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云的歷史名人
云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41位。起源之一:出自于縉云氏,是黃帝時夏官之后,以官名為姓氏。歷史人物有隋朝大將云定興、中國蒙古族政治人物云澤(烏蘭夫)、內蒙古自治區(qū)前主席云布龍等等。
姓云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云姓歷史名人
云敞
云敞(生卒年不詳),字幼儒,西漢大臣。平陵(今陜西咸陽秦都區(qū))人。
年青時拜同縣人、博士吳章為師,習讀《尚書》。漢平帝即位之初,王莽執(zhí)政。吳章因參與反王莽事件,被殺,棄尸長安東市門。吳章門生千余人皆更名,改投他人為師。時云敞為大司徒掾,自報為吳章門徒,殮葬吳章尸首。車騎將軍王舜賞識他的志節(jié),薦其為中郎諫議大夫。王莽稱帝后,王舜為太師,欲薦云敞任要職,因病未遂,后被擢為魯郡大尹。更始帝劉玄入長安后,安車征敞為御史大夫。后因病免官,卒于家。
云定興
隋朝人,官至大將軍。因縱勇為非,坐罪奪官,與妻子俱沒為官奴。煬帝嗣位,聞定興具有巧思,召至東京,襄辦營造。定興見宇文述得寵,曲意諛媚,特購集珍珠,絡成寶帳,奉獻與述。述喜出望外,兄事定興,薦使督造兵器,且與語道:“兄所作器仗,悉合上意。惟始終不得好官,無非為長寧兄弟,尚未處死哩。”定興憤然道:“此等俱無用物,何不勸上一體就誅。”忍哉定興!
云景龍
字良遇。宋朝時許州(今河南省許昌)人。乾道中知慈州、蒞政嚴明,幽枉必達。興學勸農(nóng),謹身節(jié)用。強梗肅然,而又不為權勢所屈。人心順服,社會安定。后去官,祖餞者為之流淚。
云海
宋末元初人,世居陜西省鞏昌府(從龍公墓碑上是平昌府)隴昌縣王瑯琊郡(隴西縣今屬甘肅?。┧文┻M士,任陜西路總管(相當于專區(qū)長官),撫綏有方,兵民悅服。宋亡,不仕。為云氏徙粵(今廣東?。┉偅ń窈D鲜。┮皇雷妗?/p>
云肇基
字從龍,號維山,云海之子。宋末進士,于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當朝征臺,授予宣武將軍(正三品),湖廣邕州安撫使,至元十七年,(1280年)奉旨任瓊州安撫使,入瓊撫黎。從龍公與母茍氏來瓊,后代子孫稱為(粵、瓊)云氏二世祖。
云從龍
云從龍(?-1296年),字無心,號維山,蒙古族,鞏昌府隴西縣(今甘肅隴西)人。(南)宋末元初人。曾任征南大將軍、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成吉思汗之曾孫。從龍,語出《周易·乾·文言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
圣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云從龍祖父為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在權力的斗爭中,云從龍祖母妃唆魯合貼尼將其父寄養(yǎng)于隴西的漢人家,改漢名云海。云海從此留居隴西,有子曰云從龍。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云從龍舉孝廉。定三年(1262年)登進士。后朝廷初授湖廣邕州安撫使。咸淳年間任廣東鈐轄(“鈐轄”是宋代重要州郡或軍事重鎮(zhèn)管兵的官職)。因為當時南宋趨衰,盜賊四起,民不聊生,社會處于動蕩之中,故他以待奉雙親為由,上疏陳情,得準回歸隴西,修復舊居,過著閑居生活。
忽必烈即位后,全面展開滅宋戰(zhàn)爭。云從龍因系皇族而受到重用,在元朝居官十七年(1280年-1296年),政績顯著,是元初疏理中央對海南島統(tǒng)轄關系的關鍵人物。
云志高
云志高(約公元1644——約1715)字載青,號逸亭,清代琴家,廣東文昌人(今屬海南省)。
四歲喪父,六歲為亂兵所掠,漂泊于異鄉(xiāng),在福建一個周姓家里寄養(yǎng)成人。周家對他象親人一樣,初學書法,后專心學琴,雖祁寒酷暑臥病應酬,未嘗少輟。而乎生顛沛流離,母子相失,牢騷哀怨之懷,感慨不平之氣,語、默、動、靜莫不于琴焉寓之。他認為彈起琴來可以忘乎順逆之境,泯其毀譽之形、眾事為之不紛。他就是這樣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從事琴學(《蓼懷堂琴譜·自序》)。他雖飽經(jīng)憂患,卻為人喜交游,冠蓋相望于途。每朝出暮歸,衣不解帶即鼓琴?;蜓缈统毓?,列坐陳觴,吳歌楚舞,少間,即對客鼓琴。他曾多方托人探求從小離散了的母親,最后,終于在時隔三十年之后,和母親團聚。他嘗遍訪吳、越、齊、楚之以琴名世者。及至燕京,與國師金公吾易聲調契合,針芥相投。入粵相訪,戾止池亭,留連兩載,盡傳其秘。因嵇訂撰注,全面成譜,壽諸梨棗(《蓼懷堂琴譜·黃國璘序》。
云茂濟
