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達(dá)哲理的句子是
【第1句】: 表達(dá)哲理詩句
世界豐富多彩,哲理詩自然也就多種多樣,諸如自然、社會、人生、理想、愛情、藝術(shù)等方面,都有許多優(yōu)秀的哲理詩,值得我們欣賞和研究。
描寫自然景物的哲理詩最多,也最為人們所熟悉。諸如王籍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劉禹錫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許渾的“夕云乍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王安石的“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等。
描寫社會政治的哲理詩,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觀點,啟迪深思。諸如左思的“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詠史》);白居易的“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斡姓l知”(《放言》);曹松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己亥歲》)等。
描寫人生理想的哲理詩,往往都是詩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讀了催人奮起。諸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鄭思肖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畫菊》);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已亥雜詩》)等。
描寫文藝創(chuàng)作的哲理詩,也同樣是異彩紛呈,對人們的寫作很有借鑒意義。諸如王安石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yè)詩》);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鄭板橋的“沉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題畫竹》);張問陶的“敢為常語談何易,百煉工純始自然”(《論詩絕句》)等。
描寫愛情的哲理詩,也不乏名篇,不過這類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來表現(xiàn)感情的。諸如元稹的“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等。
其實,哲理詩之所以流傳千古,久唱不衰,就在于后人在吟唱引用中賦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蘊(yùn)。下面僅舉幾例,談?wù)勁c我們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詩句,以期共同受益。
陶淵明有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等人。”
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時不我待,要惜時勤讀。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焙髢删湔芾砻黠@: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
宋代哲學(xué)家朱熹,寫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這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
【第2句】: 有沒有古代詩詞中表現(xiàn)人生哲理的詩句
有啊,表現(xiàn)人生哲理的古代詩詞很多.舉幾個例子:《宴城東莊》(唐 宋之問)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能向花間幾回醉,十千沽酒莫辭貧.《與諸子登硯山》(唐 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可嘆》(節(jié)選 杜甫)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臺城》 (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然煙籠十里堤.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通過百度聊天聯(lián)系我.。
【第3句】: 古代詩歌表達(dá)深刻哲理的詩句有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dāng)今之得失。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宋?俞文豹?清夜錄)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盧梅坡?雪梅) 風(fēng)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宋?黃升?鷓鴣天)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宋?辛棄疾?菩薩蠻)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吳承恩?西游記) 一葉浮萍?xì)w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明?吳承恩?西游記)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元?虞韶)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無名氏)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明?劉基?賣柑者言)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縉)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清?曹雪芹?紅樓夢)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 (清?曹雪芹?紅樓夢)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第1句】:君子以儉德辟難?!吨芤???否》 【第2句】: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渡袝???大禹謨》 【第3句】: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蹲髠???莊公二十四年》 【第4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蹲髠???宣公十二年》 【第5句】: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赌???辭過》 【第6句】: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罴潯稇戅r(nóng)》 【第7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钌屉[《詠史》 【第8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缎挛宕???伶官傳序》 【第9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第10句】: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顿Y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第11句】: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nèi)柿袀鳌?【第12句】: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彀貜]《治家格言》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數(shù),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 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镜?句】:君子以儉德辟難?!吨芤???否》 【第2句】: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渡袝??大禹謨》 【第3句】: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蹲髠???莊公二十四年》 【第4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蹲髠???宣公十二年》 【第5句】: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赌???辭過》 【第6句】: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罴潯稇戅r(nóng)》 【第7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钌屉[《詠史》 【第8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缎挛宕???伶官傳序》 【第9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抉R光《訓(xùn)儉示康》 【第10句】: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第11句】: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端问???范純?nèi)柿袀鳌?【第12句】: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4句】: 有沒有古代詩詞中表現(xiàn)人生哲理的詩句
《觀書有感》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1句】: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队紊轿鞔濉逢懹?只要人們正視現(xiàn)實,面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fā)奮前進(jìn),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難,前途渺茫時,不喪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生出許多希望。 【第2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冻陿诽鞊P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腐朽沒落的舊事物,舊制度終究阻擋不住歷史前進(jìn)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會前進(jìn)的方向,充滿生機(jī)和活力;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贊美新生事物強(qiáng)大的生命力;歷史潮流不可阻擋,新生事物不可戰(zhàn)勝。 【第3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范鸥?一個人在事業(yè)上只有不斷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業(yè)績。 【第4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鶴樓》王之渙 站得高,目光遠(yuǎn)大,視野開闊,才能飽覽千里風(fēng)光;奮發(fā)向上,勵精圖治,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新境界。 【第5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堆┟贰繁R梅坡 人和事物一樣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此,要虛心學(xué)習(xí),取長補(bǔ)短。 【第6句】: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断s》虞世南 以品格高尚立身,以志存高遠(yuǎn)處世,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yuǎn)播;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境界,自能贏得人們的信賴和尊重。 【第7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題西林壁》蘇軾 看人、看事、看社會,要全面地、辯證地看,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第8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断娜战^句》李清照 人生在世,就應(yīng)該慷慨激昂,轟轟烈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特別是風(fēng)華正茂的青年,更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辱歷史賦予我們的莊嚴(yán)使命。 【第9句】:問君何能耳,心遠(yuǎn)地自偏?!讹嬀啤诽諟Y明 保持寧靜高遠(yuǎn)的心境,就能自得其樂。 【第10句】: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缎新冯y》李白 充滿自信,不斷追求,一定能到達(dá)理想的彼岸。 【第11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朵较场诽K軾 要振作精神,樂觀向上,不要因為年老而消極悲觀。 【第12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端投派俑问裰荨吠醪?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 【第13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端{(diào)歌頭》蘇軾 自古及今,人間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無法克服的遺憾,希望各自珍重。 【第14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端{(diào)歌頭》蘇軾 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yuǎn)隔千里,彼此的心靈和精神也是相通的。 【第15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渡叫小范拍?不怕困難,不畏挫折,百折不撓,奮發(fā)進(jìn)取的人生,才有意義。 【第16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王灣 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時序交替,來去匆匆。 【第17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稛o題》李商隱 只要彼此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就能沖破阻隔,達(dá)到心靈的契合和感應(yīng)。 【第18句】:云霞,我愛山無價;行踏,云山也愛咱?!堆銉郝浼娴脛倭睢窂堭B(yǎng)浩 愛自然的人也會被自然喜愛;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必須和諧共處。 【第19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都汉ルs詩》龔自珍 老一輩的退出,是為了更好的關(guān)心培育下一代新人。 【第20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墩撛姟汾w翼
記得采納啊
【第5句】: 誰有古代有哲理的句子或詩詞
【第1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鶴鳴>> 【第2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第3句】: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第4句】: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第5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第6句】: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第7句】: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第8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nóng)>> 【第9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第10句】:挽弓當(dāng)挽強(qiáng),用箭當(dāng)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第11句】: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嘆>> 【第12句】:春花無數(shù),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第13句】:功高成怨府,權(quán)盛是危機(jī)------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第14句】: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第15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第16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第17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第18句】: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第19句】: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20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第21句】: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第22句】: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答章孝標(biāo)>> 【第23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第24句】: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第25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第26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第27句】: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第28句】:只看后浪催前浪,當(dāng)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過苕溪>> 【第29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第30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第31句】: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第32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第33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第34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第35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第36句】: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fēng)擺動時------元.戴善夫<<陶學(xué)士醉寫風(fēng)光好雜劇>> 【第37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第38句】: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明.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 【第39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清.趙翼<<論詩>>參考資料:。
【第6句】:
①符合題意,“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意思是: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體現(xiàn)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zhuǎn)化;②不合題意,“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意思是:練習(xí)很多支樂曲之后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后才懂得如何識別劍器,強(qiáng)調(diào)規(guī)律是普遍的,我們要尊重規(guī)律;③不合題意,“天下大勢循法則,螳臂當(dāng)車不自量”強(qiáng)調(diào)要尊重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④符合題意,“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意思是:實現(xiàn)我理想的那一天會來到的,我將大顯身手,大展宏圖,強(qiáng)調(diào)要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故本題選B.。
【第7句】: 表達(dá)哲理詩句
世界豐富多彩,哲理詩自然也就多種多樣,諸如自然、社會、人生、理想、愛情、藝術(shù)等方面,都有許多優(yōu)秀的哲理詩,值得我們欣賞和研究。
描寫自然景物的哲理詩最多,也最為人們所熟悉。
諸如王籍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劉禹錫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許渾的“夕云乍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王安石的“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等。
描寫社會政治的哲理詩,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觀點,啟迪深思。
諸如左思的“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詠史》);
白居易的“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斡姓l知”(《放言》);
曹松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己亥歲》)等。
描寫人生理想的哲理詩,往往都是詩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讀了催人奮起。
諸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鄭思肖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畫菊》);
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已亥雜詩》)等。
描寫文藝創(chuàng)作的哲理詩,也同樣是異彩紛呈,對人們的寫作很有借鑒意義。
諸如王安石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yè)詩》);
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鄭板橋的“沉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題畫竹》);
張問陶的“敢為常語談何易,百煉工純始自然”(《論詩絕句》)等。
描寫愛情的哲理詩,也不乏名篇,不過這類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來表現(xiàn)感情的。諸如元稹的“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
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等。
其實,哲理詩之所以流傳千古,久唱不衰,就在于后人在吟唱引用中賦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蘊(yùn)。
下面僅舉幾例,談?wù)勁c我們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詩句,以期共同受益。
陶淵明有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等人?!毕蛉藗兘沂玖诉@樣一個道理:時不我待,要惜時勤讀。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焙髢删湔芾砻黠@: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
宋代哲學(xué)家朱熹,寫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
【第8句】: 表示哲理古詩詞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第1句】:(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句】: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第3句】: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第4句】: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第5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第6句】: 杜甫《望岳》: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7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第8句】: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第9句】: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10句】: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11句】: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第12句】: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第13句】: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qū)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jìn)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yīng)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yīng)不斷進(jìn)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xì)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fēng)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yuǎn)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rèn)清事物的本質(zhì),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