個字。寫好后正洋洋得意地欣賞自己的杰作時,笨笨熊看到了,快步走了過來對他說:“公園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工人叔叔辛辛苦苦修造起來的,你不能破壞它。”孫小圣慚愧地低下了頭,隨后,他抬起頭,揮了一下衣袖,柱子上的字立即無影無蹤了,涼亭又像原來一樣漂亮、明亮了。
有關反思的作文:知錯就改(三)
在今年的暑假里,媽媽帶著我到西山公園里去玩。我和媽媽來到了西山公園的水池邊,我看到了水池里有許多的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我看到這些可愛的小蝌蚪,就就在水池邊捉了幾只,我把小蝌蚪放在瓶子里玩。當我正玩得正開心的時候,有一位老奶奶走到我的身邊,親切地對我說:“小朋友,你不能把小蝌蚪捉來玩,因為小蝌蚪是有生命的,你把小蝌蚪放在瓶子里,小蝌蚪缺少氧氣,就會死的。小蝌蚪長大了,還會變成青蛙,幫助農民伯伯的農田吃害蟲,莊家才會更好地生長。”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心里慚愧極了!心想:“我要知錯就改,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等老奶奶一走我立刻把小蝌蚪放回池塘里。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別人為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我要吸取教訓,做做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有關反思的作文:知錯就改(四)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一個人難免犯錯誤,關鍵在于犯錯之后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楚文王曾經沉迷于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對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堅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復做了兩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說:“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頓吧!”太保申卻說:“我聽說,對于君子,要使他們心里感到羞恥;對于小人,要讓他們皮肉嘗到疼痛。如果說讓君子感到羞恥仍不能改正,那么讓他嘗到疼痛又有何用處?”楚文王聽后深深自責,從此不再去打獵,也不再沉迷女色,奮發(fā)圖強,不久就兼并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疆土。
文王因改過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國的盛況,然而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卻因為不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剛愎自用,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一次錯誤就是一次教訓,改過自新,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著名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因此在《屬性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自己的過錯。他曾寫道,自己少年當仆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fā)現(xiàn)后,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嫁禍于誠實的女仆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名聲。
那時的盧梭是可惡的,自己偷東西還嫁禍于人,但后來他仍受人敬重,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他能勇于承認錯誤,并能及時改正錯誤,而不是掩飾自己的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死账挂舱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承認錯誤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銳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