云茂濟(1826~1875),字汝楫,一字莘川,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海南省文昌市龍馬鄉(xiāng)蓮花心村人。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科舉進士。官至山西芮城崞縣知縣。
云茂濟幼年聰慧,咸豐己未年(1859)以優(yōu)貢中舉人。同治癸亥年(1863)登進士,入為翰林院庶吉士,充實錄館協(xié)修。于光緒元年(1875),卒于官所,時年49歲。
云茂琦
云茂琦 字以卓,號貝山,又號澹人,文昌人,道光六年進士,授江蘇沛縣知縣。后任六合知縣,兵部、吏部郎中。晚年歸家鄉(xiāng),置田贍族,鄉(xiāng)邑興革,無不盡力。主講課士有法。卒,祀名宦祠。
云于熙
字時純,清代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少質魯,苦學。不喜舉業(yè),面海筑一房屋,稱:“觀瀾齋”,在齋中讀書吟詩,經(jīng)常有人到那里向他請教。他“讀書必求實踐,檢束身心??植患?,設功過格逐教自警,又以‘戒欺求慊、存心養(yǎng)性’”。八字書紳為銘,家赤貧,岳父贈以奩田,他焚券卻之。所著有《心性圖》。
云志達
號石田,瓊山(今海南省??谑协偵絽^(qū))人,由撥貢充教習,中乾隆壬午(1762年)副榜,任廣寧教諭,調欽州學正,升潮洲府教授。“居官持正不阿,士有屈抑者為伸理,其或不軌于正亦加痛懲,不少假借。”人以此畏而愛之。
云崇維
字道樞,號定岸。清代水北都一圖人。雖家庭窮苦能泰然處之。俗多淫祀,歲時迎福耗財,他和諸弟把神象焚掉,破除迷信,此后邪氣漸息。他樂于辦公益事,也替鄉(xiāng)里排解糾紛,當?shù)酪]舉他為“孝廉方正”,他不肯接受。著有《除邪篇》、《儀禮雜著》等書,82歲去世。
近現(xiàn)代云姓歷史名人
云振飛
廣東省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夏畢業(yè),入廣東新軍,充見習官,旋升隊官。次年由粵督選送保定陸軍馬醫(yī)學堂,暗結同學密組京津同盟分會,被推為副會長兼任民軍總書記官。武昌起義后,乃奔走京津保定間,并聯(lián)絡駐榆關統(tǒng)兵藍天蔚,謀推翻清廷,事瀉,走天津;復組實進會,以為活動機關。并組織敢死隊,率眾百余人,進攻三家店,焚毀清兵軍火裝庫。民國元年(1912年)赴灤州,運動軍隊密謀起義,為清吏偵悉,卒遭逮捕殺害。年24歲。
云崇對
字策臣,廣東省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清末旅泰企業(yè)家和杰出僑領。泰國“云氏家族”第一代。清誥授奉政大夫、候選同知。云崇對青年時代到泰國謀生,后與當?shù)靥┡锟餐ɑ?,共生育過七男三女。“云氏家族”第【第2句】:第三代先后出了三個部長,被人們譽為“部長家族”。第二代的云茂修、云茂倫、云茂保和云茂杰被人們譽為“一門四杰”,對泰國政治、經(jīng)濟、外交、華僑社團作出了巨大貢獻。
云茂修
(泰名:哥松·云達軍):字竹亭,是著名的企業(yè)家、旅泰杰出愛國僑領。十九歲時,父親逝世,后由他繼承父業(yè),并大展宏圖。富甲一方,聞名泰華,一躍成為海南人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企業(yè)家。云茂修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孫中山曾寫過一封信高度贊揚他愛國愛鄉(xiāng),為辛亥革命所做的貢獻。
云茂保
(泰名:天良·云達軍):是泰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1932年6月,泰國實行君主立憲政體,當選為首屆外交部長,年僅36歲。泰國總理沙立元帥曾聘任他為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顧問團主席等職。在此前后,他曾兩度出任內閣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
云茂倫
(泰名:立琦·云達軍):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帝制,毅然投筆從戌,加入中國同盟會。后在泰國鐵道部任要職,受封為“鑾叻帕坡塔”(子爵)。他還深通佛理,晚年削發(fā)為僧,研究佛學,直至壽終。
云茂杰
(泰名:天福·云達軍):留學英國,學成后在泰國外交部任職,曾任外交部常務次長,并受封為“鑾西提沙炎干”(子爵)。1946年3月6日,他作為泰國政府特使、泰國訪華團團長,率團訪問中國,并在國民政府陪都重慶與蔣介石會過面。
云逢松
(泰名乃頌邁·云達軍):云茂修三子,是“云氏家族”第三代中的代表人物,泰國著名的政治家、企業(yè)家、銀行家。1972年,云逢松首次出任泰國他儂內閣財政部副部長。1974年,出任訕耶內閣財政部長。1977年后,又繼續(xù)出任江薩總理和炳·廷素拉暖總理的財政部長。云逢松時刻銘記慈父的叮嚀,先后三次率領泰國云氏宗親回穗返瓊省親與掃墓。
《姓云的歷史名人》閱讀地址: